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宋朝外戚專權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后臨朝聽政是后妃參政的一種,也是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的必然產物,並且,從戰國時期開始到清末一直存在。其中以呂雉和慈禧最爲著名,但是中國曆代很多太后臨朝聽政後,要麼出現外戚專權,要麼風評極差,還產生了如牝雞司晨這樣對女性參政的詆譭詞語。但宋朝是個特例,宋代的太后垂簾聽政,不僅沒有觸動過大宋王朝的根基,也從未出現外戚專權現象;反而,鞏固了大宋的統治,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那麼,爲何宋代太后垂簾聽政人數爲中國之最,卻從未出現外戚專權的現象呢?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

宋代的太后垂簾聽政是后妃參政的一種,屬於后妃參政形式中的直接參政。多發生在皇位交接過程中,或是當國家處於特殊時期時,輔助皇帝穩定政局,是在宋代皇帝和大臣認可下進行的。這是因爲,宋代對於太后聽政持開明的態度,而且宋代太后聽政多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由大臣上書請求聽政,而特殊情況可分爲以下四種。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2張

1.第一,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扶持幼帝

首先,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扶持幼帝。因爲宋代的多位皇帝都是幼年繼位,比如,宋仁宗、宋哲宗、宋恭宗、宋端宗、宋懷宗等幾位皇帝,其中宋仁宗繼位時年紀最大,也只有十三歲,宋恭宗年紀最小,只有四歲。幼主臨朝,自然是無法處理國事,如此一來就需要有人輔佐皇帝,所以就有了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情況,也是所謂的母憑子貴。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3張

同時,宋代重視孝道,爲太后垂簾聽政提供了禮法依據。因爲,太后身爲以帝王之母,在宗法上居於皇帝之上,由太后輔佐帝王垂簾合情合理。比如,輔佐宋仁宗的是劉太后,輔佐宋哲宗的是高太后,輔佐宋恭宗的是謝太后,輔佐宋端宗、宋懷宗的是楊太后。其中,劉太后和高太后聽政的時間非常長,對宋代的朝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於幼帝有很大的扶持之功。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4張

2.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皇帝病重不能親政

其次,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皇帝病重不能親政。因爲,宋代的即位帝王曾出現過因病不能理政的情況,比如,宋英宗和宋神宗病重後都由曹太后垂簾聽政,《宋史》記載:"帝感疾,請權同處分軍國事,御內東門小殿聽政。""皇太后處分稱"吾",羣臣進名起居於內東門。從之。"足見,曹太后垂簾聽政的情況,是發生在宋英宗重病的情況下的,而且是在羣臣和皇帝的請求下才被動聽政的。可見,宋代太后並無戀棧權位的情況,其聽政多是爲了穩定朝政。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5張

3,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帝統不正

另外,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帝統不正。中國古代重宗法倫理,爲了保障帝位的安全交接,從周代開始就實行了嫡長子繼承製,爲的就是確保帝統在繼承時的純正。可是,宋代宋太宗一脈常常出現斷嗣的情況,這樣一來,就必須從宗族子弟中挑選人選來繼承皇位。所以,宋代出現十幾位皇帝不是由嫡長子身份之家皇位的情況,直接導致這些皇帝的地位會受到質疑。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6張

於是,宗族子弟登基的皇帝爲了證明自身帝位的合法性,就會請太后來輔政並穩定政局。與前代由大臣輔佐帝王的情況不同,宋朝在出現一些國家政權無法正常運轉的情況時,多會選定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來垂簾聽政,不僅出現在皇帝年幼之時,也出現在皇帝年長髮生帝統不正之時。比如,宋太宗、宋英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理宗、宋端宗、宋懷宗等諸多帝王的即位,都屬於帝統不正。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7張

其中,以宋英宗的繼位屬於帝統不正的典型代表。宋仁宗無子,在諸多宗室子弟中挑選了宋英宗繼位,《東都事略》記載:"仁宗皇帝擢陛下於公族,授之以大器。"但是,宋英宗繼位不符合嫡長子繼承製,就需要有人來輔政,既保證宋仁宗離世和宋英宗繼位前這段空白時間的朝政穩定,也是對宋英宗繼位合法性的證明。而,曹太后曾和宋仁宗和一起主持了英宗的婚事,使得宋英宗的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認可。另一方面,曹太后的垂簾聽政也的確確保了宋英宗的繼位成功。比如,《東都事略》記載:"左右欲開宮門召輔臣,皇后曰:'此際宮門豈可夜開!'且密諭輔臣黎明入禁中。又取粥於御廚。醫官既出,復召入,使人禁守之。"說宋仁宗駕崩時曹太后表現得極其鎮定,製造出仁宗還在世的假象,直到英宗順利即位纔對外報喪,保證了朝局的安穩使英宗得以順利即位,也讓宋英宗的地位因爲皇太后的認可有了合法性。足見,太后垂簾聽政在帝統不正時,對於宋代朝政交接的作用。

