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國本是西北的小國,他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秦國本是西北的小國,他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秦國本是西北邊陲的小國,秦國是如何從一個小國發展壯大,並剪滅六國,一統天下的?

秦國,一個位於周朝西北的諸侯國。上溯秦人先祖,或說是秦君先祖,是輔助大禹治水的大費,後水患平定,大費留在舜帝身邊,爲其馴養鳥獸。以其馴服有功,舜帝便賜姓爲“嬴”。在歷史這個大舞臺上,正統者總要爲自己營造一個華麗的登場,誰知道呢?就像秦人永遠不會喜歡別人提起他們有一個爲周王室養馬的先人,而自詡秦人嬴姓沿襲助禹王治水的大費。

一開始,秦國只是一片小小的西陲封土,自秦襄公護周東遷後始封諸侯國。相比於中原各國,秦物力維艱,民衆教化鄙陋,於是東進爭霸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西邊卻是西戎夷族,在秦人眼裏,西方戎族就是中原各國眼中的他們,粗鄙不堪、不服教化。且收服異族,不會引起周王朝和其他諸侯國的不滿,雖不能說師出有名,但至少不會受阻。於是秦穆公滌盪西方戎族十二國,開闢國土千餘里,這纔有了秦國國土的雛形和將來立業的根基。雄才大略的秦穆公也憑藉這來之不易的疆土和連年征戰的威名,躋身“春秋五霸”之一。

但最初的秦國人在中原各國眼裏不過還是隻上下蹦躂的猴兒,猴子可以持矛,可以執劍,也可以像人一樣拿起石子在地上畫出一個圈,以此作爲自己的領地,並且在這個圈裏行使捍衛和征服的權利。但猴子終究還是猴子,他學不會作揖,學不會自以爲聰明人的謀略和佈局。因此,各國欺負秦人就成了名正言順且毫無壓力和風險的事。再加上各國本就眼紅秦人從西邊得來的疆土。於是,領土劃分最爲彆扭的魏國首先發難,接連不斷地進攻秦國,奪取河西之地。秦國國力孱弱,自是不好也沒有能力多說什麼,你進一步,我只能退一步。於是秦國退守洛水之西。

看似佔盡風頭的魏國卻在秦人心裏埋下了發憤圖強的種子。這種子裏更映射了對中原諸國的不甘和野心。從那之後,秦人不單隻想做一隻只有領地的猴子了,更想做一頭慢慢把自己餵飽然後將眼光瞄向別人,讓他們不寒而慄的狼。毫無疑問,秦孝公無比完美地演繹了這頭狼。商鞅變法,一改秦國落後面貌。讓秦國從其餘各國“夷狄遇之”的西陲蠻國搖身一變,成了“虎狼之師”。

當亂世中,有一批號稱縱橫家的人提倡“合縱連橫”的時候,或許秦以外的各個諸侯國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東方各國再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與秦相抗衡了,秦一掃六合的王圖霸業似乎指日可待。

但六國掙扎之中似乎還在等待着,等着那個給他們最後一擊的人。於是,亂世之中,有王翦,有白起,有蒙氏父子,這些百死無生中拼命廝殺的將士,將秦國的熱血撒到了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秦國曆經商鞅變法,惠文王東出六國,白起穰侯將相合力,誅滅六國主力,兵鋒一指,便是半個天下。東方六國是每況愈下,將無將,兵無兵,而反觀秦國,名將輩出,代有明君。

他們恪守着商君之法,他們時刻不敢忘記祖輩的恥辱,於是,那個號稱“祖龍”的千古一帝終於出現了。秦國之強,六國經歷了兩百多年才明白,強國之不可阻擋,從東周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於是,六國開始承受着他們當初親手製定的一切規則。世上沒有什麼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強弱在須臾之間轉變,生死存亡也在須臾之間發生,強者生,弱者死。

於是,秦國撕扯着東方六國,這一路上都是鮮血與屍首。秦國,這個當時當世第一帝國,有着睥睨一切的實力,摧枯拉朽的解決了六國軍隊。可是在秦國人勵精圖治的過程中,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商君爲了變法留下的鮮血,不應該忘記秦孝公頒佈的求賢詔令和他爲大秦帝國的締造所留下的血淚,不應該忘記世世代代的老秦人那一句“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許諾。

這一切的功成,無疑,沒有他們的付出,是無法想象的,始皇帝不過僅僅是完成了最後的收尾工作罷了,當然,他確實完成的十分突出,七國演義,被這個千古一帝完美的收官。也許,有人會說一切都是歷史的車輪去推動的,即使沒有秦國,也會有一個諸侯國去完成統一戰國的任務,但在我看來,秦國的運氣並不是天給的,是血和淚堆積的。

秦國本是西北的小國,他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戰國七雄都非常強大,爲何秦國卻能脫穎而出,一統天下?

