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祁鎮登基後,在軍事與外交方面有哪些作爲?

朱祁鎮登基後,在軍事與外交方面有哪些作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祁鎮,即明英宗,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前後在位共22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生母是孝恭孫皇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號正統。主少國疑,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操持,任用“三楊內閣”主理朝政,發動麓川之役,導致綜合國力耗損。正統八年,正式親政,勵精圖治,寵信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正統十四年(1449年),御駕親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發生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景泰八年(1457年),策動奪門之變,廢景帝朱祁鈺。於1464年病逝,廟號英宗,諡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裕陵。

主要成就

軍事

任用邊將

因爲明英宗熱衷邊事勤遠略,所以任命重用了一大批邊將,如張輔、王驥、于謙、楊洪、石亨(石兵)、範廣、蔣貴、蔣雄、趙安、任禮、劉永誠、石彪、樑智、王越、崔源、吳克忠、吳克勤、薛綬、吳宮保(吳瑾)、朱謙、袁敏等人。以及羣臣舉薦的馬麟、李榮、劉傑、張熊、朱能、丁剛、許英、張榮、王祥、李剛、毛福壽、王昱等人。

英宗北伐

明英宗在麓川之戰前曾每隔三年就對因三楊棄邊而南下的蒙古各部進行一次北伐,因此爆發了正統三年亦集乃之戰、正統六年豐州之戰、正統九年以克列蘇之戰,正統十二年明軍徵兀良哈後明庭察覺草原異動,最後於正統十四年決定御駕親征。

朱祁鎮登基後,在軍事與外交方面有哪些作爲?

麓川之役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由於棄交趾引發地緣地震,麓川平緬宣撫司的勢力再度擴張,威脅着明王朝的統一大業,但明朝此時北方同蒙古和解,南方棄交趾布政司,東北方內遷奴兒干,西洋方向徹底廢除下西洋,安享儒家盛世太平自然是對思任法的侵擾施以聖德,致使思任法越發囂張。年少天子正統繼位籌措制服。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六月,麓川平緬宣撫司長官思任法舉兵內犯,製造分裂。對此,朝廷決定以武力征伐。南方諸省經過調兵遣將,準備糧草武器,從正統六年至十三年(1441~1448年)派出南兵大軍“三徵麓川”,直至十四年(1449年),勝利班師,平定了麓川。其中於正統十一年(1446年),朝廷對雲南西南邊境重新調整改置“三宣六慰”。但縱容降人毛勝去往孟密,破壞西南穩定,又是明英宗之過。

整頓軍隊

明代自成祖五出漠北之後,對北部邊疆的態勢逐漸轉化爲收縮和守勢。宣宗雖也曾在巡邊中發生寬河之戰,但都只能到達草原的邊緣。政府對待北方的手段,主要是財物羈縻和“以夷制夷”。此種頹靡風氣沿襲到正統中期,邊境軍隊已經十分頹敗。加之韃靼阿臺汗、朵兒只伯等已平,瓦剌通貢,西北邊境幾乎無事,士氣更加鬆懈衰敗。這種衰敗,並不是麓川之役造成的,而是十幾年間遺留下來的爛攤子。因也先兵鋒的衝擊,東西蒙古各部落四散躁動。明英宗察覺到東西蒙古各部落內部事態的發展,在王驥班師後,又被其立刻抽調去駐防寧夏,鞏固北部邊防。三北歷來爲國家重地,明英宗本該通盤考慮,可惜英宗被麓川一地的勝負矇蔽了眼睛,對這些迫在眉睫的變端毫無意識。二徵麓川后,北方瓦剌已經漸漸坐大,英宗派王驥坐鎮北部,這本是正確的選擇。只是一旦南方稍有變動,他就立刻抽調了王驥再去南征,而將廣大北部邊防棄之不理。只留下勳貴二代和各鎮庸將防守北疆,而當時的北方邊備早已糜爛。正統元年查閱東西廣備庫發現明軍衣襪有十四萬件不合格。正統二年,陝西副都御史陳鎰舉報陝西屯堡士兵鎧甲偷工減料。正統四年,明朝軍器局發給神機營的武器鎧甲大多都是殘次品。京軍三大營一度缺馬。正統五年,總兵朱冕奉命查軍倉發現糧食腐壞。正統六年,明朝大同巡撫羅亨信揭發武器走私。而不管是宣德還是幼衝的正統,對於將領腐敗都沒有太好的方法。親征前期,本就千瘡百孔的邊備在緊急軍報的刺激下,立刻顯現出一片狼藉之態來。連續幾天內,戶部接連上奏各邊缺少草料口糧,軍方也急着要求調配馬匹。而大同督餉侍郎沈固奏請將陽和、高山二衛及附近軍屯子粒今年都改徵料豆,並繼續召商中鹽籌集糧秣。同時,臨時將增派五百民夫,臨時採割青草,運往大同。這種手忙腳亂、拆東補西的後勤方略讓英宗大怒,嚴厲斥責道:“(沈)固在大同年久,所職何事?及用糧草,輙稱缺乏。”在將領驕奢、軍屯被佔、軍資腐敗、軍士逃亡,大部分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的情況下加之明英宗並無統軍經驗,親征結果可想而知。