其中,宋徽宗的繼位也屬於帝統不正的代表,而他的繼位完全是由向太后決定的。《宋宰輔編年錄》記載:"惇厲聲曰:"在禮律當立同母弟。"皇太后曰:"當立端王。神宗皇帝諸子,申王雖長,緣有眼疾。次即端王,當立。"......於是,惇不得已承命。"可見,宋徽宗在繼位的時候,曾遭到了宰相章惇的強烈反對,章惇認爲申王年長當立,是太后以申王有目疾爲由,才促成了宋徽宗的繼位。只是,宋徽宗是在質疑聲中登基的,雖然年紀已長,卻仍然請求太后垂簾聽政,這是因爲朝臣對他的質疑使他恐慌。而太后在皇帝的請求下垂簾聽政來穩定朝局,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和運行。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8張

4.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政局動盪

再者,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出現的條件之一——政局動盪。宋代的朝局大體上是穩定的,但是北宋末年和南宋末年,宋朝的朝局曾出現過動盪的局面。比如,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破開封城,張邦昌在金人的威脅下建立了僞楚政權,爲了保證其政權的合法性,曾冊立哲宗孟皇后爲宋皇后,垂簾聽政。比如,南宋末年的謝太后和楊太后,都曾在朝局動盪的情況下被迫聽政。而動盪時期的太后垂簾,雖然多是被迫,但是其作用也是以太后之尊來證明其政權合法性。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9張

綜上可知,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情況,多是太后被動聽政,有的是先皇囑託,有的是在大臣和皇帝的一再請求下才垂簾聽政的,足見太后本人並無戀棧權位之心,在其垂簾期間能夠自我約束、行事謹慎,自然不會在垂簾聽政後,做發展自身羽翼爲禍朝政之事。在此基礎上,宋朝羣臣和皇帝對太后垂簾聽政持認可的態度,其目的是以太后的政治立法尊位,來爲新帝的登基保駕護航,也是爲穩定新舊政權時的朝局。所以,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在國家處於特殊時期時,保證皇權的順利過度和維護國家的大局穩定,可以說是對皇權的一種補充,是特殊時期皇權的一種象徵。雖然具備以上的客觀條件,但是宋朝爲什麼選擇太后作爲垂簾聽政的人選呢?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0張

宋代爲何會選擇太后作爲垂簾聽政的人選原因

1,與宋代的孝道觀念有關

首先,宋代爲何會選擇太后作爲垂簾聽政的人選原因,與宋代的孝道觀念有關。宋朝實行以孝治國的理念,比如,宋代王銍的《默記》中記載:"皇朝以孝治天下,篤厚人倫。"宋代把孝作爲治國的理念,不僅體現在小家對父母至孝,也體現在國家政治中。宋代帝王不僅在整個社會中推行尊老的觀念,還把孝作爲考覈官員和選拔官員的重要標準,而皇帝本人也要以身作則。宋代的皇帝大體上也都是孝順的,比如,《宋史》記載:"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說宋太祖在自己母親生病的時候曾親自侍奉湯藥。所以,在宋代皇帝都很孝順的情況下,太后垂簾聽政纔會順理成章不被反對。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1張

2,與宋代垂簾太后的出身與地位有關

其次,宋代爲何會選擇太后作爲垂簾聽政的人選原因,與宋代垂簾太后的出身與地位有關。宋代后妃的出身相較於前朝而言總體偏低,這與宋代門閥士族的消亡有關,宋代政權人物的更迭換代之快,意味着即便是皇后族人的後代也未必能保持世代興旺,比如宋真宗時的王皇后家族的後代甚至曾乞討爲生。還有,鑑於唐代后妃援引外戚擾亂朝政的情況,宋代 "女子之防尤嚴",宋代在後妃的選擇上,一方面多選擇武將之家出身的女子,既是對武將的拉攏,也是因爲在重文輕武的國策下宋代武將的地位偏低;另一方面,宋代的后妃中有些出身低到來自市井,上文提到的劉太后就是商人之女。而後妃出身低微,則意味着太后即便垂簾聽政也沒有能夠依靠輔助的母家來發展外戚的勢力,這也是爲何宋代太后垂簾聽政人數爲中國之最,卻從未出現外戚專權的現象的原因。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2張

