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我們來說說陶侃惜陰的典故,陶侃在歷史上面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他的仕途走的比常人要艱辛一點,之後是東晉的大司馬,曾經還擔任過荊州刺史,在職期間爲人處世是比較受人尊敬的。陶侃的美德和功績都是和自己珍惜時光有關係的。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陶侃惜陰(網絡圖)

  陶侃本人是比較自律的,飲酒和賭博都不會沾,並且只要是一有時間都會讀書,他爲什麼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是因爲他從小的時候家境是比較貧寒的,在東晉這種時局動盪的情況下,能夠在仕途上面爭取到一席之位,沒有一點背景是行不通的。陶侃能夠走上仕途和自己本身的努力是離不開的,並且他的爲人受到了一些人的賞識,經過推薦之後擔任了荊州刺史。

  陶侃在廣州的一段時間,在自己空閒的時候總是會把自己的白磚搬到書房外邊,之後在晚上的時候再把白磚搬到門外。這樣的舉動是每天都在進行,很多人對他這種做法是不理解的,不知道他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有人好奇問他,陶侃的回答是自己正在致力於收腹中原失地,平日裏面不能夠過於的安逸,這樣做能夠讓自己變得辛勞一點。從此陶侃這種居安思危的行爲受到了百姓的稱讚,陶侃在當官的時候是比較勤懇的,對待自己的下屬也是比較寬厚的,不管府中的大小事情能夠親爲的一定不會假手於人。

  很多人向陶侃詢問爲什麼讓自己這麼累呢?陶侃覺得古往今來的聖人都是比較珍惜時間的,而我們普通人更應該懂得如何的自律,只有每天能夠爭分奪秒的生活才能夠很好的做出一番大事爲。如果每天都沉迷在醉酒當歌之中的話,人就會慢慢的懈怠。陶侃惜陰你瞭解了嗎?

  陶侃搬磚

  陶侃在四十幾歲的時候當正式的走上了仕途,當時是東晉的大司馬,也是當時的著名的愛國將領,之後在多次的戰役中獲得了很多的戰功。在爲官的期間是比較清廉的,對百姓也是十分的關愛,但是之後被小人猜忌,之後被迫調到了廣州當了刺史。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第2張

  陶侃搬磚(網絡圖)

  大器晚成的陶侃當然不會因爲這一點挫折就放棄,陶侃到了廣州之後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更加的自律嚴格的要求自己。他每天早上的時候會把屋外的白磚搬到自己的書房裏面去,之後在傍晚的時候再把白磚搬回到自己的屋外,每天都是這樣堅持的在做。爲什麼陶侃搬磚呢?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景象表示不理解,這來來回回的搬運有什麼意思呢?之後有人好奇問了陶侃,陶侃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不要沉迷安逸的生活中,而是要讓自己變得艱苦一點, 這樣纔會讓自己變得懈怠。當然陶侃搬磚的典故是受到了後人的稱讚的,也是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當然有關陶侃的逸事當然不止這一件,還有一件是有關他把制船用的木屑命人鋪在下雪之後的庭院中,這樣能夠防止雪化完了之後地面是比較潮溼的,容易打滑,這樣做是能夠廢物利用的。陶侃在當官期間是比較清廉的,從沒有出現過貪污的情況,對於百姓的心血也是比較珍惜的,對於律法是嚴格的執行。

  正是陶侃能夠在自己失意的時候能夠不放棄,之後在晉明帝即位之後就把陶侃從廣州跳回來任職荊州的刺史,總算是苦盡甘來。陶侃搬磚的典故你瞭解了嗎?

  陶侃爲官

  陶侃的一生爲人處世和美德是被後人所稱讚的,並且他在中年的時候仕途還是比較順暢的,但是也是經歷過很多的波折的,陶侃爲官期間的清廉和公正也是百姓所愛戴的理由。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第3張

  陶侃畫像(網絡圖)

  當時陶侃是擔任東晉的大司馬的,之後受到了小人的猜忌之後把陶侃調到了廣州偏僻的地方當了刺史,但是陶侃從小就在艱苦的環境之中成長了,所以這點挫折對於他而言還是能夠承受的。

  到了廣州陶侃對於自己的要求並沒有放鬆,有關陶侃爲官的兩件逸事是廣爲流傳的。一個是陶侃每天都會在白天的時候把白磚從自己屋外搬到自己的書房,再到傍晚的時候把白磚從書房搬回屋外,每天都會這樣進行。陶侃自己解釋到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爲爲了讓自己不貪圖安逸的生活,能夠每天讓自己辛苦一點能夠記住自己的志願。

  另一件是陶侃爲官的時候見到有人在隨意的玩弄百姓的稻穗,這樣的舉動令陶侃是十分的生氣的,之後他命人把這種人呢狠狠地懲戒一番,這樣的事情傳到百姓的耳中,覺得陶侃這樣做是對的,當官的能夠爲了百姓的心血能夠嚴懲一些遊手好閒不尊重糧食的人一定是個好官。之後百姓更加辛勤的耕種,豐衣足食。陶侃爲官的兩件逸事中我們是能夠看出他是一個懂的自律,並且能夠很好的處理爲官和百姓之間的關係。

  之後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被重新調回了荊州當了刺史,之後發生了叛亂,陶侃率兵進行討伐最終挽救了局面,所以他是東晉有名的將領。

  陶侃留客

  陶侃從小家境貧寒,但是卻很有宏圖大志,他的母親姓湛,他從小和母親相依爲命。當時和陶侃同一個郡縣有個人叫範逵,範奎很有名望,被人舉薦成了孝廉。關於陶侃,有一個故事很有名,叫陶侃留客。

東晉陶侃惜陰的典故 陶侃留客的故事 第4張

  陶侃劇照(網絡圖)

  有一天,範逵去陶侃家做客,但是陶侃家徒四壁,並且當時正值寒冬,冰雪堆積在地上已經有很多天了,一個不小心就會滑倒。當時陶侃的母親讓陶侃在外面留下客人,熱情接待,不要讓客人失望而歸。陶侃聽從母親的話,與範逵噓寒問暖,侃侃而談,因此留住了客人。

  而此時陶侃的母親剪斷了自己長長的頭髮,去米鋪換了一些米以便招待客人,由於家裏連柴也沒有,陶侃的母親就把家裏的木頭柱子砍下來一些來燒柴取暖,把家裏自己平日用來睡覺的草甸子也拿來剁碎以此來招待範逵帶來的馬匹。不知不覺,夜幕降臨,陶侃的母親還準備了晚餐,無論是範逵還是他的隨從們都吃的很高興,加上陶侃和範逵的聊天很愉快又很契合,受到了範逵的不斷誇讚,並且覺得陶侃很有才華。這就是陶侃留客的故事。

  第二日的時候,範逵一干人等就告別離去,陶侃路上一直相送,送了很遠很遠,最終連範逵都覺得不好意思,讓陶侃不必再送,但是陶侃還是堅持相送,直到範逵好言相勸,並且承諾他等回去以後一定爲他美言,陶侃這才罷休,同意回去。

  範逵回到京城以後果然兌現了諾言,在一些有名望有官職的人面前誇讚了陶侃的美德和才華,後來陶侃受到了大家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