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金一南談近代中國:抗戰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金一南談近代中國:抗戰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侷限於抗戰談抗戰

今年出版了大量的抗戰題材的作品,有講抗戰全史的,有講地方抗戰史的;有寫事件的,有寫人物的;有歷史專家寫的,也有個人回憶錄。史料之豐富,材料之細緻,可以說達到了歷史新高度。這對於抗戰史的還原和研究,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視角。

我這本書的中心其實已經超出了對抗日戰爭的描述,而主要分析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衰落沉淪的深層原因,以及民族復興爲什麼又成爲必然這樣一個非凡的歷史進程。本書不是平鋪直敘闡述情況,而是深挖深思了抗日戰爭中的一些關鍵點:爲什麼落後捱打?是哪些地方落後?爲什麼落後?爲什麼抗戰在盧溝橋爆發?爲什麼直到美國人宣戰了我們才正式對日本宣戰?爲什麼小日本以爲短時間可以滅亡大中國?爲什麼中國出了那麼多漢奸?爲什麼毛澤東說“戰爭之傳力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衆之中”?通過對這些關鍵點的深挖,從而解開勝敗之謎。

自甲午戰爭開始,哪一次針對中國的戰爭,都少不了日本;哪一個帝國主義殺人,都不像日本人那樣在南京屠城。日本之前也像中國一樣,是被侵略者,但是當它發展起來,它發動的侵略,比別人的更兇、更狠。這也可以說是歷史上很奇異的一個特性。

近代失敗不完全是軍備原因

近代中國史,可以說是多次被侵略戰爭洗劫的歷史。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大英帝國憑藉28艘軍艦、1.5萬人的軍隊便迫使大清王朝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兩白銀。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軍1.8萬人、法軍7200人長驅直入中國首都殺人放火,將圓明園付之一炬。

1894年甲午戰爭,一紙《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賠款白銀2億兩,開闢空前的割地賠款。

金一南談近代中國:抗戰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國家雖然不少,拼湊的兵力卻不足兩萬,10天令北京陷落,賠款數額更是達到空前的4.5億兩白銀。一個被西方描述爲GDP佔世界三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面對堅船利炮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爲什麼會這樣?

有人從軍備上尋找失敗原因。於是有了1861年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主持的洋務運動,開工廠、制機器、鑄大炮、造輪船,比1868年日本的“明治維新”還早了7年。

可有先進武備一切便都迎刃而解了嗎?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七千多噸的鐵甲艦“定遠”“鎮遠”兩艦本是亞洲最具威力的海戰利器,大清陸軍的毛瑟槍、克虜伯炮也絕不劣於日軍的山田槍和日製野炮。但半年時間內,30年洋務運動積攢的最大軍事成果“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簽下的《馬關條約》更令中國遭受空前的割地賠款,連英國、法國這些旁觀者都大跌眼鏡,未想到中國竟然衰弱至此。

嚴復點出了衰落的原因

痛徹肺腑的中國人開始從體制上查找根源。嚴復說:“中國自秦以來,無所謂天下也,無所謂國也,皆家而已,一姓之興則億兆爲之臣妾,其興也,此一家之興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

嚴復這段話點出了中國至弱之源。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統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觀念的影響在中國根深蒂固。當西方各國從17世紀中葉紛紛開始構建現代民族國家之時,中華民族大大落後了。以血緣和姓氏爲核心的封建王朝統治者,只對姓氏、家族負責,不對民族負責。這種狀態,怎麼可能要求百姓與你“萬衆一心”?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登陸後發生在三元里的抗擊未能成爲普遍現象,更多的是民衆主動向侵略者出售牲畜、蔬菜、糧食。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周圍有民衆也加入了哄搶園內財物的行列。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身後有民衆推車幫助運送物資給養;聯軍部隊包圍北京,又得民衆指引從廣渠門下水道攻進城內。攀牆圍攻皇宮,還有民衆幫着架梯、扶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畫面是當聯軍部隊從廣渠門下水道魚貫而入、一個一個順土坡往上攀爬時,兩側有一羣一羣的中國人,揣着手站在那裏,麻木地觀看。這就是孫中山描述的狀況:“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

一盤散沙同堅船利炮對抗,結果可想而知。

造成落後捱打局面的內因

推翻滿清、創立民國,舊中國隨意被踢開國門、隨意燒殺搶掠的現象仍然沒有中止。

民國政府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丟掉東北,後在1937年“七七事變”中丟掉華北。人們譴責帝國主義侵略成性,卻很少思索日本關東軍爲何敢於以1.9萬兵力面對19萬東北軍,日本華北駐屯軍爲何敢於以8400兵力對10餘萬兵力的宋哲元29軍。

辛亥革命前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肅親王善耆審汪精衛時說了一段話:“你們這革命當然是有原因的,是看到清朝太壞了。假如你們革命成功了,我看你們也強不過我們多少。”從1911年至1931年20年時間,僅四川一省,軍閥混戰就有478次。這種內耗嚴重、四分五裂、散沙般渙散的國家狀態和社會狀態,怎能不成爲列強屠宰的目標。

