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董仲舒是誰?

就是那位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大儒,那麼,這位大儒最終結果如何?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爲什麼要“獨尊儒術”講起了。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董仲舒

一:爲什麼要“獨尊儒術”

建元六年,前135年,竇太后死,登基六年之久的漢武帝劉徹纔有機會乾綱獨斷,爲了實現理想抱負,向天下下詔曰:

……今朕獲奉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猗與偉與!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休德,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鹹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覽焉。

什麼意思?

簡而言之,如今輪到朕掌權了,但怎麼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呢。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天下賢良可以將治理國家的見解彙編成冊,上交朝廷,供朕御覽。

於是呢,當時有名的經學博士董仲舒,獻上了《舉賢良對策》,漢武帝看完之後很不解渴,便連續召見三次,就在這三次當中,董仲舒總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首度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2張

漢武帝

其要旨在於,根據天人感應的原則,確定“君權神授”,天子治理天下,完全是老天爺的旨意,既然是老天爺的旨意,就一定要保證天子的權威,否則就是逆天,可怎麼保證天子的權威呢?思想上必須統一,而這種思想,找來找去,也只有儒家比較靠譜,還有點相關的理論依據,所以,就只能“罷黜百家”不允許出現別的聲音,“獨尊儒術”,讓“儒”跟天家休慼與共了。

西漢之初,主要採用黃老之說當中的“無爲而治”,“無爲而治”,雖然帶來了文景之治時的繁榮富強,但同時也帶來了文景之治時的七國之亂,因爲七國之亂的關係,“黃老之道”也受到懷疑,如今正是思想上新舊交替的混亂時期,就在這個時候,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乘虛而入,聽起來還很有那麼一點道理,於是呢,漢武帝就順理成章的推行了。

董仲舒因此得到重用,那麼,他一定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了。

二:輔佐江都王,江都王謀反

的確,當侃侃而談的時候,漢武帝絕對相信,眼前這位夫子,一定是位難得一見的大才,難得一見的大才怎麼辦?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3張

江都王

漢武帝愛才,如今既然找到人才,那自然要予以重用,於是呢,天人三策之前,董仲舒只是個教授經學的博士,沒有什麼實際職務,天人三策之後呢,董仲舒立刻坐了火箭一般,一下子被提拔成了江都國的國相。

江都國什麼情況?原吳王劉濞的地盤,七國之亂中,吳國勢力最大,爲嘛?就因爲吳國盛產銅礦,可以自己鑄錢,從這個層面講,原先的吳國,現在的江都國,對朝廷而言,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漢武帝把董仲舒放在這個地方,重用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董仲舒呢,大約也是不想辜負漢武帝信任,可身子骨實在不爭氣,任命下來不久,居然就生了病,生了病自然要好好養病,等身體恢復之後再去上班,但,彷彿老天爺考驗他似的,就在董仲舒養病的時候, 出大事了。

六年春二月乙未,遼東高廟災;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上素服五日。

供奉祖先牌位的遼東高廟、長陵高園先後發生火災,漢武帝正難過的時候,董仲舒立刻嗅到了機會,連身體都顧不了了,立刻牀榻上爬起來,帶病起草了一份《高廟園災對》,以天人感應的原則推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火災,完全是皇帝失德所致。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4張

高廟

不知什麼緣故,皇帝已經重用他的時候,他又指責皇帝失德,大約自己也感覺有點不大對勁,《高廟園災對》寫成之後,一直沒有上交,恰在此時,京城裏認識的好朋友主父偃到家中做客,攀談之際,主父偃忽然發現,董仲舒剛完成這麼一個大作,完成這麼一個大作怎麼辦?

同樣是漢武帝求賢的時候進入朝廷,可結果呢,董仲舒當了國相,主父偃只是個郎中,心裏不平的很,如今一看,這人膽子這麼大,那還留着他幹嘛,於是,乘隙偷了這份《高廟園災對》,趕緊跑到漢武帝跟前告發。

漢武帝一看,火上來了,怎麼地?高廟着火,是朕失德所致,朕失什麼德了,以前的事是竇太后乾的,現在,朕還什麼都沒幹呢,當時就覺得這個冤枉那,冤枉怎麼辦?

勃然大怒,立刻就要將董仲舒處死,幸虧朝廷裏還有幾個好人,連忙給董仲舒求情,董仲舒這才留了一條性命,但江都國國相,就別想了,被一竿子擼到底,萬般無奈,繼續教書去了。

《漢書》上說,董仲舒雖被免職,但江都王還是很尊重他,將之請到江都國,自以爲齊桓公得到了管仲,時不時的討教兩招,討教兩招的結果怎樣?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5張

齊桓公

齊桓公是什麼人?春秋霸主,如今皇帝執掌天下的時候,你一個王爺居然以霸主自詡,什麼意思還用多說,那麼,面對這種情況,董仲舒怎麼辦?

