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張儀與范雎,三個“外國人”,是怎麼接力把秦國擡上天的?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戰國曆史,就是秦國的崛起、奮進史;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掌舵的秦王外,對秦國貢獻最大的還有三位秦相:商鞅、張儀與范雎。

這三個人都不是秦國人,而且他們爲秦國服務的時段也很有意思:商鞅(公孫鞅)公元前361-338年,張儀公元前333-310年,范雎公元前270-255年(張、範兩人之間,掌握秦國大權的是外戚魏冉),三個“外國人”幾乎是以“接力”的方式,聯手推動了秦國一步步走向強盛。

那麼,他們各自在秦國的歷史上扮演了什麼角色?爲什麼這三個“外國人”能左右秦國的發展?下面依次道來。

公孫鞅(商鞅):秦國崛起的引路人,秦王朝的奠基者

商鞅變法對於秦國的作用,可以用“脫胎換骨”四個字來形容。公孫鞅入秦前,秦國偏居西陲,長期被以魏國爲首的三晉打壓,甚至還出現過數十萬人被吳起的數萬人擊敗的慘烈經歷;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時,秦國淪落到備受中原各諸侯國歧視:

是時河、山以東強國六,淮、泗之間小國十餘...皆以夷翟遇秦,擯斥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

中原各國,無論大小,都把秦國視同蠻夷。所以時年21歲的秦孝公決定奮發圖強,甚至對全天下宣稱,誰能讓秦國強大起來,自己願意給他“尊官、分土”的待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魏國鬱郁不得志的公孫鞅,攜帶着李悝的《法經》,以及在魏國的所見所學來到了秦國。他在秦國推行的變法,並非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冒進之舉,而是依據當初李悝變法的理論、經驗與實踐,結合秦國文明落後、地貧人稀、制度僵化的現實,建立起了以法令爲依據、以賞罰爲工具,將功名利祿與農戰功績掛鉤;再加上郡縣制、連坐制,將各階層牢牢捆綁在君主的意志之下,打造成了一部有序運轉的國家機器

可以說,商鞅變法,讓秦國站在魏國這個戰國初期巨人的肩膀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變法施行短短十年後,秦國變了一副模樣:

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力度最強、範圍最廣、執行最爲徹底的法家變革,甚至可以被稱爲整個中國古代最系統、最成功的改革(沒有之一)。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而其後秦國再度與魏國交手,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就是後者了。公元前340年,商鞅率秦軍奪回了河西之地,標誌着秦國正式打破魏國的壓制,由此衝出關中、殺向中原;各國從此再無寧日,遭受秦國虎狼之師上百年的不間斷蠶食。

而在商鞅死後,他的變法並沒有被廢除,秦國繼續在他設計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最終一統天下。其後,秦始皇以秦國的變法實踐爲基礎,結合李斯、韓非子等人的補充,初步建立起了其後中國封建時代大一統王朝的制度框架。商鞅不僅在秦國曆史上無人可及,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具有開天闢地的重要地位。

張儀:以連橫破合縱,秦國對外戰略的破局者

張儀爲秦國的最大貢獻,就是打破了齊、楚聯盟,解決了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

在秦國拿下河東後,魏國一蹶不振,天下格局變成了秦、齊、楚三強並立的局面。齊國自不用說,通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把魏國拉下了頭號強國的寶座,趙、韓及周邊各國紛紛來朝,“於是齊最彊於諸侯,自稱爲王,以令天下。”在公元前314年,齊國還趁着燕國內亂,用時50天佔領燕國。

楚國的實力則更不容小覷:齊國強是吧?那我就修理修理你,看看誰纔是真正的老大。公元前333年,出於對齊、魏國互相稱王不忿,楚國揮師北上,在徐州擊敗如日中天的齊軍;公元前323年,楚國將領昭陽在襄陵擊敗魏軍後耀武揚威,其後調轉矛頭動向攻齊,齊王靠着縱橫家陳軫的幫助勸退楚軍。