海納百川,重用人才

先來看看李斯《諫逐客書》中的一段話:“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秦國曆史上有一個現象,許多重大的政策都是由“外國人”提出並推動實施的。以商鞅爲例,商鞅本是衛國人,後擔任魏國相國的中庶子,相國臨終前,向魏王推薦並要求重用他,同時說“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結果魏王皆不採納,最終商鞅投奔秦國推行了變法,成爲秦國強國之路的起點。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後來的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等,均因在他國纔不得展,懷着滿腔抱負投奔到了秦國,而歷代秦王求賢若渴、知人善任,君臣共同成就了一番蓋世偉業。

商鞅變法的成功

中國曆朝歷代爲了富國強兵,爲了維持統治,都會實施變法。然而很少有變法能真正成功達到目的,短則百來天,著名的戊戌變法,康有爲、梁啓超等人變法百天後,換的“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的結局。長則幾年、十幾年,如明朝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行“一條鞭法”、“考成法”等變法措施,變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張居正去世後,人走茶涼,親政後萬曆皇帝反攻倒算,最終“世間已無張居正”,也無張居正的變法。

在歷代變法中,商鞅變法是歷代最爲成功的變法之一,他讓秦國逐漸富強,爲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商鞅變法的主要從經濟、軍事、政府制度等方面開展,在經濟上,重農抑商,廢除井田制,在軍事上,獎勵軍功,廢除舊世卿世祿制,在政治制度上,普遍推行縣制,這也是秦帝國郡縣制的雛形。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爲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爲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商鞅失去變法的強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難辯,只得逃亡。最後,商鞅在秦軍追捕中斃命,只落得個“車裂”的下場。

秦國後來的另一個鐵腕政治家李斯的同學韓非子說:商鞅死,秦法未敗。的確,相較於其他變法者,商鞅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商鞅本人雖慘死,但他當年制訂的新法還在秦國沿襲,並直接爲後來的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其實,商鞅的新法不僅在秦國不滅,在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時代,也隨時可以見到商鞅的影子。

秦國本是西北的小國,他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第2張

順應天下大勢

秦國變法爲什麼能成功呢?一方面是因爲秦國能自始至終的維持新法,法制的思想能在秦國廟堂與江湖生根發芽,這點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朝令夕改、人亡政息,再好的制度都是一紙空文。另一方面是因爲秦國的變法主張順應了天下大勢,孫中山先生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春秋戰國時期,原有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慢慢的顯現出它的弊端。

首當其衝的是當時社會經濟制度“井田制”,鐵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廣,生產力前所未有的發展,導致井田制“千耦其耘”、“十千維耦”的集體的勞動形式過時了,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2000年後的一位偉人也意識到了分散的、以一家一戶爲單位的土地形式的重要性,推行包產到戶,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沒錯,這位偉人就是鄧小平同志。當然了,歷史上也有逆天下大勢而行的人,最著名的是兩漢之交“王莽改制”,王莽同志恢復了井田制,但是遭到了上至貴族地主、下至鄉野村夫的反對,最終身死國滅,爲後人所笑。

然後是“分封制”與“郡縣制”的選擇,也就是政治制度選擇問題,分封制也稱封建制,顧名思義“封土地,建諸侯”,西周王朝採取的就是分封制,當時不同地域之間交流極爲落後,政令不通,爲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維護政治秩序的穩定,周天子將土地分給親屬或功臣,所封之地稱爲諸侯國,在當時“分封制”起到了積極的意義。

在西周後期,隨着諸侯國日益強大,周天子共主地位的衰弱,王權旁落,分封制遭到破壞,商鞅在秦國“集小都鄉邑聚爲縣”,實行郡縣制,有效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統治,中央政府經濟、軍事實力顯著提升。後世“分封制”與“郡縣制”的選擇之爭持續了1600年,西楚霸王項羽“戲下分封”18位諸侯王最終丟失天下,漢高祖劉邦“白馬之盟”後大封劉氏諸侯王導致“七國之亂”,1600年後的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子孫爲王,最終自己的孫子被自己的兒子朱棣奪了“鳥位”,最後是朱棣同志在自己的親身經歷後,將分封制埋葬到了歷史的塵埃之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誠如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