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和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石 和氏璧是怎麼做成四四方方的玉璽的

和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石 和氏璧是怎麼做成四四方方的玉璽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傳國玉璽和和氏璧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傳國玉璽的下落一直是個歷史之謎。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命令李斯在和氏璧上刻了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之後就成了皇帝的標配。問題來了,和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石,如何刻成四四方方、端莊嚴肅的玉璽呢?

和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石 和氏璧是怎麼做成四四方方的玉璽的

歷史記載這顆傳國玉璽的尺寸大概是方圓四寸,秦朝的1寸摺合現在2.31釐米,那麼四寸大概就是9.24釐米,將近10釐米,也就是說這個玉璽的周長約爲10釐米,每條邊也就相當於1寸。

玉璽的邊長是1寸的話,那麼他也就沒有必要做的太高,有個兩三寸也就可以了,因爲玉璽上面是五龍交叉,有個兩三寸的高度,雕刻的也就比較容易,整體上不會感到太突兀,也就是說,這個玉璽的尺寸不是很大,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小的印章而已。

從現代出土的漢朝初年皇后的印章來看,漢代的印章也不大,很嬌小,這可能和那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有關,開採的玉料有限,所以雕刻的印章都比較小。如果是這樣,就可以用和氏璧雕刻一個比較小巧玲瓏的傳國玉璽。

和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石 和氏璧是怎麼做成四四方方的玉璽的 第2張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有可能是秦始皇的時代玉璽就丟了。關於傳國玉璽還有一個傳說故事,秦始皇東巡,乘船在洞庭湖遭遇大風浪,眼看船就要翻了,大家很緊張,這時候就把傳國玉璽扔到湖中去了,湖水就恢復了平靜。

這個故事很玄幻,爲什麼和氏璧雕刻成的玉璽能止住風浪,難道龍王想要一枚傳國玉璽?那早幹嘛去了?再說龍王本身就意味着鉅富,《西遊記》裏的孫悟空要借寶專門去了東海龍宮,《紅樓夢》裏的護官符怎麼說的“東海缺少白玉牀,龍王來請金陵王”,作者用龍王來襯托王家的富裕。

所以這個事情很難解釋,只能是說,當時風大浪急,人們都站不穩,隨身攜帶的東西都掉到水裏了,包括那一枚小小的傳國玉璽,而且,傳國玉璽從此以後就丟了,至於後來有人半路上把玉璽交還回來,還說持此還祖龍。

其實,這很可能都是演繹出來的,因爲古代人相信天人合一,傳國玉璽不慎丟失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重大的政治事件,意味着上天要收回秦國的合法統治權,於是就把這件事編寫成了一個神奇的故事。

如果是這樣,傳國玉璽肯定是一枚重新刻制的贗品,但是這對秦始皇無所謂,掩蓋天下人耳目的目的達到就行了,但是秦朝很快就滅亡了,傳國玉璽就一代一代往後傳,漸漸就失傳了。

和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石 和氏璧是怎麼做成四四方方的玉璽的 第3張

失傳以後咋辦?皇帝都有辦法,重新刻一枚。的確後世的很多皇帝沒有傳國玉璽,但是照樣當皇帝,沒有傳國玉璽就命人現刻,於是各種受命之寶就產生了,這些受命之寶就成了新的傳國玉璽。

其實對於皇帝來說,有沒有傳國玉璽都不是事兒,只要有實力就有一切。袁紹有傳國玉璽,不但沒有當成皇帝還被曹操打敗最後病死。

玉璽只是個信物,就像現代人的簽名蓋章一樣,只不過涉及到皇權,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最晚到北宋靖康元年玉璽就失傳了,金軍攻入汴梁擄走欽徽二帝順手擄走了傳國玉璽,從此不知所蹤。但是北宋之後的明朝、清朝統治時間都很長,而且國家版圖基本完整,這說明傳國玉璽對於王朝的存亡意義不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