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舉制度是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科舉自隋朝萌芽,經唐朝確立、宋朝發展,至明清發展到巔峯,直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徹底廢止。在延續了長達一千餘年的科舉歷史上,曾先後誕生了約七百位文武狀元(具體數字尚無定論)。那麼,在漫長的科舉歷史上,都有哪些“狀元之最”,誕生了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呢?

1、第一位狀元:孫伏伽。雖然科舉制度早在唐朝以前便已經出現,但目前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則是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的孫伏伽。孫伏伽爲隋朝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原爲隋朝時期的地方小吏,後升至萬年縣法曹,歸降唐朝後於武德五年(622年)參加科舉,名列甲榜第一,狀元及第,官至大理寺卿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2、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清朝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早年家境貧寒、世代爲農,八歲入私塾,後被父親送入蓮池書院,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高中狀元,被授予翰林編修,次年被派往日本政法大學留學,歸國後曾短暫在民國任職,但因親眼目睹時局混亂,遂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退隱。因清廷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宣佈,“自丙午(1906年)科爲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因此劉春霖便成爲了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

3、唯一一位女狀元:傅善祥。傅善祥生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金陵(今南京)人,生於書香門第的她,因父母去世家道中落,好不容易長大成婚,結果還沒圓房丈夫便因蕁麻疹去世,走投無路的傅善祥於是便投了太平軍。咸豐三年(1853年)春,洪秀全開科取士,並開創性的增加了“女科”,傅善祥最終高中狀元,就此成爲了我國第一位女狀元。傅善祥雖然頗有才能,但最終還是淪爲了男人的玩物,最終在“天京事變”後下落不明。

4、第一位武狀元:員半千。員半千生於唐朝武德四年(621年),齊州全節(今山東章丘)人,其父早亡,由伯父撫養的他,自幼熟讀經史,早在咸亨年間便已經連中八科制舉得以入仕。武周長安二年(702年),武則天開設武舉科,在經過馬射、步射、平射、馬槍、格鬥等項目考試後,員半千竟然又高中了武狀元。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第2張

5、最後一位武狀元:張三甲。張三甲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開州(今河南濮陽)人,出身武術世家的他,師從開州武林高手楊國昌,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高中武狀元。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朝廷以以武科“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爲由,下詔停止武舉科,因此張三甲也成爲了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6、唯一文武雙科狀元:鄭冠。字號籍貫均不詳,只知道其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癸卯科狀元及第,入仕之後,卻又於大和二年(828年)登軍謀弘遠、堪任將帥科,取得了武狀元,因此成爲了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雙科狀元。

7、最年輕的狀元:莫宣卿。莫宣卿生於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封州封川縣(今廣東封開縣)人,相傳七歲能吟詩作賦,十二歲考中秀才,被鄉人譽爲“神童”。唐玄宗大中五年(851年),莫宣卿赴京參加廷試高中狀元,17歲的他不僅是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而且也是廣東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可惜的是,莫宣卿於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前後便去世了,年僅34歲。

8、最年長的狀元:尹樞。大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閬州(今四川閬中)人,於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狀元及第,年逾七十的他,便成爲了歷史上最年長的狀元。

此外,《三字經》中有“若樑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因此有說法認爲樑灝纔是最爲年長的狀元,但這種說法目前尚無定論。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第3張

9、最慘的狀元:陳。明朝閩縣營前(今苻堅長樂營前)人,於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狀元及第。然而,由於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且主考官亦皆爲南方官員,因而引發北方士子和官員不滿,爆發“南北榜案”,結果好不容易考中狀元的陳,最終亦因此案連坐被處死。

10、唯一當上駙馬的狀元:鄭顥。雖然在文藝作品中,狀元娶公主的駙馬經常上演,實際上目前能夠考證出來的駙馬狀元有且僅有鄭顥這一位。鄭顥生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出身滎陽鄭氏的他,於會昌二年(842年)考中狀元,後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迎娶萬壽公主,拜爲駙馬都尉,後歷任翰林學士、戶部侍郎、河南尹等職。

