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分封制,是中國古代分封諸侯的制度。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稱號有侯和伯,但分封制會造成“天子弱而諸侯強”的局面,中央集權成爲當時時代的呼籲。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專制主義是和民主制度相對立的一種制度,一般都指一人或多人的獨裁統治。

按照這一屬性,商周時代實際上就已經顯現了這種獨裁統治的特徵,儘管周朝實行分封制,周天子無權對諸侯內部的事物進行干預。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以及各諸侯之間需要向周天子履行的義務以及效忠都展現了專制主義的特徵,譬如《禮記·王制》中就說“天子將出,類乎上帝。”

這是周天子具備的超然地位,在制度上體現爲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級關係,但是由於分封制具有分權性,它和中央集權是對立的,所以這種專制主義一般在秦朝統一後表現的較爲明顯。而它是從中央集權上表現出來的。

分封制的瓦解造成的“天子弱而諸侯強”局面讓各諸侯看到了這一制度存在的巨大弊端。而秦朝在這一點上看得比較透徹。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商鞅變法中的幾項重要內容就有建立軍功爵祿制,廢除世卿世祿制,即官職世襲制度。在此之前,由於受到“親親尊尊”制度的影響,整個周朝的階級性極爲尖銳。

在“親親尊尊”制度下,每個人都被侷限在各自的身份和地位中,不能做出超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舉動,譬如《禮記·王制》中規定說:“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

在這些倫理禮制下把每個人的行爲都限制得死死的,其中就包括官職的世襲,譬如孟嘗君的父親去世以後,他就世襲了父親的爵位和食邑,“嬰卒,諡爲靖郭君。而文果代立於薛,是爲孟嘗君。”

而商鞅變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廢除了世襲制度,當時立下規定說“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第2張

因爲在當時面臨的一個情況就是公卿士大夫階層的崛起,這些公卿把持了諸侯國內部的朝政,使得國君淪爲傀儡,譬如像齊國、晉國都因爲公卿士大夫勢力過大直接亡國。

除了廢除世襲制,商鞅變法中的重要內容就是設立郡縣制,“並諸小鄉聚,集爲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

應該說,在中央集權這一點上秦國在各個諸侯國之間都走在了前列,當然這在當時也是變法的一個主流。譬如吳起變法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削減貴族力量,也就是廢除世卿世祿制,“均楚國之爵,而平其祿,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而這些變法思想都受到了李悝變法的重大影響,儘管其根本主旨在於使國家強大,但實際上其體體現的正是分封制瓦解以後,各國面臨分封制暴露出來的巨大弊端都在尋求另一種制度的出路。

這是當時所有變法的一個時代背景,因爲正是由於分封制的瓦解最終才導致了周王室的衰弱,進而使得各諸侯強勢崛起。

富有遠見的變法家們洞見到了這一點,另外中央集權的誕生還必須要考慮到大一統思想的出現,倘若沒有大一統思想的出現,秦始皇想要推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想來還是要面臨巨大的阻力。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當時就有聲音建議秦始皇分封諸王,鎮守天下,“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可見在經歷幾百年的分裂後,分封制依然深得人心。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第3張

而大一統思想的出現,也正是由於春秋戰國以來,諸侯並立,王室衰微,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天下深陷於戰爭泥潭。不管是民衆還是思想家們都渴望和致力於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出現,東周晚期的社會局勢看似複雜,但實際上只要意識到不管是諸侯崛起還是內部變法。

歸根溯源,都是分封制的瓦解導致的社會解體,其正如多米諾骨牌最終引發了諸侯爭雄,實際上其本質是社會的重組。因此隨着秦國統一天下後,其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治理這個龐大的新國家,是繼續沿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

儘管史書上僅僅只是花費了寥寥幾筆來形容,但相信在彼時的秦王宮中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當時的情形是:“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羣臣,羣臣皆以爲便”。“羣臣皆以爲便”,說明大多數大臣都贊同繼續沿用分封制。

但師承儒家的李斯站出來反對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衆,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爲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第4張

儘管這一提議得到了秦始皇的贊同,對此他讚許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但相信當時李斯的建議還是遭到了不少的反對,引發了不小的爭論,而李斯則上演了舌戰羣臣的戲碼。

而秦始皇能夠採取李斯的建議其實並不意外,在眼見諸侯割據,王室衰微的景象,相信雄心壯志的秦始皇並不願意自己的帝國重複周朝的老路。

因此,郡縣制的誕生頗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意味。

當時秦始皇發表了一番頗爲豪邁的言論,而這番言論恰恰就體現出了通過郡縣制集權以後的專制主義統治:“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爲郡縣,天下和平。”

中央集權制度是如形成的?它的出現並非偶然 第5張

“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爲郡縣”,這句話完美的體現了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今皇帝並一海內”指的是以皇帝爲最高統治者,這叫“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它體現的正是君權時代以皇帝爲最高統治者的獨裁統治。但儘管理論上是這麼說,但在皇帝之下還有一個丞相可以掣肘皇帝的權力,因此歷朝歷代無不試圖削弱相權對君權的鉗制,直到朱元璋廢除丞相,中國皇帝們才真正實現了獨裁統治。

“以爲郡縣”則體現的是中央集權,郡縣制度不同於分封制的貴族統治,郡縣制度是官僚統治,“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而皇帝擁有任免官員的權力,官僚制的出現讓權力真正實現了“金字塔”式的等級關係,皇帝是最高統治者,是決策者,皇帝以下都是執行者。皇帝的政令通過官僚層層傳達,從咸陽宮裏傳達到全國的大大小小的郡縣裏執行,這就是中央集權。

自此,當中國已經擺脫封建制度時,西方國家卻正隨着羅馬帝國的瓦解進入了漫長的黑暗中世紀,可以說在這一點上中國還是走在了前列。

儘管希臘早已創造出發達的共和制度,但顯然歐洲歷史卻開起了倒車。

總的來說,中央集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孕育、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它的形成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分封制的瓦解導致的諸侯崛起,使得分封制被拋棄,從而形成的另一種制度。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它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百家爭鳴時代出現的一種必然結果。持續的動盪和分裂必然讓人們渴望穩定和一個大一統國家的出現,而當這樣的國家,秦國出現時,至少就秦始皇來說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帝國重蹈周朝的老路。所以當李斯提議分封制時,他自然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