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簡介:一起談談炎帝

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簡介:一起談談炎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約四千多年前生於姜水之岸(今陝西寶雞一帶)。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這纔有了今天的炎黃子孫。

姓:伊耆,後改姓姜

氏:烈山氏

名:石年

生平簡介

炎帝與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今陝西武功縣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陝西寶雞市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爲姬,炎帝爲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因此,他們是起源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爲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爲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簡介:一起談談炎帝

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軒轅氏族始祖黃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有定論。《國語?晉語》中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寶雞地區,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代,中國古地理學家評道元就明確地寫人《水經注》中。明代天順五年《一統志》記載:“姜水在寶雞縣南。”即今寶雞市區渭河南姜水邊的姜氏城。寶雞市區渭河南有浴聖九龍泉,泉上有唐建神農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寶雞市)渭濱區益門鄉(神農鄉)境內,都是衆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場所。一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女登,一日遊華陽,被神龍繞身,感應而孕,生下炎帝。傳說炎帝人身牛首,頭上有角。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爲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爲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嚐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爲後世所稱道。據《史記》等古籍追記,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爲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據《綱鑑》等記載:“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樸,重端愨,不岔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於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腸谷,西至三危,莫不從其化。”《越絕書》說:“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於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的傳說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是以羊爲的氏族首領,就是現在的羌族。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姜水流域,就是現在的寶雞市清姜河,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面,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爲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乾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爲“天子”。史學界日趨支持另一種說法,炎帝同黃帝一樣是一種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姜水,後期神農氏部落執掌炎帝之位,而黃帝族部落,公孫姓,興起於渭河流域的姬水,而此時的神農氏部落已經無力征討號令天下,黃帝開始征討諸侯,積蓄實力,在阪泉也即涿鹿(河北)與炎帝神農氏決戰,炎帝神農氏一戰被擊潰,黃帝得以號令天下諸侯,流放炎帝神農氏於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從黃帝號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農的部屬,揚言爲炎帝報仇,糾集部衆與黃帝戰,數次擊敗黃帝,最後被黃帝利用計謀擊敗並殺,黃帝其後又先後平定蚩尤餘部--刑天氏叛亂,最終一統天下,同時考慮到炎帝衆望所歸,民望猶盛,後來將其召回輔政,合併炎帝神農氏部落,後稱炎黃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