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分析

1.宋代垂簾太后的自我約束

其一,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與宋代垂簾太后的自我約束有關。因爲,儒家思想主張女子嫁夫要從夫,這種思想對宋代的后妃們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反應在現實中,就體現爲她們的嚴以律己和對她們本家外戚的限制。比如,宋仁宗時期劉太后說:"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擾公法"她對於自己族人的違制要求未予准許,足見她對於親族的約束。即便,宋代垂簾聽政的太后也有野心,但是她們的野心多是想要通過參與政治、獲得政治地位的方式來保障自己在宮中的地位。比如,宋仁宗時期的太后劉娥垂簾聽政後,曾有人想要爲劉氏立宗廟,《宋史》記載:"於時小臣方仲弓上書,請依武后故事,立劉氏廟......後擲其書於地曰:'吾不作負祖宗事。'"體現了劉太后的自我約束。而宋代太后的種種行爲,與當時的政治制度和社會背景有關。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3張

2. 宋代垂簾太后對待外戚的態度

其二,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與宋代垂簾太后對待外戚的態度有關。因爲宋代對於外戚的防範立有祖制,《宋史》記載:"祖宗待外戚之法,遠禁前轍,最爲周密,不令預政、不令管軍,不許通宮禁,不許接賓客,不惟防禁之,使不害吾治,亦所以保全之,使全吾之恩也。"因爲,漢唐兩代的后妃就十分有野心,漢代曾出過呂后這樣掌管漢代朝政多年的太后;唐代甚至出現過武則天以後妃之身直接稱帝的現象。宋太祖鑑於前朝外戚亂政的教訓,也爲了照顧親戚,直接把宋代后妃的家族排除在了宋代的決策中心之外,也不忘給予豐厚的恩賞和保護,使得宋朝形成了一整套"恩威並施"的待外戚之法"。

於是,在諸多的祖制要求下,宋代的后妃很是嚴以律己且會規範其親族。而宋代垂簾聽政的太后,在爲皇帝選擇皇后時的標準就體現了她們對於外戚的有意抑制。比如,劉太后在爲宋仁宗挑選皇后的時候就想要挑選門第低下的女子,《宋史》記載:"皇太后賜手書門下,以故中書令郭崇孫女爲皇后,諭輔臣曰:'自古外戚之家,鮮能以富貴自保,故茲選於衰舊之門,庶免它日或擾聖政也。'"劉太后爲宋仁宗挑選了已故中書令的孫女爲後,中書令雖然位高,但已去世其影響力大大減弱,足見劉太后不僅能自我約束,而且對待外戚,也能進行約束。這在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現象,反映出宋代太后能夠抑制外戚的優秀品質。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4張

3.宋代外戚對太后的約束及自我約束

其三,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與宋代外戚對太后的約束及自我約束有關。宋代的外戚與前朝的想要藉助太后的勢力干預朝政的外戚不同,宋代的外戚也和太后一樣,懂得自我抑制,且對太后的一些不合適的行爲能進行勸阻。比如,《宋史》記載:"吳琚奏東朝雲:某人傳道聖語敢不控竭。竊觀今日事體,莫不如早決大策,以安人心。"說南宋時吳太后垂簾聽政後,她的弟弟還建議她不要聽政太久要早立太子,撤簾還政。而吳太后也真的聽從了弟弟的建議,在立嘉王后即撤簾還政,垂簾時間僅六個月。足見,宋代外戚對太后的約束及自我約束。

4.宋代士大夫對太后垂簾聽政的認可態度

其四,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與宋代士大夫對太后垂簾聽政的認可態度有關。因爲,宋代的士大夫在宋代君臣共治的治國觀念下表現出了對國家的強烈責任感,宋代士大夫直言勸諫在歷史上是有名的,甚至不惜去惹怒皇帝也要勸諫,宋朝的宰相甚至可以干預內廷的事務,而他們對太后的做法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宋史》記載:"仁宗已不豫,久不御殿,雖宰臣不得見。富文忠公(弼)求入視疾,內侍以公未有詔旨,止之,公叱之曰:'安有宰相一日不見天子!'"說宋仁宗因病不上朝,宰相富弼直接衝進宮中斥責皇帝竟然不見宰輔。足見宋代士大夫的強烈責任感和權力之大。

