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慶親王內閣有什麼歷史意義?慶親王內閣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慶親王內閣有什麼歷史意義?慶親王內閣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慶親王內閣,又稱皇族內閣,是清末的責任內閣。成立於清朝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結束於同年的九月十一日(11月1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近代內閣,由慶親王奕劻組閣。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慶親王內閣有什麼歷史意義?慶親王內閣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佈廢除軍機處,實行責任內閣制(不同於原清朝內閣),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然而由於內閣成員中皇族過多,時人譏之爲“皇族內閣”。慶親王內閣成立之日暨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廷還頒佈了《內閣官制》和《內閣辦事暫行章程》。

由於慶親王內閣爲中國歷史上之始創,所以清政府宣稱爲慎重起見,未實行新《內閣官制》,僅是根據《內閣辦事暫行章程》成立。而軍事上的所有問題也不由內閣總理大臣負責,而是由軍諮府大臣載濤負責。

皇族內閣的影響

清末責任內閣的出臺,皇族佔大多數。皇族大量涌上政壇,從表面上看是顯示了皇族力量的強大,但在實際上卻未必有利於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因爲皇族龐大,就難免參與到權力的角逐之中,造成皇族從深層分裂。

“預備立憲”的騙局暴露以後,立憲派內部開始分化。同時皇族內閣集權,也造成統治集團內部的分殘,引起漢族官僚的離心。清政府陷於空前孤立的境地。熱心君主立憲的人們認定清廷沒有立憲的誠意,從此與王朝離心,因而在武昌首義之後紛紛站到革命一邊,使王朝很快瓦解。

歷史評價

進步意義

宣統三年(1911年)5月8日,清廷裁撤舊內閣和軍機處,設立責任內閣。在新發布的內閣官制章程中,對新內閣的組織結構和職權作了明確規定:內閣由國務大臣組成,國務大臣包括內閣總理大臣一人,協理大臣一至二人,各部大臣共十人(外務、民政、度支、學務、陸軍、海軍、司法、農工商、郵傳和理藩院十部)。應該說,這種構架和當年袁世凱力爭的責任內閣基本相似,在推進中國專制政治結構的轉型還是具有很大進步意義的。

就責任內閣運行情況及成效來看,除了國務大臣關係不合,以及在運行過程中有諸多措施欠佳等弊端之外,它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管理、人事調整等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有的成績是很顯著的,如內閣法制院的成立及其對京外官制章程的擬定,以及頒佈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和吏部的裁撤等。

負面評價

載灃任用滿族親貴的禍端也在這次內閣名單上徹底暴露。當時的內閣名單如下:總理大臣奕劻(宗室),協理大臣那桐(滿)和徐世昌(漢),外務大臣樑敦彥(漢),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載澤(宗室),學務大臣唐景崇(漢),陸軍大臣蔭昌(滿),海軍大臣載洵(宗室),司法大臣紹昌(覺羅),農工商大臣溥倫(宗室),郵傳大臣盛宣懷(漢),理藩大臣壽耆(宗室)。

內閣總共13人,滿族即佔到9人,其中皇族7人,漢族竟然只有4人,舉國都爲之譁然。立憲派本有兩個要求,一個是速開國會,一個是責任內閣,但速開國會的要求被打了折扣,而皇族內閣就更是讓那些立憲派至爲的失望。因爲在這個極爲敏感的問題上,清廷在不經意間犯下的巨大錯誤,這等於是證明了革命黨人反清排滿和實行種族革命主張的正確性,這等於是在給革命黨人加分助力的愚蠢之舉。

慶親王內閣有什麼歷史意義?慶親王內閣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第2張

雖然這些皇族閣員大都是響噹噹的政治改革派,並非全是頑固保守、庸碌無能之輩,比如,總理大臣奕劻雖是個貪官,卻是公認的改革者,公開主張三權分立;載澤、溥倫、善耆、紹昌是最熱心的憲政實踐者,也是滿族權貴當中最有學識的成員,政治傾向相當開明,甚至暗中與梁啓超等“逆黨”往來不絕。這個內閣算不上是一個“反動”內閣。但是,與畸形的內閣人事搭配相比,閣員們身上的優點已變得無足輕重、毫無意義。

人們普遍認爲,大清朝廷仍將國家權力視爲一家一姓之私產,他們不僅不信任漢人,甚至也不信任無血緣關係的滿人,而只信任自家那一小撮宗室親貴。他們死也不會放權,其公然蔑視皇室不入閣這一源於英國憲制的慣例,等於坐實了革命派對它的嚴厲指控。

與朝野立憲派的普遍失望相比,地方漢族大員對新內閣的反感同樣是致命的。“皇族內閣”剝奪了地方督撫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對的權利,改將各省交由內閣統轄,而這是早已坐大的地方實力派完全不可接受的。由此人們就不難理解,當革命匆匆來臨,以往曾維護皇室、反對革命的立憲人士和地方官僚爲何竟大都抱持幸災樂禍、樂觀其成的態度。

這屆內閣在辛亥革命浪潮中迅速倒臺,被袁世凱內閣取代。而“皇族內閣”的組成,使立憲派和社會輿論倍感失望,認爲清政府無意立憲,部分人倒向革命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