朱祁鎮登基後,在軍事與外交方面有哪些作爲? 第2張

土木之變

仁、宣二宗,相對於太祖、成祖二帝,可謂守成之君。而且鑑於永樂末期,明朝對蒙古阿魯臺部的連年征伐政策,國力耗損,仁宣二宗開始着手休養生息,放棄了對蒙古軍事上的征伐政策,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和經濟手段,維繫蒙古朝貢關係。而蒙古方面,雖然仍處於分裂狀態,但是卻孕育着統一的因素,忙於統一蒙古的步伐,無暇南顧。在此情況下,雙方極力地維繫着和平通好關係。此外,二宗在放棄了軍事征伐政策後,開始着手戰略收縮,放棄安南、內遷奴兒干都司、解散下西洋人員。仁宣二宗對蒙古軍事上的綏靖政策,爲蒙古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了有力的外部環境,爲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瓦剌逐漸強大,經常在明朝邊境一帶生事。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南下伐明。認真爬梳史料,我們會發現,在“土木之變”以前就有了蒙古部落南遷的零星記載,兀良哈三衛南遷是其南遷行動的一部分。而“土木之變”時英宗御駕親征只是明廷對蒙古各部落逐漸南遷帶來威脅忍無可忍的一種積極迴應。術業有專攻,自從春秋戰國發明了大將的職務後,除了像馬背天子朱棣一樣外,天子六師一般都坐鎮京師不宜輕出,王振聳使明英宗領兵御駕親征。大軍離燕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被瓦剌軍追上,士兵死傷過半,隨從大臣有五十餘人陣亡。明英宗突圍不成被俘,王振爲將軍樊忠所怒殺,史稱土木堡之變, [36] 對明朝政治來說,土木堡之戰算是一個分界線。不過單就明蒙形勢而言,反倒數年之後也先被殺,瓦剌就分裂而轉而向西、壓迫察合臺人,蒙古諸部相互攻伐。草原上再次出現與中原對峙的強主,要到15世紀末小王子(達延汗)與明交惡的時候。朱祁鎮復辟後殺以于謙、範廣、石亨、石彪爲首的武將功臣導致明軍一直未能恢復戰力,坐視達延汗在16世紀初完成中興,這又不僅僅是土木之變的結果。

朱祁鎮登基後,在軍事與外交方面有哪些作爲? 第3張

河套之患

仁宣時期“不務遠略”,脫歡人馬雖不能深入邊內,但時常騷擾明軍巡邏的河套外緣,雖有白榮、範濟上言,仁宣也沒有重視河套在邊防中的軍事價值。正統三年,山西安東中屯衛百戶周諒上言屯軍東勝州廢城,明庭逐決定整軍殄滅騷擾以肅邊境,正統六年,發生豐州之戰。正統十四年,東勝衛廢,以後因河套地區有空地三千里無人駐守,突然蒙古人慢慢侵入此地,成爲以後的的河套之患,史稱北虜入套。又天順中,石彪鎮大同,請置城於威寧海,不果。

外交

海聯西洋

明太祖建國之初,既爲中西文化交流遣使埃及,並派欽使到阿拉伯滿覬(麥加)政府聘請精於歷學專家翻譯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的科學著作。明成祖更進一步建立舊港宣慰司、滿剌加外府、蘇門答臘官廠、察地港抽分所、古裏官廠等貿易文化交流中心。明朝罷黜下西洋是從宣德開始,雖永樂也曾因宮殿大火停止下西洋,但下西洋船員及物料皆在沿海待命,而宣宗則是徹底的罷黜船隊,使明朝成爲一個被“”(意譯四周都被包圍)的文明。明英宗鑑於此,正統八年,明英宗命造下西洋海船,遣下西洋和番都指揮再下西洋,重新聯絡諸國。但因沿海民變而耽擱,後英宗復辟甫數月啓動下西洋計劃,張昭反對,下西洋逐罷。但馬來西亞依然流傳有漢麗寶公主的傳說。

陸聯河中

明英宗欲遣馬雲以開撒馬兒罕道路補過,因弩溫答失裏恐嚇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