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並沒有一試,是爲什麼?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並沒有一試,是爲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子午谷奇謀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魏延提出的計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謀略:

“聞夏侯楙少,主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林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諸葛亮“以爲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因此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一、諸葛亮爲何不採用魏延的計謀

諸葛亮與魏延關於北伐路線之爭的公案,曾引起後世史家的濃厚興趣,爲之而爭論不休。

一些學者認爲,魏延建策由他率精兵五千,負糧兵五千,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襲長安,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趨長安會師,乃是“奇謀”,“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假如諸葛亮採用之,很可能北伐已經成功,可惜諸葛亮謹慎得近乎膽小。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並沒有一試,是爲什麼?

而另一些史家則支持諸葛亮“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的謀略,認爲出子午谷雖是捷徑,但成功的可能性極小。

其反對理由主要有四條:一,子午穀道路險狹,危險係數極大,一旦魏軍伏兵卡住谷口,輕則勞而無功,重則全軍覆沒;二,夏侯未必會棄城而逃;三,就算攻下長安,也未必守得住;四,萬一失敗,兵力本來就不足的蜀軍損失太大。

那麼這四點質疑有沒有道理呢?我認爲,無論從蜀魏戰爭持久的戰略角度,還是從這次戰役的本身來看,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子午道雖然奇險難行,但很少有人去做過實地調查,即使去實地勘察過,也不敢保證其路況和三國時代並無二致。

魏延終究是蜀漢名將,他久鎮漢中,對漢中一帶的地理狀況瞭如指掌,所以他的判斷應該是正確的。至於魏軍是否會在子午谷埋下伏兵,我們不妨查閱《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始,國家(指曹魏)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這就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諸葛亮首次北伐帶有極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魏國不要說在軍事上,甚至在精神上都沒有準備。既然如此,那又怎麼可能在人煙荒蕪、崇山峻嶺的子午谷中埋下一支伏兵呢?

至於第二條理由,“夏侯楙未必會棄城逃走,”也並不具有說服力。

夏侯楙爲曹魏名將夏侯惇之子,曹操以女清河公主嫁之。“文帝少與楙親,及即位,以爲安西將軍,持節,都督關中。楙性無武略,而好治生。至太和二年,明帝西征,人有白者,遂召還爲尚書。楙在西時,多蓄伎妾,公主由此與楙不和。”

可見,夏侯楙只知蓄伎納妾,聚斂錢財,憑藉“主婿”的裙帶關係而都督關中,完全是一個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內式的人物。魏延深知其人,故判斷“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是完全有道理的。

第三條反對意見是蜀軍“即使攻下了長安,也未必守得住",這是最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筆者認爲夏侯楙乃膏粱子弟,素不知兵,以魏延久經戰陣,習於兵革,料敵審己,可謂是勝算盡握。況且,諸葛亮首次北伐,有十萬大軍,兵力“多於賊(指魏軍)"。此時趙雲、吳壹、馬岱等宿將尚在,關西胡羌可誘而招撫之,以爲臂助。諸葛亮、魏延分別率領的主力與偏師會師於長安,然後奪取關隴,這樣八百里秦川,“咸陽以西”確實可以“一舉而定"。

其實,魏延之謀略成功是有先例的。楚漢戰爭時,韓信爲大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然後主力東出潼關,與從漢中向祁山的偏師配合成鉗形攻勢攻取隴右。高祖還定三秦,一舉而攻克關中。韓信用兵,看似弄險,其實是奇妙無窮。魏延所出之謀化自韓信出漢中之策,而其勇猛又過於淮陰侯,有如此良將善謀而諸葛亮不能用,違先主遺命而用庸才馬謖,實在是令人嘆息不已。

第四點,“萬一失敗,本來實力就不足的蜀軍損失太大”。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並沒有一試,是爲什麼? 第2張

我認爲,這實在是一個荒謬的理由。試問,古今中外哪有用兵打仗不帶有一點冒險性呢?袁曹官渡決戰時,曹操置自己的大營於不顧,率輕騎火燒有袁紹重兵駐守的烏巢糧倉,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後來鄧艾偷渡陰平,比魏延的計劃還要冒險,結果不但勝利了,並且一仗就滅亡了蜀漢。更爲重要的是,當時蜀漢國小力薄無論是軍力、財力、人力均遠不如曹魏,以弱蜀同強魏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陣地戰絕非上策。諸葛亮首次北伐就應該攻敵不備,出奇制勝,一舉攻克長安予敵以重創。以弱抗強,不出奇兵,靠穩紮穩打而取勝,古今中外無有一例。