而在此後,出於對秦國進入中原的戒備,齊、楚先後參加了蘇秦發起的合縱陣營。雖然期間六國聯盟屢次被毀,但齊楚兩大國關係相當密切,是實際上的盟友關係。據《戰國策》記載,公元前313年,齊國甚至還幫助楚國攻打秦國並佔領了曲沃。

所以,秦國一直對這兩國恨得牙癢癢,特別是在齊國把燕國車了一遍之後,秦國的危機感更加強烈:東方竟然出現一個能跟自己匹敵的強國?絕對不允許!但以一敵二顯然不太現實,只得慢慢尋找時機。

公元前314年,帶領齊國邁向巔峯的齊威王去世了,時年20歲的齊湣王繼位,這在秦惠文王看來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三寸不爛之舌爲武器的張儀,則成了他的殺手鐗。

早在公元前333年,張儀就來到了秦國,這段時間他一直孜孜不倦於幫助秦國削弱、打壓自己的母國。當然業績還是比較優秀的,甚至還因功被封丞相。而當秦惠文王決意對楚、齊動手後,首先就想到了這個最擅長搞離間、破壞的手下。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第2張

接下來的情節大家比較熟悉:張儀來到楚國後,許下600裏商於之地的空頭支票,唆使楚、齊兩強斷交;楚懷王照辦後,他卻堅稱當初承諾的是6裏地。其後惱羞成怒的楚懷王倉促派軍伐秦,卻在丹陽大敗、被陣斬八萬人,漢中地區也被秦國奪去;其後的藍田之戰中,楚國再次遭受重創,甚至差點被韓、魏兩國抄了後路,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然,其後張儀還有忽悠各國紛紛與秦國連橫的光輝戰績,但他對秦國的最大貢獻,首推這次對楚國的連環計。此事徹底改變了秦、楚、齊三強鼎立的割據,楚國地位一落千丈,其後在秦國的持續打壓下逐漸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資本,天下變成了秦、齊並列的格局。

張儀對於秦國而言,可謂是及時雨。當初在奪回河西后,秦國立即引起了東方各國的警惕,這也是蘇秦的合縱之策得以順利實現的外在原因。而張儀,則成了阻礙六國抱團的頭號攪局者。那時的戰國人,曾這樣描繪張儀等人的威力:“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此言並不浮誇。

范雎:遠交近攻、收回王權,秦國中後期戰略的操盤手

公元前270年,魏國人范雎逃到秦國,並且以“遠交近攻”的戰略,迅速博取秦昭襄王的信任。

在宣太后、魏冉當政時,秦國延續着對東方各國的壓制,但戰略思路並不清晰,出於四面開火的狀態。就在同一年,魏冉曾越過韓、魏,不遠千里打擊齊國,但這以行動的目的只是爲了擴大他的封地陶邑,對秦國的利益並沒有帶來增量,相反還會帶來四面樹敵的風險。

因此,范雎認爲,爲了提高秦國的擴張效率,不如向東交好齊國,將精力集中於家門口的韓、魏兩國,實現“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的目的。並且,在佔據兩國所處的中原核心區後,秦國就掌握了通往東方各國的中樞,進可攻、退可守,燕、趙、齊、楚國都將直面秦軍的兵鋒。

這一戰略得以實現的前提是:齊國願意配合。但對此范雎胸有成竹,十餘年前,曾爆發了“五國伐齊”的事件,齊國幾乎面臨了滅國之災。後來雖僥倖復國,但實力早已與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並且與東方各國已貌合神離。

這一戰略立即得到了秦王的認可,並立即付諸了行動。其後,秦國基本上貫徹了這一戰略:安撫、麻痹齊國,大踏步吞食身邊的三晉。最終,到了嬴政時期,秦國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實現了統一天下的夙願。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第3張

范雎對秦國的第二大貢獻:驅除“四貴”、收回王權。

所謂的四貴是秦昭襄王的四位親屬:舅舅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弟弟高陵君、涇陽君。秦昭襄王繼位30多年來,在母親宣太后的主導下,秦王的權利受到了很大制衡,正如范雎所言:“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

