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仲舒,西漢哲學家,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爲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對後世的影響長達兩千多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董仲舒繼承了儒家的中和思想,並用天道進行論證。他認爲冬天是極陰,夏天是極陽,春秋是陰陽相半。極陰極陽是天地的始終,就是中,陰陽相半,是和,“其氣最良,物之所生”中和用於政治,就是“不剛不柔,佈政優優”。所以,董仲舒說:“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

以中和養身體

董仲舒辭職家居,不治產業,以治學著書,安度晚年,壽達九十餘歲。他總結的養身之道,就是中和之理。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節制性慾。他主張“男女體其盛”。男女就是陰陽,要效法天地的陰陽,要“盛極而合”,“不盛不合”。男子不堅不家室。“天氣先盛牡而後施精,故其精固;地氣先盛牝而後化,故其化良。也就是說男女,都要發育到最盛時期才能結婚,這是達到身體健康、長壽和優生的首要條件。什麼時候結婚最好?古代典籍《禮記》、《白虎通義》都認爲男三十歲、女ニ十歲是最佳結婚年齡。《白虎通義嫁娶篇》載:“男三十而娶,女人二十而嫁……合爲五十,應大行之數,生萬物也。”董仲舒基本上同意這種歲數。

關於“遊房”的問題,董仲舒根據古人所謂“霜降而迎女,冰半而殺內”的說法,認爲秋冬可以嫁娶,說明是“遊房”的季節,而冰洋即春暖冰融以後,就要殺(停止)內(遊房)。冰而殺內,董仲舒提出“疏春而曠夏”。春天少“遊房”,夏天不“遊房”。平時的“遊房”次數以多少爲合適呢?董仲舒說,“新牡十日而一遊於房”。以後呢?董仲舒又說:,中音,天中年者,倍新牡;始衰者,倍中年;中衰者,倍始衰;大衰者,以月當新之日。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中新牡指三十歲,中年指四十歲,始衰指五十歲,“五十非帛不暖”。中衰指六十歲,大衰指七十歲,“七十非肉不飽”。時間相應的是,丈夫三十歲始婚,十日遊房一次,四十歲二十日次,五十歲四十日一次,六十歲八十日一次,七十歲十個月次。董仲舒又說:此其大略也,然而其要皆期於不極盛不相遇。董仲舒認爲那些時間是大致如此,主要原則是到了“極盛”才“遊房”。如果勞累過度而又營養不足,或者大病初癒,憂傷太盛,那就要減少,不能當作任務,必須定期去完成。如果身體健康,營養充足,精力充沛,心情舒暢,那麼,自然略可增加氣不傷於以盛通”,極盛,遊房,不會傷害身體健康。董仲舒主張節慾,不主張禁慾。其次是選擇食物。董仲舒說:幾天地之物。乘於其泰而生,厭於其勝而死,四時之變是也。

每一種生物都是在對於它是好環境的條件下生出,又都在對於它是壞環境的條件下死去。例如春天生的植物,到秋天死去,秋天生的植物不能過夏天。這是“天數”,客觀規律。董仲舒認爲:“飲食臭味,每至一時,亦有所勝,有所不勝之理,不可不察也。”到每一個季節,也有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的問題,不能不注意。董仲舒認爲四季有不同的氣,不同的氣又適應不同的生物。這種生物與氣候相應關係又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又用五行的相生相剋加以說明。他說:“天地之氣而精,出入無形,而物莫不應,實之至也。”又說:“四時不同氣,氣各有所宜,宜之所在,其物代美。”物應天地之氣,四季氣候變化,相應地生產出不同的生物。“代”是取代,新陳代謝的“代”,代也可以釋爲輪換。

董仲舒認爲,這些生物又都是“乘於其泰而生,厭於其勝而死”的。那麼,春天,草木生長,就是“乘於其泰”。春生的草木到秋天枯死,就是“厭於其勝”。爲什麼會“厭於其勝”呢?按五行相勝的道理,金勝木,秋天是金,春天是木,所以,春天生的草木到秋天枯死。“厭於其勝”的大意是:被勝(克)它的氣所制服。同樣道理,“生於金者,至火而死”,火勝金,因此,“秋之所生不得過夏”,這也是“天之數”,客觀規律,即五行相勝的自然規律。

人和萬物一樣,也是應天氣的。董仲舒認爲人的飲食在各不同的季節,也有“所勝”和“所不勝”的問題。例如春天,人適合吃什麼不適合吃什麼。他說:“冬,水氣也。薺,甘味也。乘於水氣而美者,甘勝寒也。”冬、寒都屬於水,甘味屬土,土勝水,所以,“甘勝寒”。在冬天就是“乘於其泰”而生的,因此,“薺以冬美”。薺就是人們在冬季最佳食物。從此,又可以推論出,所有甘甜食物都是冬季適宜的食品。同樣,“夏,火氣也。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第2張

