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歷史上印度種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歷史上印度種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印度種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認爲自己白嫩的皮膚是高貴的象徵;而達羅毗荼人天生黝黑的皮膚意味着品質低賤。

爲了更加明確地將他們區分,雅利安人在佔領區內使用了瓦爾納一詞,這樣便出現雅利安瓦爾納與達薩瓦爾納。雅利安人一直認爲自己擁有高貴的品質,所以向來拒絕自己的子女與達羅毗荼人通婚,這便形成了最初的種姓制度。

歷史上印度種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職業的分化,當時僅僅侷限於區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種姓差別,但後來範圍不斷擴大。

同時雅利安人之間的貧富差異導致出現了內部分化,從事祭祀的僧侶和以部落首領爲首的武士集團從雅利安一般人民大衆中分離出來,形成了兩個特權等級。而一般人民大衆則成爲雅利安人社會內部的第三等級。這樣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印度社會上逐漸形成了四個地位不同的社會等級,出現了種姓制這一森嚴的等級制度。

隨着社會分化的進一步加劇,森嚴的種姓等級制度已經演變成爲一種社會體系。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爲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種姓。

第一種姓婆羅門,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階級、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報道農時季節、壟斷文化,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其次是剎帝利,是掌握軍政的武士階級,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中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吠舍,是商人、手工業者,也有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最下層的種姓是首陀羅,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包括農人、牧人、僕役和奴隸,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歷史上印度種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第2張

現實中,婆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姓別佔據了古印度社會的大部分財富。他們作爲統治階級,整日無所事事,憑藉殘酷剝削首陀羅來維持生計。各個種姓之間職業世襲,互不通婚,以保持嚴格的界限。那些因不同種姓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稱做賤民,他並不被包括在種姓之內,因此最被社會所歧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