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火耗歸公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清代皇帝推行的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百姓爲何對這個政策叫好?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在清代歷史上,雍正皇帝一直備受後世爭議,有的人說他是篡改遺詔登上的皇位,除此以外,對雍正皇帝的評價也並不是太好,對皇室宗親以及文人不斷的坑害,然而,作爲清代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把持朝政,大力整頓吏治,將康熙盛世的爛攤子,重新扭轉了乾坤,他既勤勉又在整頓吏治的時候手腕強硬。

不得不說,在雍正皇帝爲乾隆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康熙老年的時候,由於各皇子之間爭奪皇位明爭暗鬥,老年的康熙對於此事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在他晚年的時候,大清代的國庫僅僅800萬兩存銀,然而到雍正皇帝執政的時候,國庫竟達到了6000萬兩。

那麼雍正皇帝是如何逆轉國庫,使國運由衰而盛呢?這離不開雍正實行的火耗歸公制度。那麼什麼是火耗歸公呢?雍正王朝爲何要推行“火耗歸公”?雍正果然手段高明。

火耗歸公,又叫耗羨歸公,在中國曆朝歷代的封建社會當中,向百姓徵收的稅銀。大多數都是散碎的銀子,因此當地的財政在向國庫上繳稅銀的時候,都會重新的熔鍊成大塊兒銀子,在重新熔鍊的過程當中,會產生損耗,因此當地的清代政府會向百姓加收稅,以此來補充消耗的銀兩。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第2張

然而消耗的銀兩僅僅佔到碎銀的1%到2%,一些縣官或者州縣會將百姓增收的稅應提高到20%到30%,不得不說百姓是苦不堪言。加上一些地方官員,爲了收斂錢財,藉此貪賄大量的銀子,打點上級會增加對百姓賦稅。除此之外,由於清代對縣官以及官員的薪酬並不高。

比如普通的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僅僅45兩,45兩銀子不夠縣官一年的開支,除了養師爺還要賄賂上級以及其他的開銷,因此,清代的腐敗十分的嚴重。大多數官員都把主意打到火耗上面。

關於增加老百姓的火耗,增加銀錢公耗的賦稅在明代的時候就有,但是到了清代的時候,當地的官員對百姓更是變本加厲,百姓可以說更是不堪負重。然而當地的知縣,以及其他的官員,對百姓徵收附加稅以後,並不敢將其獨自放到自己的腰包,這些多徵收下來的碎銀,會逐級上交給知府,按察司,布政使,巡撫等等,甚至是一些上司的管家裏頭。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第3張

由於吏治的腐敗,大清國的國庫常年處於財政赤字,稍微起點兒天災或者戰爭,大清國是絕對難以支撐這麼多錢的。無論是大清國的國庫,還是最底層的老百姓,都不是過得很好。

雍正皇帝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去山西進行考察,當時的山西巡撫諾敏,上奏雍正皇帝,山西的火耗銀錢十分的嚴重,當地的州縣官在火耗上面肆意貪污,中飽私囊,加徵百姓的賦稅種類繁多,請求雍正皇帝將山西的火耗銀錢賦稅一統歸到省裏,並且將一部分上交國庫,另一部分將在年終的時候,已將養廉銀的形式發給各級的官員。

雍正皇帝聽後大樂,並且令山西巡撫將山西作爲試點,到了第二年的時候,山西的布政司(相當於山西省長)高成齡給雍正皇帝上書,闡述這一年中火耗歸公的好處。

雍正皇帝加上羣臣的商議之後。決定將大清國所有的省份所徵收的火耗銀錢全部歸於國庫,到年終的時候,國庫再將一部分的養廉銀髮到大清國的各級官吏手中以作爲對官員的生活補貼。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第4張

那麼雍正皇帝具體是如何實行這項改革的呢?這項改革經過了六年的時間,才推行至大清國的全部省份,也被稱爲萬世不易之法。

第一,大清各省必須按規定的火耗比例進行徵收,不得私自提高,暗中增加百姓的賦稅,以及對當地百姓巧取豪奪,貪污受賄的一經發現者,必加嚴辦。

第二,所謂的火耗銀錢並不是應當徵收的錢財,之所以繼續收取,是爲了補助地方各級官員的養廉銀需要以及官員的其他開支。

第三,大清國各省份地方所屬的州縣,必須按照所規定的火耗率進行對百姓增收,將徵收的所有火耗銀錢上交至國庫。由大清國的國庫逐級下發,同時設立監督制度。

雍正王朝的火耗歸公,這一改革不得不說使大清國庫的收入大大的增加,同時也遏制了大清國內部的吏治腐敗和歪風邪氣,也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從本質上來講遏制了地方財政的收入,以及一些不安定勢力的增長,大大的減少了清政府內部的腐敗行爲。這項制度僅僅實行十餘年間,國庫的存銀就翻了好幾番。不得不說,爲乾隆皇帝的新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但同時也離不開雍正皇帝的鐵腕手段,對官員的貪腐行爲,從來都是小錯大罰,動不動就進行抄家,發配邊疆。

火耗歸公到底是什麼樣的 雍正爲什麼要推行這個政策 第5張

參考資料清史稿。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