茶,苦味也,乘於大氣而成者,苦勝暑也。”夏、暑都屬於火,苦也屬於火,本無相勝之理,不知仲舒有何依據。但是,“以夏成”,夏天生長很多苦味的禁。這說明夏天最佳食品是帶苦味的,現代所謂“苦瓜敗火”,也是這個道理。就是說,冬天要多吃甘甜食物,夏天要多吃苦味食品。相反,夏天,薺不能生長,人就必須“盡遠甘物”,不吃甘甜的東西。到冬天就不要吃苦味的東西。在春秋季節,苦甜食物都要吃一些,這樣就能達到“和”。總之,“凡擇味之大體,各因其時之所美而違天不遠矣。”從大體上說,什麼季節生產什麼東西,就吃這種時新的食品,就算是順應上天了,即使違背上天也不至於太遠。隨着季節吃自然生長的東西,就是所謂“取其勝”,就等於得到“天地之美”,四時之和了。這樣就可以益壽。

順應自然

《周禮天官冢宰下食醫》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調以滑甘。”四時配四味,五味中的甘味跟其他四味相調,適應於四季。這與董仲舒的“遲遠甘物”的說法有矛盾。但是董仲舒在《五行對》中說:“五行莫貴於土。土之於四時無所命…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土者,五行最貴者也,其義不可以加矣。”四行配四季,五行中的土最貴,不跟四季相搭配。同樣,“五聲莫貴於宮,五味莫美於甘,五色莫貴於黃”,那麼,宮、甘、黃,也都不跟四季搭配,而在方位上都居於中,而不居於北。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第3張

這跟《周禮》上的說法比較一致。我們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到董仲舒這些五行理論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是徹底的理論。值得注意的是,他以中和理論來選擇食物時,強調與季節的一致性,這種思想應該說符合人類長期形成的習慣。另外,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也不會冬天想吃夏果,秋天想吃春菜,給採購人員帶來麻煩。但是,容易滿足卻使進步缺乏動力。如果皇帝冬天想吃夏果,秋天想吃春菜,那麼,大家就要千方百計辦到,這就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例如採用溫室培育,或採取保鮮技術,使夏果保鮮到冬天。西漢時代,就已經有了溫室培育蔬菜技術。《漢書信臣傳》載:太宮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然蘊火待溫氣乃生。這應該是培育的新技術,是重大發明。

召信臣根據董仲舒的中和思想,認爲冬天生長的這些蔬菜,都是“不時之物,有傷於人,不宜以奉供養”,同時還取消了其它方法栽培的食物,節省了“歲數千萬”錢的經費。說明當時這種栽培技術還處於初創階段,造價是相當昂貴的。現代,我們採取溫室培養和保鮮技術,已經能夠在各個季節吃到四季的水果和蔬菜。這些雖然都是“不時之物”,卻完全可以供養,對人體並無傷害,相反,卻大有裨益。實踐證明,董仲舒的說法並不妥當。但是,對於任何哲學命題,我們都不宜作簡單的否定。人是自然界的產兒,又長期生活在特定的太陽系地球這顆行星上,形成了與此相適應的整個機體。

中國古代所謂“順應自然”的思想正是反映了這種實際。董仲舒所謂“臭味取其勝”也正是這種思想的部分內容。從這種意義上說,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中醫強調用藥要考慮季節、氣候等因素也是同樣性質的思想。在科學發展的將來,也許會在更深的層次上發現這種思想的合理性。“居處就其和”。董仲舒認爲,居住的條件也應該是和的,即不偏陰也不偏陽,不冷不熱,不燥不溼的。當時沒有現代的冷暖設備,怎樣才能做到和呢?他認爲主要通過房屋的高低寬窄來調整,“高臺多陽,廣室多陰,遠天地之和也。故聖人不爲,適中而已矣。”臺子太高,陽多幹燥,房間太大;陰多潮溼這兩種情況,一是偏陽,一是偏陰,都跟“天地之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聖人都不這麼辦。

他們居住的房屋都要求“適中”,即不高不廣,這樣才能達到“天地之和”,有益於養生。《呂氏春秋重已篇》載:“室大則多陰,臺高則多陽,多陰則蹶,多陽則瘻,此陰陽不適之患也。是故先王不處大室,不爲高臺,聖王之所以養性也。”董仲舒顯然繼承了這種思想。董仲舒只說房屋不宜太高太廣,卻沒有說究竟多高多廣才適宜。他在講聖人要求“適中而已之後,只說:“法人八尺,四尺其中也。"人身高八尺,四足就是它的“中”。漢尺比現在短,大約只有28釐米,所謂“八尺”,相當於現在的一百八釐米。四尺只有九十釐米。這自然不是房屋的高度和廣度。如果說這是臺子或房屋的地基的高度,或許還可以。這方面的具體問題,還需要專門的考察。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第4張