其實,軍事謀略講究的是奇正相合,諸葛亮用兵只見其正而不見其奇。諸葛亮自認爲“安從坦道”,即可“平取隴右”,所謂“平取”,其實乃是“穩取”之意。但恰恰是這“穩取”使諸葛亮喪失了用奇取勝的戰機,形成了弱蜀與強魏在隴右對峙打陣地戰,中了曹魏的“致人”之術。實際上“平取隴右”乃舍敵咽喉之處,且一擊不勝反而打草驚蛇,等到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曹魏在陳倉、關中等地已有重兵據守,關中遂不可再圖,魏延之謀再不可行。這就無怪乎魏延“常謂亮爲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北伐的成敗既關係到蜀漢政權的安危,也關係到諸葛亮受九錫、“自取”的政治目標是否能夠實現,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故其用兵怎能不謹慎、不持重呢。其實,諸葛亮對北伐的期望值並不太高,以弱蜀主動攻擊強魏,這本身就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只要能奪取曹魏的部分疆土,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就足以顯示諸葛亮傑出的軍事才能,並給其帶來崇高的政治聲望。

若依魏延之計,諸葛亮即使奇襲長安得手,但不過二十日,魏軍就會重新集結,全力反撲(這是魏延的估計),蜀軍必然要在關中這一曹魏的心臟地區同魏軍主力展開殊死決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若曠日持久,諸葛亮將長期不能返朝主政,一者恐大權旁落;二者則恐一旦失利,蜀軍損失慘重,諸葛亮不僅不能實現“自取”的圖謀,甚至連相位亦難保。事關個人政治命運的這一重大決策,諸葛亮當然是要慎之又慎。故諸葛亮北伐,始終不肯弄險。

他把北伐的目標和方向選擇在隴右一帶,以圖“分裂蠶食”、“廣拓境土”,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從政治局勢、地理和人和條件來看,涼州確是曹魏統治區域最薄弱的一環,也是最容易攻佔的地方,諸葛亮認爲“平取隴右”,即可穩操勝券,“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筆者每閱史至此,不免掩卷而長嘆。我以爲所謂“魏延之策乃冒險,一旦失利,蜀軍損失太大,恐十萬蜀軍棄之死地、隻輪不返"云云,完全是違反基本軍事常識的奇談怪論。因爲即便魏延在子午谷中了埋伏,也不過損失數千人而已,而孔明攻祁山,失街亭,大敗於張張郃,所喪之師又何止萬人!

二、諸葛亮爲何不重用魏延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並沒有一試,是爲什麼? 第3張

魏延善養士卒,勇略過人,是蜀中唯一的一員超羣絕倫的大將,劉備拔魏延爲漢中都督,“一軍皆驚”。在北伐中,魏延曾率兵大敗魏國名將郭淮,立下赫赫戰功。諸葛亮北伐時,“蜀兵輕銳,良將少”。

然對於魏延這樣一個難得的將才諸葛亮卻始終不肯委以方面之任。“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爲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的軍事才幹,諸葛亮不是不知,但爲何不盡其才?箇中之因頗值得檢討。

由於北伐是諸葛亮“自取”的政治籌碼,故北伐的軍事指揮大權必須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魏延可以建立戰功,但必須在諸葛亮的直接指揮下,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結果。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卻冀圖“如韓信故事”,單獨統率一支軍隊,獨當一面,這在諸葛亮看來,就是要擺脫他的“領導”,和諸葛亮爭奪北伐的軍功,這當然遭到諸葛亮的“制而不許”。

諸葛亮自出隆中以來,政治道路可謂一帆風順,從一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耕夫,一躍而成爲總攬蜀漢軍政大權的丞相。在劉備“自取"的許諾下,諸葛亮離帝位僅咫尺之遙。然而“北伐”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擋住了諸葛亮登上九五之尊的道路。

從公元228年至234年,諸葛亮五次伐魏,可以說是連年動衆而屢出無功,導致蜀漢兵疲民困。爲了北伐,蜀漢的青壯年男子幾乎悉數充兵,爲了保障後勤供給,乃至役及婦女。諸葛亮“空勞師旅,無歲不徵,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反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引起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滿,在此局面下,一生謹慎持重的諸葛亮當然不敢受九錫。

隨着星落關中,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其“自取”的目標最終亦未能實現。爲了北伐,諸葛亮確實做到了“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