11、唯一連中六元的狀元:錢棨。明清時期,科舉共有六關,即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鄉試第一稱爲解元、會試第一稱爲會元、殿試第一稱爲狀元,這便是“大三元”,而縣試、府試、院試第一皆稱案首,這則是“小三元”。歷史上,“連中三元”(即身兼解元、會元、狀元)者雖然較少,但也有19人之多(其中文狀元17人,武狀元2人),而連中六元者卻僅有清朝的錢棨。

錢棨生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生於書香門第的他,28歲以前以縣試、府試、院試三個第一的成績考中秀才,一時間轟動一方,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又以鄉試第一的成績考中舉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京參加會試,再度考中第一,在緊接着殿試中,又摘得了狀元桂冠。

實際上,除了錢棨之外,明朝的黃觀不僅也曾連中六元,甚至比多次落榜的錢棨更爲難得,27歲時便高中狀元,不過由於黃觀在“靖難之役”後與妻女投江殉難,朱棣剝奪了其狀元名號。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第4張

12、唯一的狀元皇帝:李遵頊。李遵頊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生於西夏天盛十五年(1163年),史書記載其“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羣書,工隸篆”,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李遵頊取得廷試進士第一名,成爲了西夏狀元。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8月,李彥宗在涼州起兵,廢黜了襄宗李安全,將兒子李遵頊扶上了皇位,即夏神宗。

13、最奇葩的狀元:王嗣宗。從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開始,宋太祖趙匡胤開始正式確立殿試製度,根據宋朝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的記載,當時殿試不僅要文章寫得好,還要看誰交卷早。開寶八年(975年),趙匡胤親自主持殿試,結果王嗣宗和陳識同時將卷子交給了趙匡胤,結果趙匡胤也不知道該選誰爲第一,便讓兩人打一架,誰贏了誰便是狀元,結果王嗣宗最終戰勝了陳識。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第5張

14、身份最高的武狀元:許泰。出身武職世家,明朝江都(今江蘇)人,於弘治十七年(1504年)以科武會試第一名的成績高中武狀元。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霸州劉六劉七起義,邊將許泰奉命率兵平叛,因功升任都督同知,後被明武宗收爲義子,賜國姓。許泰後來官至左都督,獲封安邊伯(後改封永定伯)。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有趣的狀元記錄? 第6張

15、唯一的狀元實業家:張謇。張謇生於咸豐三年(1853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歲壽辰特設恩科會試,第五次入京應試的張謇先被取爲第六十名貢士,三月禮部複試得中一等第十名,四月殿試終於狀元及第。雖然得以入仕,但張謇在仕途上並無太大精進,反而在商業方面大展宏圖,先後創辦了大生紗廠、通州師範學校、南通博物苑等,主張“實業救國”的他,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開設了370多所學校。

16、因名字被點爲狀元:邢寬。邢寬出身官宦之家,其自幼聰穎、力學不輟,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鄉試中舉,又於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會試奪得第七名。殿試之時,原本擬定孫曰恭爲一甲第一,然而當大臣們將擬定的名單交給朱棣後,朱棣卻覺得“曰恭”二字連在一起像個“暴”字,一向倡導倡言爲政應克己寬仁的明成祖心中很是不悅,後又發現錄取者中有個“邢寬”之名,便說道“孫暴不如刑寬”,遂將邢寬定爲了狀元。

17、最牛的狀元之家:閬中“三陳”。陳省華是閬中新井縣(今四川南部縣)人,其從五代時便在蜀地任職,北宋後官至左諫議大夫,而最厲害的還是他的三個兒子,即:陳堯叟、陳堯佐、陳堯諮。其中,長子陳堯叟於端拱二年(989年)狀元及第,歷任河南東道判官、工部員外郎,升廣南路轉運使、廣南安撫使等職;次子陳堯佐於端拱元年(988年)進士及第,歷任魏縣、中牟縣尉,知朝邑、真源諸縣;三子陳堯諮於鹹平三年(1000年)狀元及第,歷任將作監丞、通判、團練副使、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工部郎中、永興軍節度使、安國軍節度使、武信軍節度使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