從思想史上說,董舒主張中和,不但有科學方面的價值,而且有現實方面的意義。董仲舒反對臺子建得太高、房屋造得太廣,是有針對性的。漢文帝“躬修儉節,思安百性”。翼奉勸漢元帝節儉治國時,舉了漢文帝節儉的例子,他說:“孝文皇帝躬行節儉,外省繇役。其時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諸離宮館也。未央宮又無高門、武臺、麒麟、鳳凰、白虎、宣室、溫室、承明耳。孝文欲作臺,度用百金,重民之財,廢而不爲,其積土基,至今猶存,又下遺詔,不起山墳。故其時天下大和,百姓治足,德流後嗣。”當時天下富足,百姓安寧,堪稱盛世。

後來,漢武帝要建“上林苑”,東方朔用古代帝王因大興土木導致滅亡的教訓,向漢武帝進諫,他說:“夫殷作九市之官而諸侯畔,靈王起章華之臺而楚民散,秦興阿房之殿而天下亂。”漢武帝不顧東方朔的直諫,不吸取歷史的教訓,仍然大興土木,建立了柏樑、銅柱、承露仙人掌。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都是用銅製成的。事見《漢書郊祀志》及注。有人建議起樓迎仙人,因爲仙人好樓居。於是,漢武帝在長安建築飛廉、桂館,在甘泉建起益壽,延壽館,又作通天台,不斷擴建宮殿。

後來,柏樑遭受火災,有人建議,應該建更大的宮殿來厭勝火災,於是“作建章宮”。這座有“千門萬戶”。前殿高過未央官,東邊“鳳闕”高二十餘丈”,西殿商中“數十里虎圈”,北邊挖一個大池,池旁有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泰液”。池中還有四個小島,分別叫“蓬菜、方丈瀛州、壺樑”。南面有玉堂壁門大鳥之屬。還建立了神明臺、井榦樓,各高五十丈,並有輦道相連接。僅此幾項,工程之巨,似乎不在阿房官之下。

長壽的仁者

董仲舒死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他雖然不及見建章官的宏偉,但對於漢武帝的好大喜功,卻有很深刻的認識。他所謂聖人不爲高臺廣室,可以看作是對漢武帝大興土木的委婉勸諫。可見,董仲舒的說法是有所指的。但是,政治家往往不相信當代的哲學家,漢武帝根本沒有采納董仲舒等人的直諫和曲諫,仍然大興土木,“仲舒死後,功費愈甚,天下虛耗,人復相食。”,國上第四,董仲舒認爲精神對養身的作用極大。養身之道關健在於養氣。“氣從神而成,神從意而出,心之所之謂意。意勞者神擾,神擾者氣少,氣少者難久矣。”氣受到神的制約,神是從意中出來的,思想所進行的考慮,即思維活動,就是意。思考過於勞累,精神就會被擾亂。精神被擾亂,氣就會減少。氣少的人就不能長壽。

可見,人的思想活動通過神氣間接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因此,董仲舒主張“閒欲止惡以平意,平意以靜神,靜神以養氣。氣多而治,則養身之大者得矣。”減少慾望,不幹壞事,這樣就可以使意即思想平靜下來,這樣,精神也可以得到安靜。靜神可以養氣。氣經過適當保養,既充足又順當,那就大體上掌握了養身之道。董仲舒從意、神、氣的三者關係,論證了思想活動、精神面貌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董仲舒又說:“凡氣從心。心,氣之君也。何爲而氣不隨也?”心主宰氣,不管心如何變化,氣都要隨着心的變化而變化。“怒則氣高,喜則氣散,憂則氣狂,懼則氣懾”。這些都是氣隨着思想情緒的變化而產生相應變化的例子。

探索董仲舒的養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麼一回事? 第5張

因此,董仲舒認爲:“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和平而不失中正。”不貪外財,不爭名利,心裏又沒有私心雜念,情緒上心平氣和,辦事妥當公正,不偏不倚。這就是“仁者”爲什麼長壽的基本原因。這種說法跟古代醫書所謂“七情”對健康的影響有一致之處。孟子就是長壽的仁者。他有什麼經驗呢?他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他的浩然之氣是“配義與道”的。董仲舒認爲,孟子養氣就是指“行必終禮而心自喜,常以陽得生其意也。”行爲一定要符合禮數,心裏自然喜悅。又經常根據“陽”的原則考慮問題,提出思想。什麼叫“陽”的原則呢?“陽者,天之寬也;陰者,天之急也。”“陽”表達天的寬容。王者則天,因此,“王者心寬大,無不容,則聖。能施設事,各得其宜也。”

結語

王者能夠寬容,安置人事,設立機構,才能都各得其所。寬容是一種道德,有這種道德的人就是仁人,就能長壽。董仲舒認爲,孟子所謂養氣,就是要加強道德修養。,氣對於人來說,比衣食更爲重要,因此,養身最重要的是受氣。氣的多少優劣又直接受到人的思想情緒的影響。思想情緒又跟人的道德修養有密切關係。因此,加強道德修養,提高思想境界,就成了養氣保身的重要方面。所謂道德修養,主要指實行仁義。仁義與功利的關係,又可以簡化爲義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