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的官員是如何區分品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頂戴

清朝的官員是如何區分品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頂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宋朝,明朝的官員品級我們一眼就能區分,主要看官員的服飾,像紫色的是最大官,一般一二品,明朝朱元璋由於紅得發紫這句話而把紫色服裝取消,紅色的爲三四五品,像藍色,綠色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員。唯獨清朝官員大都是石青色官袍。不好辨識。

當然皇帝很好辨識,一般穿戴富麗堂皇,穿黃色的衣服的,而給他打工的那些手下呢,猛一看都穿着石青色的朝服,但是官員的品級有差別,怎麼辨識呢?其實很簡單,清朝官員服裝最明顯的就是頂戴,通俗說就是帽子頂上的花花綠綠的寶石,只要弄清這個就好辨認官員品級了,看電視越看越明白了。

小編也是個電視迷,但是同時也是個歷史迷。清宮戲看了也會有大家的迷茫,大家有空不妨看看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由趙爾巽主編的《清史稿》裏的輿服志便一目瞭然了。

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清代官員頂戴分爲朝冠與吉服冠兩種,頂戴花翎是清朝官員的朝冠,是區分官員官階的重要標誌,也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頂戴又叫頂子,分爲夏天戴的涼帽、冬天戴的暖帽兩種,製作材質不同。涼帽形如斗笠,頂上覆蓋紅纓並有一顆頂珠,頂珠下有一隻約長兩寸的玉質或琺琅質的翎管用以安插尾部的翎羽。暖帽與涼帽外形上的區別僅爲外圍多了一圈帽檐,用料上更適應冬天穿戴。而朝服冠與吉服冠又有一些區別,即頂戴頂子上的頂珠寶石爲長條尖形,中間寶珠爲金屬球鑲嵌寶石,下面的底座也與吉服冠的底座有着顯著的不同之處,

簡單的說頂珠寶石爲圓球形狀的爲吉服,是重要節日時候戴的,而長條尖形的那種爲上朝的時候帶的。頂珠寶石的顏色和材質就是區分官員大小最明顯的標誌。

顏色上大致分爲紅、藍、白、金四色,一二品爲紅色,三四品爲藍色,五六品爲白色,七八九品爲金色。

親王以下至一品官,其冠頂均用紅寶石,,二品官用珊瑚頂,三品官用藍寶石頂,四品官用青金石頂,五品官用水晶頂,六品官用硨磲頂,七品官用素金頂,八品、九品均用鏤花素金頂

親王以下至一品官,文官像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殿閣大學士,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像張廷玉,曾國藩,李鴻章,大貪官和珅等。相當於現在的中央的正副國級的像總理,政協主席,人大主席一類

二品官用珊瑚頂,文官如總督,巡撫,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武官如將軍、都統、提督。如張之洞,劉銘傳等 相當於現在的各個省的省長等,國務院各個部長。

二品頂戴爲珊瑚

清朝的官員是如何區分品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頂戴

二品紅珊瑚

三品官用藍寶石頂,文職爲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光祿寺卿、太僕寺卿。武官爲: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如左寶貴。相當於現代的像省各個廳長

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武官如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相當於現在的市地區級別的一二把手,像臨沂市市長等。

清朝的官員是如何區分品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頂戴 第2張

四品青金石頂

五品官用水晶頂,文官爲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官爲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相當於現在的縣級市市長市局領導幹部。

清朝的官員是如何區分品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頂戴 第3張

五品冬暖帽水晶頂

清朝的官員是如何區分品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頂戴 第4張

五品夏涼帽水晶頂

六品官用硨磲頂,文官如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武官如: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想當於現在的市局幹部,

七品官用素金頂,文官如知縣,國子監博士、助教、武官如遊牧副尉,相當於現在的縣長。過去的七品芝麻官就是。

八品、九品均用鏤花素金頂,相當於縣裏的除了縣長以外的幹部,清朝的時候已經不入流了,現在都是公務員,大學生畢業的首選,香餑餑。哈哈。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