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于成龍被寫進四庫全書的原因是什麼?

清朝于成龍被寫進四庫全書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成龍字北溟,清朝順治年間的一位著名官員,生卒年爲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時期山西永寧州人(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于成龍簡介在《中國明清的官》一書中有所記載。而且於成龍簡介能收錄到《四庫全書》中,這實在是很難得的。

清朝于成龍被寫進四庫全書的原因是什麼?

網絡配圖

于成龍一生做過許多官職,比如布政使、巡撫、總督、大學士等職位。于成龍雖身負多職,但他卻是中年得志,年至44歲時,他不顧親朋好友的阻攔,毅然決然的拋妻別子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擔任縣令。他到那時,條件實在是艱苦不堪,在困境中他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針,在羅城任官三年。期間,他把羅城治理的非常好,從荒無人煙到後來的安居樂業的景象,這讓于成龍非常的欣慰。

于成龍的突出表現,讓兩廣總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視。並於康熙六年推薦于成龍擔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裏不到兩年的時間,合州人口驟增,這樣的成績讓他很是感到榮幸,之後被提升爲湖廣黃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裏,同時還兼任着知府,由於突出的政績,後又被提升爲“卓異”。

在他被提爲卓異後,恰巧在這時出現了“三潘之亂”。在這期間于成龍臨危受命,十天內就平定了一場動亂。之後他隨即調任黃州知府,第二次暴亂又接踵而至。這時又是于成龍出面治理,他身先士卒,在危急關頭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二十餘天的暴亂中,他將暴亂首領何士榮擒獲,至此他再次平定了暴亂。

清朝于成龍被寫進四庫全書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網絡配圖

于成龍的果敢與智謀很被康熙所看重,之後又連續的將他升職。至康熙二十三年時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于成龍的故事

于成龍的故事至今爲人們所流傳,于成龍的一生爲官雖然一直被提拔,但是此人一生清貧。在江南時,曾被江南民衆稱之爲“於青菜”。他雖然位居高職,身居顯貴,但是爲人生活簡樸,從未有過奢華的生活。

于成龍算是大器晚成之人,他早年一直都在爲了科舉考試而奮鬥着。他在參加一次鄉試時,考官公然行賄受賄,這讓餘成龍非常看不慣,於是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結果沒能中舉,而是考取了個貢生。貢生是能直接參加會試,會試之後,于成龍以家父年老爲由,回到來堡村。

至順治八年時,他參加會試後又沒有考中,當時他已經是35歲的年齡了。經過一些事故後,于成龍十年44歲,不顧親朋好友及家人的勸告,毅然決然的去外地爲官。從此便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也開始了他的抱負。

清朝于成龍被寫進四庫全書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網絡配圖

于成龍不論在哪裏爲官都保持着兩袖清風的風格,而且艱苦樸素。于成龍爲人正直,爲官亦是如此。他不論走到哪裏都會當地百姓辦實事,爲民做主,凡是他爲官的地方總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他也不畏權貴,一向桀驁不馴的地方豪強在於成龍的治下都會“皆奉法唯謹”。

于成龍爲官很有一套自己的策略,他在整頓吏治上始終放在工作的首位上。不僅在吏治上,而且在教育等方面他都很關心。他在闊別二十年後回鄉時,依然是身穿布衣,他還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于成龍家訓》,教育後代一定要做,盡善盡孝之人。

從於成龍的故事中我們應該要學會,不論何時何地都應不忘孝與簡樸。于成龍的故事還應警示後人,爲官要清廉,這也應該現代社會應該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