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張儀和商鞅身處的時局有何不同?張儀爲什麼沒有被清算?

張儀和商鞅身處的時局有何不同?張儀爲什麼沒有被清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儀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張儀,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張儀的連橫策略,破解了秦國面對的六國合縱局面可以說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利於秦國攻滅六國的策略,對於秦國來說,張儀絕對是一個大功臣。不過在此之前,秦國的另一個大功臣商鞅,我們知道他最後是被車裂而死,那爲何張儀最終沒有像商鞅那樣被清算掉呢?張儀能夠活到最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張儀又是怎麼死的呢?

張儀和商鞅身處的時局有何不同?張儀爲什麼沒有被清算?

1、兩人身處的時局不同

商鞅是秦孝公時期的人物,秦孝公時期,正是各國銳意變法的時期,而秦國也正經歷著名的商鞅變法。

但凡變法,就意味着推翻原有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這聽上去很不錯,但是實際上卻意味着要觸及一大批固有勢力的利益。而在那個年代,這批固有勢力有一個統一的名字,貴族。

這些貴族勢力盤根錯節,彼此之間相互依靠,相互對立,一旦有人要對他們不利,他們就會聯合起來一起反對。別說是臣子了,有時候就連君王都難以控制,楚國就有一個君王,因爲觸及貴族利益,被人暗殺了,名字我就不說了,因爲我忘了,但是肯定有。

雖說秦國因爲地處西方,長期遠離中原文化,對這方面不是太在意,但是秦國內部依舊有着相當數量的貴族。

秦孝公在的時候還好說,秦孝公一死,商鞅沒人報了,新君秦惠文王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將商鞅給賣了。

張儀就不同了,張儀是一個縱橫家,他的任務說白了就是瓦解六國的合縱攻勢,也就是說,恨張儀的應該是其他國家的人,而不是秦國。事實也的確如此,比如楚懷王對張儀就恨的要死,寧願給城池,也要把張儀殺了。

張儀和商鞅身處的時局有何不同?張儀爲什麼沒有被清算? 第2張

2、兩個人理念不同

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張儀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法家的人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嚴苛,比如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就是天資刻薄,意思就是說商鞅是個殘忍少恩的人。

這也可以理解,法家代表的實際上就是君王,所謂的法家三派法、術、勢,他們看似是不同的派別,但是核心是一樣的,那就是他們都是從君王的利益角度出發的。

而君王和百姓,實際上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以君王視角看待衆生的法家,就註定了他們是脫離了羣衆的,這樣勢必會引起民衆的不滿。

在戰國時期,因爲有對外戰爭的存在,這種不滿會轉移到戰爭上,但是到了大一統王朝的時候,這種不滿就會爆發,秦朝二世而亡就是很好的例子。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爲了表明一點,那就是商鞅性格不討喜。而張儀就不同了,作爲縱橫家,想要游水這些刁鑽的君王,一個必備的素質就是洞察人心,說白了就是情商得高。

因此,縱橫家出身的張儀很明白如何取悅他人,也懂得如何爲自己謀後路。秦惠文王死去,秦武王即位以後,張儀意識到秦武王對自己的不喜,於是就藉着爲秦國着想的計策,逃到了魏國,爲自己謀了後路。

張儀和商鞅身處的時局有何不同?張儀爲什麼沒有被清算? 第3張

3、張儀是怎麼死的

齊湣王聽說張儀在魏國,果然出動軍隊攻打魏國,魏哀王很害怕。

張儀說:“大王不要擔憂,我讓齊國罷兵。”就派遣他的門客馮喜到楚國,再借用楚國的使臣到齊國,使臣對齊湣王說:“大王特別憎恨張儀;雖然如此,可是大王讓張儀在秦國有所依託,也做得夠周到了啊!”

齊湣王說:“我憎恨張儀,張儀在什麼地方,我一定出兵攻打什麼地方,我怎麼讓張儀有所依託呢?”使臣回答說:“這就是大王讓張儀有所依託呀。張儀離開秦國時,本來與秦王約定說:‘替大王着想,必須使東方各國發生大的變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齊國特別憎恨我,我在哪個國家,他一定會派出軍隊攻打哪個國家。所以我希望讓我這個不成才的人到魏國,齊國必然要出動軍隊攻打魏國,魏國和齊國的軍隊在城下混戰而誰都沒法回師離開的時候,大王利用這個間隙攻打韓國,打進三川,軍隊開出函谷關而不要攻打別的國家,直接挺進,兵臨周都,周天子一定會獻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挾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圖戶籍,這是成就帝王的功業啊。’秦王認爲他說的對,所以準備了兵車三十輛,送張儀去了魏國。如今,張儀去了魏國,大王果然攻打它,這是大王使國內疲憊睏乏而向外攻打與自己建立邦交的國家,廣泛地樹立敵人,禍患殃及自身,卻讓張儀得到秦國的信任。這就是我所說的‘讓張儀有所依託’呀。”

齊湣王贊同使者的說法,就下令撤軍。張儀出任魏國相國一年以後,於秦武王二年(前309年)死在了魏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