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諸葛亮爲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揭祕諸葛亮爲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演義作爲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了,而三國演義中蜀國大將魏延貌似最具爭議的一個人物。諸葛亮堅稱魏延有反骨,出祁山的時候,魏延建議子午谷出奇兵不被採納,諸葛亮死後,還要設計殺死魏延,這都是什麼原因呢?諸葛亮爲什麼這麼做?

談到《三國演義》,爲魏延打抱不平的人就不少,尤其是爲諸葛亮首出岐山不用魏延從子午谷出奇兵致勝的妙計而感到惋惜,議者無不謂諸葛亮保守,以致引用《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作結論:“治戎爲長,奇謀爲短”以致六出岐山勞而無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揭祕諸葛亮爲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網絡配圖

大約是從衆心理作怪,我也一致以爲諸葛亮保守,循規蹈矩才未接受魏延的奇謀妙策,以致功虧一簣。而今因爲經歷多了,從心理深處考察,卻疑竇生起,覺得諸葛亮未必是因爲保守心理而拒用魏延妙計,恐怕是他潛意識作怪拒絕了魏延。

首先《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不乏奇謀妙策亦不懼風險,赤壁大戰前夕,他獨居東吳,還安慰劉備說:“身居虎口,安若泰山”。他草船借箭、空城退敵等等都是不畏風險的奇謀傑作,以致魯迅也說《三國演義》“狀諸葛多智而近妖”豈是保守之人?

依愚近見,諸葛亮不用魏延計謀主要原因並非是保守,而是因人廢計,是因爲他不喜歡魏延,所以在潛意識裏不知不覺排擠魏延,他不願意看到魏延成大功,如果這條計策是趙雲、姜維、王平等人提出來的,諸葛亮可能就會另當別論了。

而這都是潛意識造成的,諸葛亮也知道這種成功乃是蜀國的成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諸葛亮的成功,所以諸葛亮說了一條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魏延:什麼你不要小看魏國無人呀?我“依法進兵,何愁不勝”等等。

諸葛亮不喜歡魏延也和潛意識有關,或曰和第六感覺有關,他對魏延的排斥偏見來自於關羽(本自然段是我引用別人的觀點)。諸葛亮對關羽頗有成見而又難以制約,而關羽和魏延十分相像,都是身高九尺,都是紅臉膛,使用的兵器都是大刀,關羽字雲長,魏延字文長,此二人皆不尊重諸葛領導,關羽要去取長沙,諸葛亮告誡他長沙有個老將叫黃忠,有百步穿楊的本領,要關羽多帶兵馬,而關羽偏偏只帶500個小兵去取長沙。

揭祕諸葛亮爲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第2張

網絡配圖

此次諸葛亮親率30萬大軍出岐山取中原,而魏延又要求只帶5000人馬就可以取西安、咸陽以西之地,後來還發牢騷說連洛陽都可以拿下。試問,一個不被領導喜歡的人提出這種妙計會受到歡迎嗎?而和關羽極爲相似的魏延不知不覺成了替罪羊。

劉備入川,在涪城損兵折將,喪了龐統,形勢危急!急調諸葛亮火速率大軍增援,諸葛亮則安排張飛率一路大軍從旱路進兵增援,自己則和趙雲率一路大軍從水路進兵增援劉備,這種安排顯然是反常的,不合情理的。張飛性格暴躁,多次“醉後駕駛”,闖禍多多,不宜獨擔大任,而趙雲文武雙全,做事精細,適合擔此大任,諸葛亮和張飛一文一武,最佳搭配,一起進兵豈不合適?爲何諸葛亮不顧大局,作此安排?就是潛意識上覺得張飛不好使喚,而趙雲得心應手,樂得許多輕鬆。

如此說來,不用魏延的奇謀,作爲決策方的諸葛亮負有主要責任,而作爲下屬,建議人魏延是不是就無法做得更好呢?

不是,諸葛亮雖然對魏延充滿成見,魏延仍有可能讓諸葛亮採納自己的意見,魏延在諸葛亮手下仍然是有發揮空間的。

蜀漢後期,人才稀缺,魏延無疑是蜀漢的棟樑之才,無論情感如何,諸葛亮也不得不重用魏延。所以魏延纔有機會斬王雙,死張郃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如果魏延能揣測諸葛亮的心理,少發牢騷,減少摩擦,儘量形成一種合力,發揮空間還會更大,甚至出現根本變化也未可知,請看下面兩個案例:

斯大林手下曾有一個高級參謀人員,他不僅有很多奇謀妙策,而且深知斯大林的性格和爲人。在高級軍事會議上,輪到他發言的時候,他往往先說一通條理清晰而又明顯錯誤的看法和意見,到後半部分的時候才說奇謀妙策。但他說這一部分的時候又沒有邏輯順序,七零八亂的,等到會議最後階段斯大林作總結和決定的時候,首先就把這個高級參謀的意見罵得狗血淋頭,然後將其後面的精華部分經過整理變成自己的意見,文從字順,條理清晰的發表出來,樹立了自己高大英明的形象,如果魏延能和這位高級參謀一樣吃透諸葛亮的心思,三國紛爭的結局就可能改寫。

揭祕諸葛亮爲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第3張

網絡配圖

戰國的時候,秦王安排大將王翦率兵滅楚,王翦要求率60萬大軍方能滅楚,秦王不樂意。全國的兵馬都要帶走啊?於是另派大將率兵伐楚,結果大敗而歸,秦王又重新請王翦出兵,王翦仍堅持要60萬大軍才行,秦王只得同意了,,出兵之日親自送別到霸上,豈知王翦要求秦王賞賜給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答應後才正式出發,走到武關後又先後派五批使者回咸陽向秦王討封良田,有人覺得王翦很貪,很過分,王翦說:秦王想得太多而又不相信人,現在把全國的人們交給我指揮,我如果不這樣做來表示自己沒有野心,就可能引起大王的猜疑而不放心了。

斯大林的高級參謀和王翦都是極其善於處理好上級關係的,惜乎魏延則無此才能!

魏延真的很冤,我也因爲他對諸葛亮一肚子意見。但是諸葛亮也因爲關羽、張飛憋了一肚子氣呢,還要儘量去表揚他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