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申子是哪國人?

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申子是哪國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申子是哪國人?申不害(約公元前385—公元前337),亦稱申子,戰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人,曾做過鄭國小吏,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韓國滅掉鄭國,申不害於是成爲韓國人,並做了韓國的小官員。

韓昭侯四年(公元前354年),素來與韓國有仇的魏國出兵伐韓,包圍宅陽(今鄭州市北)。面對重兵壓境,韓昭侯及衆大臣卻束手無策。危急關頭,申不害認爲魏國強大,要化解國家危難,最好的辦法是示弱,主張爲了“除小忿,全大好”,有必要“降心以相從,屈己以求存”,建議韓昭侯執圭(古時臣下朝見天子時所執的一種玉器)去見魏惠王,並斷言魏王一定會因此而心滿意足,自驕自大,同時,這樣做也一定會引起其他諸侯的不滿,進而同情韓國。韓昭侯採納了申不害的建議,親自執圭去朝見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興,立即下令撤兵,並與韓國結爲友邦。

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申子是哪國人?

公元前353年,魏國起兵伐趙,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成侯派人向齊國和韓國求援。韓昭侯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詢問申不害韓國是應該與魏國友好還是和趙國友好。申不害一時不知道韓王有什麼意圖,擔心說話萬一不合韓王的心意,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惹火燒身,就回答說:“這是安危的關鍵,國家的大事。讓我深思熟慮一番。”然後,申不害不露聲色地鼓動韓國名臣趙卓和韓晁向韓昭侯進言,說:“你們都是國家能言善辯的人,做人臣的,不管意見是否被君主採用,只要竭盡忠心就行了。”等到趙卓和韓晁二人分別在韓王面前議論國家大事時,申不害自己則暗中觀察韓昭侯的態度,摸透了韓昭侯的心思,於是便進諫說應當聯合齊國,伐魏救趙。韓昭侯果然十分高興,隨即採納了申不害的建議,與齊國一起發兵討魏,迫使魏軍回師自救,從而解了趙國之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

由於申不害在外交事務中的卓越表現,韓昭侯認定這位“鄭之賤臣”是個難得的治國人才,於是在公元前351年,力排衆議,破格拜申不害爲相,以求變革圖強。申不害執政後,主張以法治國,提出“內修政教,外應諸侯”一套治國方略,幫助韓昭侯採用“君人南面之術”推行法治、術治,加強君主專制,穩定政局,限制貴族特權。申不害相韓十五年,韓國漸趨強盛,《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卻能相安無事。

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申子是哪國人? 第2張

申不害著有《申子》,早已亡佚。現在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零章斷句,比較完整的是《羣書治要》卷三十六所引的《大體篇》等。申不害的思想主張“君人南面之術”,要求君主“藏於無事,示天下無爲”,這是駕馭大臣的權術。要求君主“去聽”、“去視”、“去智”,就是裝聽不見,裝看不見,裝不知道事情真相,避免暴露自己,使大臣摸不清君主的底細,沒辦法投其所好,這樣大臣們也就沒法掩蓋他們自己的意圖,而君主則可以辨別出忠臣和姦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