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橫槊賦詩的主人公是曹操,那麼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橫槊賦詩的主人公是曹操,那麼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衆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橫槊賦詩的歷史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曹操準備討伐孫權劉備統一北方,在宴會上拿着槊作歌,便留下了橫槊賦詩的典故。橫槊賦詩,意思是橫着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橫槊賦詩的主人公是曹操,那麼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曹操平息了北方分裂勢力,控制了政府。他又親自率八十三萬大軍,直達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消滅孫權和劉備,進而統一全中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擺酒設樂,款待衆將。

到了晚上,天空中的月亮是非常明亮的,長江宛如橫飄的一條素帶。再看船的將士們,個個錦衣繡襖,好不威風。曹操告訴衆將官:我自起兵以來,爲國除害,掃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現在只有南方我還沒得到,今天請你們來,爲我統一中國同心協力,日後天下太平,我們共享榮華富貴。

文武們大家都站起來說聲謝謝,曹操很高興,先是用葡萄酒祭長江,然後裝滿了三杯。並橫槊告訴衆將說:我拿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達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在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們跟着和。

接着,唱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繞樹三匝,無樹可依,山不饜高,水不饜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所吟的詩詞《短歌行》,這是一首很有名的詩,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就提到它,後來經過小說家渲染,更是家喻戶曉了。但此詩究竟寫什麼?

橫槊賦詩的主人公是曹操,那麼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第2張

唐代吳兢說它“言當及時爲樂”(《樂府古題要解》)。羅貫中則又給此詩蒙上“詩讖”的迷信色彩,說曹操“烏鵲南飛”諸句是不祥之兆,預示他赤壁之戰的失敗。這些說法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我認爲還是清代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這是勸人及時行樂嗎?誠然這是曹操對人生短促的感嘆,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貪生畏死之想,聯繫全篇來看,他感嘆的是戰爭頻仍,大業未成,因而產生一種時間的緊迫感。

正如他自己所說:“不戚年往,憂世不治”(曹操《秋胡行》)。所以他這“人生幾何”的慨嘆,並不軟弱消沉,而是爲了執着於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時努力,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魏源說得好:“對酒當歌,有風雲之氣。”

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曹操正笑談間,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操問曰;“此鴉緣何夜鳴?”左右答曰:“鴉見月明,疑是天曉,故離樹而鳴也。”操又大笑。時操已醉,乃取槊立於船頭上,以酒奠於江中,滿飲三爵,橫槊謂諸將曰:“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今對此景,甚有慷慨。吾當作歌,汝等和之。”歌曰: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