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房子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有着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如果人們不小心逾矩了,那是要受到朝廷處罰的,輕則杖責罰款,重則腦袋搬家。

其實,在古代不僅人與人之間有等級,就連建築也要按照其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建造。一般來說,我們把這種制度稱爲“中國古代建築等級制度”。它最晚出現在周朝,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期,共存在了兩千多年,是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今天,我們就詳細地講一講它。

如果認真觀察一下中國各個朝代的建築,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朝代其建築等級制度不同。比如:在周朝的時候,正堂的高度和麪積大小、門的數量以及宗廟的室數,都是呈遞減趨勢的。等級越高,正堂越高,面積越大,宗廟多而大,等級小的恰恰相反。

另外,制度還規定,普通百姓不得建闕,只有天子和諸侯的住所纔可以建。天子可以在門外建一對闕和影壁,諸侯只能在門內建一隻闕和影壁。士大夫若是也想仿照此做法,可以用簾帷代替,絕不可用影壁。除此之外,對建築的顏色也有規定:天子的住所和宗廟可以用重檐廡殿頂建造,柱子用標準的大紅色,鬥和瓜柱必須加上各種各樣的彩畫;諸侯、大夫和士等人只能用兩坡式屋頂,柱子塗黑、青、黃這三種顏色。甚至於,在制度中,人們還對椽子的加工規模和精細程度作出了不同的等級要求。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第2張

更有甚者,針對不同等級的人,其建築規模和形制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天子和諸侯的外門可以建成城門狀,而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則不可以。此外,皇帝的住所屋頂一定要用金黃色的琉璃瓦,以示天子之意,而王爺們只能用綠色、灰色的瓦片;並且,皇宮屋頂造型用歇山頂式,王府只能用硬山頂式,但可以加上一些脊獸以作裝飾,脊獸的數量最多不能超過九個。

然而,制度還對王府大門前的臺階數量、臺階間的寬度和門名、門釘等都作了詳細的規定。比如:在明朝的時候,王府門前必須高三尺二寸五分;正門、前後殿、四門和城樓都要用青綠色來裝飾點綴;四門和正門都要用紅色油漆和金色顏料上色,然後釘上銅釘。親王的宮殿全部鋪上青色的琉璃瓦,四城門的名稱要統一:南城門稱爲端禮,北城門稱爲廣智,東城門稱爲體仁,西城門稱爲遵義。

由此可見,王府的建築規矩就已經這麼嚴格了,更別說是普通官員了。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第3張

比如:在唐朝的時候,只有皇宮纔可以用帶有鴟尾的廡殿頂和重藻井;五品以上的官員府邸正堂寬度不能超過五間房寬,進深不能超過超過九架,可以做成工字廳的形狀和用懸魚或惹草等裝飾品,屋頂可以建成歇山頂式;六品以下的官員和百姓的住所正堂只能寬三間,進深爲四到五架,只能用懸山式屋頂,不準加任何東西作裝飾。

大家去北京旅遊的時候,認真觀察一下現存四合院的樣式,可以發現民居都是三間正房,加上黑色油漆的大門;貴族是五間正房,王府七間。所以,在這樣森嚴的制度下,即使一些商人富可敵國,他們也不能任意逾矩,因爲,他們的地位幾乎是全社會最低的。

根據制度,商人的住宅不能用金色的大柱和寬敞的大門,只能用版式較小的蠻子門,門口上方也不能放裝飾品,特別是雀替。因爲,雀替象徵着官員,而官員與商人的地位完全沒辦法相比較。可是,人一旦有了錢,就難免想顯擺一番。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第4張

那麼,面對這些違反制度的人,朝廷該如何處置呢?

根據唐朝的法律,如果等級高的人沒有足夠的財力建造與其身份相當的建築,那是可以降低建築等級的,但是,等級低者卻不可以逾矩建築等級高的住宅,如果違規建造了,就要杖罰一百,並強制拆除。若該建築是仿照皇宮而建,那麼,建築所有者很有可能被砍頭。

雖然,懲罰如此之重,但是,歷朝歷代都有人逾矩。例如:東晉王和北魏的李世哲都曾因違規建築,備受人們指責;漢朝時期,霍光的墓地因爲多建了三出闕被其他官員彈劾;南宋初年,秦檜企圖以違規建築爲理由陷害張浚,從而清除自己在政治上的阻礙;明嘉靖二十九年,伊王府違禁多建了三層門樓,後來被人舉報,朝廷下令全部拆除,一點也沒有因爲伊王王爺的身份手下留情。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有着嚴格的建築等級制度,其對中國古建築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使得古代建築獨具風格,但同時,也限制了中國古建築的發展。

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形制都有嚴格制度 如果違反制度又是怎麼處理的 第5張

其實,中國的古建築就像一幅長卷畫,必須一段段地逐漸展開,不可能全部看到。當你走進一座中國古建築時,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而北京的故宮,就是其中最傑出的範例,人們從天安門進去,每通過一道門進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變換,給人以深切的感受,使得故宮的建築風格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之中。

參考資料:

【《營繕令》、《唐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