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什麼是非翰林不入內閣?它的作用是什麼

什麼是非翰林不入內閣?它的作用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科舉制自隋朝創建之後,便成爲了我國近一千多年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經過之後歷朝歷代的完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已經較爲完善了。

明清時期科舉制的發展卻是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在官員任職方面形成了一個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但如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不是進士的官員難道就當不了朝中的大臣嗎?會不會漏掉真正的人才呢?

一般來說科舉是從考秀才開始的,也就是府縣考;其次是省試,也就是“鄉試”,是在各地的省會考試,考中之後便被稱爲“舉人”。各省的舉人再送到的中央集合考試叫做“會試”,如果考過了會試,那就成爲了“進士”,也叫“進士及第”。

什麼是非翰林不入內閣?它的作用是什麼

明清時期進士及第之後規定,還需要留在中央政府讀書,由中央派一個資格老的前輩進士出身的人來教。

有資格來教的本身便是進士出身,再加上有多年的爲官經驗,那麼新來的進士要學習就不只是書上的知識了。

這些進士只有讀滿三年書,再加一次考試,成績好的就可以入“翰林院”,明代風尚非常看重一位官員是否是進士出身,因爲不是進士就無法考入翰林院,不是進士翰林就與高級官職無緣。

而翰林院又爲何如此重要呢?翰林院自唐朝時設立,當時的翰林院只是一個沒有實際權力的清閒機構,但到了晚唐時期,翰林院的地位逐漸提高,成了專門爲天子起草祕製詔書的重要部門。

到了宋朝,翰林院才正式與科舉有所關聯。而到了明朝,有了“非翰林不入內閣”慣例,翰林院的地位可見一斑。

什麼是非翰林不入內閣?它的作用是什麼 第2張

無論哪個朝代,翰林院都代表了整個王朝最高的知識體系,而翰林學士則是社會地位最高的士人羣體。

明清以前只要進士及第選爲官員之後,只要有出色的政績就可以逐漸往上升職,但到了明清時,必須是進士翰林出身才能當大官,舉人以下就沒有當大官的份。

如此這般,科舉考試也分了流品,進士及第是清流,扶搖直上;而秀才舉人則變成了濁流,沉澱在下面。進士與翰林就沒有做小官的,秀才舉人也沒有做大官的,這種制度有些絕對了。

但是,根據事實來看,這種制度卻是發揮了較大的作用。進士到了中央之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近距離接觸國家朝政,積累經驗。

什麼是非翰林不入內閣?它的作用是什麼 第3張

而且,制度已經給你做了保證,有一個好出身就一定能做大官,那麼進士就可以安心學習,不怕自己找不着好職位。於是翰林院就成了一個培養儲備人才的地方,科舉只能物色人才,卻不能培植人才。

書面的考試只能檢測一個人是否具有學習的能力和才智,卻不能斷定一個人是否具有處理實際政務的才能,於是翰林院就成了一個緩衝階段,能成爲進士的學子自然是不缺乏智慧,但多多少少缺乏了些實踐能力,而翰林院就給士子提供了一個提前學習的平臺

明清時期許多的大學問家、大政治家多半是進士、翰林出身,比如說明朝的宋濂、張居正等,清朝的李鴻章、曾國藩等人,皆是翰林中人。可見,明清時期“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在培養儲備人才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並非是用來限制人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