依舊大力推行“獨尊儒術”,在這樣的教導下,據說江都王劉非是改好了,但他的兒子劉建,劉非去世不久就陰謀造反,前121年事敗自殺。

董仲舒輔佐的第一位王爺,就落了個這樣的結局,江都國也因此併入廣陵郡。第一個結果差了點,第二個呢?

三:輔佐膠西王,膠西王謀反

事情就能有這麼尷尬。

前125年,膠西王劉端的國相又出了缺,爲什麼要說“又”呢?

膠西王劉端性格暴虐,特別喜歡殺人,國中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大部分死在他的手裏,其中就包括膠西國國相,這回呢,膠西國又有了空缺,該派誰去呢?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6張

膠西王

關鍵時刻,大臣一致舉薦董仲舒,認爲如膠西王這樣的人,只有董仲舒這樣的大賢才能感化,漢武帝一聽,是這個理,便又給董仲舒升了官,讓他當膠西國國相。

董仲舒這回是去了膠西國,也經常用儒家的學說感化膠西王,但,大約因爲易經咒不翻潛艇的緣故,膠西王依然如故。

就這樣,董仲舒在膠西國生生捱了四年,整天價提心吊膽的實在呆不下去,實在呆不下去怎麼辦?

索性辭官不做,回家寫書去了。《漢書》上說,董仲舒走了以後,膠西王愈發混賬的不成樣子,王爺王當得不過癮,居然僭用天子儀仗,打算謀反,事情泄露以後,大臣們都主張殺掉。

然而,膠西王劉端是漢武帝的親弟弟,漢武帝實在下不了手,下不了手怎麼辦?

只施行了一個“削地之刑”,將他的封地收去一半,以示懲罰,如此一來,膠西王劉端改悔了嗎?

沒有,這位王爺也絕,皇帝削了我的地,那剩下的地方我也不管了,命令官員不許收稅,府庫裏的錢糧也不去統計、管理,最終導致府庫腐朽坍塌,浪費的錢財以億萬來計算,膠西國折騰成這般模樣,膠西王劉端自己呢?

化妝成平民,溜溜達達,到別的郡縣玩耍去了,前107年,膠西王就這樣混賬至死,因爲特殊的原因無後,膠西國因此撤銷,併入膠西郡。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7張

回家

董仲舒輔佐的第二個王爺就是這個結局,也是打算謀反,雖然事發之後沒死,但他那種做派,跟死了有什麼區別呢。

漢武帝重用董仲舒之後,就讓他輔佐了兩個王爺,結果呢?兩個王爺謀反,居然一個都沒感化,董仲舒的官場生涯就走到了盡頭,據說回家之後,漢武帝有問題還喜歡向他請教,但又有什麼用呢?

四:皇帝就再也不相信儒家了

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大約就是當時最大的儒,最大的儒都是如此,皇帝們還敢相信儒家嗎?

漢武帝時,可以重用信奉黃老之道的汲黯,可以重用崇尚經濟的桑弘羊,可以重用喜歡刑名之學的張湯,可以重用擅長縱橫之術的嚴助等等,但唯獨就是不重用儒家。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8張

漢元帝劉奭

之後的漢昭帝、漢宣帝時依舊如此,唯獨漢元帝,當太子時喜歡儒家學說,曾勸阻漢宣帝: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建議漢宣帝重用儒生,漢宣帝一聽,當即勃然變色道:

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什麼意思?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二道交替使用,爲何要專行仁政,效法周朝呢? 況且一般儒生不能用所學結合實際,喜歡厚古薄今,使人惑亂於名實,不知所從,那怎麼能委以重任!

其後,還因爲漢元帝劉奭建議重用儒生嘆氣道:

亂我家者,太子也!

這個太子,一定會給天下帶來禍亂啊。

董仲舒爲何“獨尊儒術”?漢武帝不信儒家是怎麼回事? 第9張

漢宣帝

漢元帝劉奭不過建議漢宣帝重用儒生,漢宣帝就如此感慨,並作出非常嚴重的結論,爲什麼,關鍵還是那句話:

俗儒不達時宜。

儒家的學說不實用,不能結合實際,而這種說法,百多年前,先秦大儒荀子入秦,秦昭襄王面前推廣他的學說,秦昭襄王就批判道:儒者無益於人之國。

大家都認爲儒家的學說不實用, 爲什麼會有這種認識,看看董仲舒的經歷,似乎能明白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