這樣的局面其實很危險:戰國以來,那些王權被分散的諸侯國幾乎都會自我削弱,比如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分權給兒子,自己落得餓死的下場,趙國也失去了更上一個臺階的機會;孟嘗君在齊國權勢滔天,最終他爲了爭權,竟然鼓譟各國伐齊,爲樂毅當起了“帶路黨”。

如果說雄厚的國力奠定了秦國的發展下限,那麼,集中王權、規避風險,則關乎着秦國的成長上限。在范雎的鼓動、策劃下,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廢掉母后,將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全部驅逐,從此將大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大權在握,反過來又是落實“遠交近攻”戰略的組織保證。4年後,在搶佔中原制高點—上黨地區的過程中,秦國與趙國之間爆發了著名的長平之戰,一舉將這個東方頭號軍事強國打得只剩半條命,此後的秦國,基本上已經沒了對手;秦昭襄王死後四年,嬴政接位,秦國統一天下的目標已觸手可及。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認爲:商鞅、張儀、范雎三人,是聯手推動秦國邁向統一之路的頭號功臣。同時,從上文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來源地出奇的一致:魏國。這一怪像的出現,其實存在着必然性。

以人才爲核心競爭力,秦國君主的意圖深藏玄機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第4張

商、張、範三人,都是魏國貴族政治的棄子。自從魏文侯去世後,也許是對本國的實力過於自信,魏國統治者逐漸失去了進取心,貴族政治再度復辟,連續幾任魏相都出自貴族;魏武侯即位後不久,當時最爲頂級的的政治家、軍事家吳起,被魏相公叔痤設計逼走。

而衛國人公孫鞅來到魏國後,恰好選擇了在公叔痤手下效力,不過一直得不到舉薦。直至彌留之際,考慮到這位奇才已經不會危及自己地位,公叔痤才向魏惠王大力推薦;但事出突然,公孫鞅壓根沒進入魏王的法眼。

張儀雖爲魏國人,但他根本沒有進入魏國朝廷的考慮範圍:“儀遊諸侯無所遇,困於楚”,靠着蘇秦的幫助纔來到秦國。

而范雎則是去秦國逃命的。魏相魏齊輕信讒言,認爲范雎向齊國泄露本國機密,因此不問青紅在白,將其打得半死,甚至讓食客向其身上撒尿羞辱。爲了活命,范雎改名換姓,跟隨秦國使者王稽逃離了魏國。

魏國而這三人離開魏國後,無一例外把魏國當成了頭號報復打擊的對象。魏國的隕落,正是拜自己人所賜。

秦國爲何能夠對外來人委以重任,甚至將國家發展大計全盤相托?所謂窮則思變,在公孫鞅入秦之前,秦國“地方千里者有五,而谷土不能處二,田數不滿百萬”,就是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沒有實力,對外也是有心無力,時常被各國羞辱。

若一個人已經退無可退,就不會有所顧忌。國家亦如此,因此秦孝公才願意將改革大業全權交給公孫鞅操辦。而由此嚐到甜頭後,其後秦國對各國人才一直持開放、歡迎的態度,並依靠這種人才紅利保證了國家戰略的不斷更新。

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盛的?與三個人有關 第5張

任用外人來制定國家戰略還有一個好處:削弱本國的既得利益羣體。一個國家在同一個軌道上行進太久,就會滋生一批既得利益者,爲了維護現有權益,這些人天生對改革抱敵視態度;而任用在本國沒有裙帶關係、沒有利益糾葛的“外國人”,則是秦國君主用來重新切割蛋糕、保持政權生命力的不二法門,甚至屢試不爽。

說白了,外國人才只是實現目的的工具,秦王本人才是背後的操縱者。而在達成戰略目標後,這些“外國人”往往會成爲秦王用來平息衆怒、穩定人心的最佳替罪羊。這就是商鞅、張儀、范雎三人最後均難以善終的本質原因。

無論意圖如何,最終秦國確實依靠各國(尤其是魏國)的人才促進了國家實力的滾動增長,並最終讓嬴政“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一舉統一中原,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時代。

以史爲鑑,講歷史只是手段,指導現實才是目的。重視人才,關係到一家、一國的榮辱興衰。希望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保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