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只歷經了13年,但是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在這場運動中,它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它給封建王朝帶來的思想卻是前進的。今天我們主要談談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

《天朝田畝制度》實行於1853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天京(南京),正是太平天國的鼎盛時期,《天朝田畝制度》的制度無疑在當時對政權鞏固有積極作用。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天朝田畝制度》

《天朝田畝制度》確立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爲了解決封建社會的土地分配製度,太平天國運動首先考慮到這點。不過土地最終的產生的財富和擁有權還是屬於皇上帝。這制度保障了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有效地集結民心向封建土地制度進行抨擊。所以大多數百姓,尤其是長期受地主壓迫的農民的大力支持,所以太平天國運動一開始受到大量的力量推進。

同時,又對買賣婚姻提出了禁止,即“凡天下婚姻,不論財”。這點對當時的上層社會的買賣婚姻制度進行了打擊,促進了下層社會總體幸福感上升。維護了大部分民衆的家庭。此外還設置了縣以下的行政制度,和規定餘糧、餘錢繳“國庫”的辦法,每家農副業收穫,扣除口糧外,其餘送繳“國庫”按制發給。

由此,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天朝田畝制度》獲得了大力支持,但是始終還是失敗了呢?

原因有兩點:一,《天朝田畝制度》它雖然有利於農民的利益,但是觸犯了封建地主及以上的大部分利益。它推崇的土地制度實際上就是一種平均主義,即使放在今天這個社會上,也無法實施,具有空想性和超前性,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二,太平天國運動的內部不穩定性導致制度無法貫徹。定都天京後,洪秀全等領導人開始腐朽,對待朝政不理不睬,大興土木,沒有的對制度的錯誤進行修改。制度的如同虛設,使得制度無法進一步實施。天京事變之後,《天朝田畝制度》的問題暴露得越徹底,太平天國不得不進行制度上的改革。

隨着天京事變的發生,楊清秀的被殺,石達開離開了天京,此時能幫洪秀全管理朝政的人已經不多了。洪仁的到來使洪秀全喜出望外,《資政新篇》,由此孕育而生。洪仁把他所在香港的先進經驗一一寫進了《資政新篇》。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第2張

洪仁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第3張

天京事變

1859年,《資政新篇》問世,它的主要內容在於欲先立國先立政,對國家的用人,刑法制度,經濟制度都提出了新的看法。並對清朝的陋習進行批判改革。對於地方經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如醫院,郵局等等。它是最早提出要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的第一本書,中國近代化的第一綱領。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思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第4張

《資政新篇》

不過還沒等《資政新篇》的進行改革,太平天國已經開始人心渙散,搖搖欲墜,改革難度越來越大。

《資政新篇》雖然是近代較好的綱領,但領導人還是以傳統行爲爲禮節,無法至上而下地進行改革,所以並未得到實施。加上國際條件對太平天國支持的缺失,太平天國運動舉步維艱。

1864年,洪秀全去世。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