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揭祕和氏璧的來歷,傳國玉璽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傳傳國玉璽重現

揭祕和氏璧的來歷,傳國玉璽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傳傳國玉璽重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和氏璧,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會想起完璧歸趙的故事吧,以及廉頗負荊請罪和藺相如的刎頸之交的典故。相傳戰國時秦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才由此演變出完璧歸趙的傳世佳話,但關於和氏璧這塊傳世寶玉的來歷,相信很多朋友還不甚瞭解。

揭祕和氏璧的來歷,傳國玉璽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傳傳國玉璽重現

關於和氏璧的來歷,在《韓非子》和《新序》中都有記載,相傳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是一個琢玉的巧匠。有一次在荊山裏得到一塊璞玉,經過雕琢後卞和就捧着璞玉去見了楚厲王,希望得到獎賞,但楚厲王的玉工說這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再次捧着這塊璞玉去見楚武王,然而楚武王的玉工查看後又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又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接着流血,血淚浸溼寶玉,因此和氏璧其實是一塊血玉。楚文王知道此事後,派人詢查,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並命名爲和氏璧,這便是和氏璧的由來。

到了戰國時期,和氏璧陰差陽錯到了趙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想得到這塊玉,就派使者到到趙國說秦願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趙王明知道秦王想佔便宜,但又不想得罪秦國,就讓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去了秦國。秦王看到和氏璧甚是喜歡,但隻字不提15座城池的事,藺相如藉口說和氏璧上有瑕疵,拿過和氏璧當面指責秦王出爾反爾,秦王想命武士去搶和氏璧,藺相如靠近柱子說敢靠近就摔碎它。並要求秦王齋戒3日並將原本交換的15座城池劃歸趙國,藺相如在此期間趁機託人將和氏璧帶回趙國,這便是完璧歸趙的典故。

揭祕和氏璧的來歷,傳國玉璽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傳傳國玉璽重現 第2張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命工匠將和氏璧雕琢成皇帝印章,這便是後來的傳國玉璽,秦末年子嬰持和氏璧向劉邦請降,玉璽歸漢。東漢末年董卓亂漢,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等人手裏,後來又歸魏。南北朝時又輾轉後趙、宋、齊、樑、陳等,之後隋統一全國傳國璽遂入隋宮。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後來李靖率軍討伐突厥,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唐滅後朱溫得到玉璽,後朱溫後梁被滅,傳國玉璽又落到後唐李存勖手中。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裏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便不知所終。之後宋、元、明、清都相傳傳國玉璽重現,但均不能證明其真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