所以,宋代士大夫對太后垂簾聽政的認可態度就對太后垂簾聽政的推行影響重大。前朝對於太后臨朝聽政的看法多是斥責的態度,比如漢代對呂雉的態度就是譴責和唾棄的態度,可是,宋代的大臣對於太后垂簾聽政的態度就比較開明,在上文列舉的每逢宋代的特殊時期,他們甚至會主動請求太后主持朝政,也反映出宋代大臣對太后的參政是支持的,也認識到了垂簾太后對宋代朝政所起的作用。比如,《宋史》記載:"臣伏思母后輔佐先帝垂三十年,慈懿之範充被海內。"這是宋英宗時期御史中丞王疇的奏章,對曹太后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5張

但是,宋代士大夫在肯定太后對朝政所起的作用的同時,也對太后的方方面面進行約束。比如,《宋史》記載:"帝初即位,度上書論六事,又嘗獻《王鳳論》於皇太后,以戒外戚雲。"劉太后在垂簾聽政之初,宋代的士大夫就作了一篇《王鳳論》獻給劉太后,暗示劉太后抑制外戚。甚至,當太后的行爲僭越了帝王的皇權時,宋代的大臣會挺身阻攔。比如,曹太后在垂簾之時,司馬光甚至直接斥責她,《宋史》記載:"臣聞婦人內夫家而外父母家......若趙氏安,則百姓皆安,況於曹氏必世世長享富貴明矣!"直接告訴曹太后趙氏纔是你的家,你已經嫁了人不要胳膊肘往外拐!足見,宋代大臣對太后聽政是支持的,但是這種支持是有條件的,是建立在太后不僭越皇權的基礎上的,如有損皇權,或者有僭越的行爲,一定會遭到大臣們的強烈譴責和制止。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6張

5.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實質

其五,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與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實質有關。上文已經提及,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條件爲:皇帝年幼、病重、帝統不正、社會處於動盪時,需要太后輔政,期間大臣會對太后在肯定的基礎上予以監督和約束。而當朝政穩定之後,若太后久不還政大臣也會採取辦法令其還政。比如,《孫公談圃》記載了曹太后與韓琦的對話:"太后怒曰:'教做也由相公,不教做也由相公。'琦獨立廉外不去。及得一聲有允意,即再拜,駕起,遂促儀警司撤簾。"說韓琦直接跪在曹太后的殿外,一直跪到她下手書還政於宋英宗。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7張

可見,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實質,只是宋代在特殊情況下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太后垂簾聽政代表的是皇權,是對皇權的一種補充,只是以皇帝的母親或祖母的身份暫時代行皇權。當太后發揮作用時可以垂簾聽政,一旦她們對政治無益時,就需要撤簾歸政。即便,太后垂簾聽政對地位傳承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只是象徵性的作用,它出現的前提是是不僭越皇權,如僭越皇權一定會引來指責、詰難。縱觀整個封建社會,雖然歷朝都有限制太后干政的制度或措施,但一直到封建社會末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太后參政一直存在,驗證了太后聽政最實質性的原因是中國存在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8張

結 語

綜上所述,太后垂簾聽政是貫穿於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它對於維護政權穩定作出貢獻。其中,宋代是一個特殊的朝代,終宋一代共出現九位太后十次垂簾聽政,總體來講,宋代的太后不僅沒有對朝政造成危害,反而在國家處在不穩定時期,保證了皇位的順利交接,在主少國疑的情況下,使得朝政有序地進行,穩定了朝局。

宋代太后垂簾聽政多爲何沒有出現外戚專權 不危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19張

而宋代太后多次垂簾但並不危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宋代太后垂簾而不危政的原因,與宋代垂簾太后的自我約束有關;其二,與宋代垂簾太后對待外戚的態度有關;其三,與宋代外戚對太后的約束及自我約束有關;其四,與宋代士大夫對太后垂簾聽政的認可態度有關; 其五,與宋代太后垂簾聽政的實質有關,其本質上是對皇權的一種補充,只是以皇帝的母親或祖母的身份暫時代行皇權。可見,古代女性參政方面受到的約束和限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