阪垣徵四郎曾說:“從中國民衆的心理上來說,安居樂業是其理想,至於政治和軍事,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的一種職業……無論是誰掌握政權,誰掌握軍權,負責維持治安,這都無礙大局。”

這再清楚不過說明,侵略者敢於一再冒險,就是看透了中國的國家內耗、政府腐朽、社會渙散的狀況。100多年來這些教訓,一個比一個慘痛、一個比一個沉重。一箇中國人僅會唱“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還無法明白那段歷史。如果不探究我們是怎樣衰落到了那樣地步,不瞭解當時中國的軍事有多麼軟弱、政治有多麼腐朽、社會有多麼渙散,就不會了解這種軟弱、腐朽與渙散要帶來多麼巨大深重的災難。“落後就要捱打”在中國更多表現爲“軟弱捱打”、“內耗捱打”、“腐朽捱打”、“渙散捱打”。

金一南談近代中國:抗戰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第2張

宋哲元猶豫不決留遺憾

盧溝橋並非邊關塞外,華北地區全部日軍的最高統計數字,只有8400人。同一地區僅宋哲元的29軍,就不下10萬人。戰爭爆發之前,敵人就已如此深入了你的領土,而且以如此少的兵力向你挑戰,查遍世界戰爭史,都沒有這樣的先例。

29軍軍長宋哲元本來是力主抗戰的最早將領之一,在國民黨新軍閥混戰中是著名的反蔣人物。正因如此,蔣介石也早就想收拾他。

宋哲元聯絡日軍,動機原非降日,只是想借以保全自己的地盤,提高自己的地位。國難當頭之日,還想在民族大義與集團私利矛盾衝突的刀尖上,踮着腳尖走鋼絲。

在“七七事變”之初,宋哲元仍然猶豫動搖於抗戰與妥協之間,主張談判解決問題。一直到7月27日,才發表堅決抗日的通電。但宋哲元提出了兩個方案,既不是死守,也不是撤退,而仍然是一種現實戰爭與期望和平之間的遊離。最後暗示他可以撤退的,還是蔣介石發來電令:“命宋將軍移駐保定,坐鎮指揮。”

華北就這樣丟掉了。如果不幸中還能找到萬幸,那就是它是在經過激烈戰鬥之後被強行佔領的,不是像東三省那樣拱手相讓的。雖然仗打得不甚理想,但一己之私最後終於讓位於天下之公。1940年4月,宋哲元在四川綿陽病重不起,臨終前在病牀上,反覆重複着一句話:“不能再參加戰鬥行列,不能看見抗戰勝利,死也不能瞑目。”歷史最終銘記了他的願望。

人民是最終的勝利者

抗日戰爭,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面對一個帝國主義強國的戰爭。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講話,1900字文稿6次提到“弱國”。

7月31日晚,蔣介石再公開發表《告抗戰全軍將士書》:“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國民政府隨後組織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民國政府在正面戰場的堅決抵抗,讓日本侵略者始料未及。

更讓侵略者始料未及的,是出現了另一個戰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戰場出現的奇異景象。

中國最廣大的地區還是農村,最衆多的民衆還是農民。開闢與發展農村抗日根據地,是真正動員民衆、組織民衆、武裝民衆、依靠民衆與日本侵略者持久決勝的核心與關鍵。隨着戰場上國民政府軍隊節節後退,八路軍、新四軍堅決向敵後挺進,先後在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廣大農村建立了衆多抗日根據地,到1940年已經擁有一億人口。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時,日軍已有9個師團和12個旅團被釘死在華北,嚴重牽制了日軍兵力,消耗了日本國力。敵後戰場全民皆兵,全民參戰,軍民一致打擊侵略者的狀況,令日軍震驚不已。這正是毛澤東所說的:“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衆之中。”

團結是民族復興的力量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它醒來世界會爲之震顫。

1840年鴉片戰爭前後,林則徐、魏源企圖喚醒這頭獅子,但在中國沒有引起反響。驚醒這頭睡獅,還需要更慘痛的失敗。這一失敗接踵而至:1894年甲午戰爭,北洋水師灰飛煙滅。1900年聯軍入侵北京,簽下《辛丑條約》。

再也沒有比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更爲刺痛人心的了。甲午戰爭後1895年康有爲的“公車上書”,標誌着中國官僚士大夫階層的覺醒。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則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覺醒。1937年的全民抗戰,纔是中華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覺醒。日本侵略者佔中國的地,殺中國的人,屠中國的城,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使這個民族第一次沒有階級之分,沒有地域之隔,沒有種族之別,沒有統治與被統治之嫌,結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榮辱共同體,築起國家與民族新的血肉長城。

今天回顧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沒有民族危亡中實現的民族覺醒,沒有全民抗戰中結成的民衆組織,沒有反抗侵略中錘鍊的戰鬥隊伍,這一勝利肯定不會這樣快地到來。正是萬衆一心、共赴國難的抗戰勝利,使中國開始進入世界大國之列。中國人民在抵抗外來侵略中表現出的深刻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英勇的民族抗爭、堅強的民族組織,成爲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也成爲今天和今後繼續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