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說魏國的衰弱始自魏武侯呢?

爲什麼說魏國的衰弱始自魏武侯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昔楚莊王謀事而當,羣臣莫能逮,朝而有憂色。魏武侯謀事而當,羣裏莫能逮,朝而有喜色,一喜一憂,得失判焉,以此見武侯之不如楚莊也。夫喜者矜其所長,憂者憂其不足。——(明)朱元璋《明太祖寶訓》

如果說趙襄子是春秋末期最後一條鯊魚的話,那麼魏文侯就是戰國初期第一條大鱷。

趙襄子扭轉了智氏滅亡趙氏危局,從而奠定了春秋戰國轉折點——三家分晉的產生,而魏文侯力攬狂瀾,使得三家分晉而魏不弱,並且在他的統治下,魏國纔有了後來百餘年的稱霸。

爲什麼說魏國的衰弱始自魏武侯呢?

說起魏國的崛起,不少人會說是魏文侯手下能臣如雲,各自充分發揮才能的因素,當然這也沒錯,但是如果沒有魏文侯的鼎力支持,李悝縱有經世之能,吳起縱有強兵之策,他們亦無法成就一番偉業,魏國的強大更無從談起。

但要說魏國的衰弱,不少人會說這是因爲魏惠王的敗家,在魏惠王統治魏國時期,如《孟子》中記載:(魏惠王統治下的魏國)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如果真要找魏國衰弱的源頭的話,這個源頭一定是魏武侯。

那麼爲何說魏國的衰弱始自魏武侯?原來他“送”走的2個人改寫了歷史,那麼爲何又說魏武侯送走的2人改寫了歷史?只因他們兩人,一個削弱了魏國,另一個強大了秦國。

削弱了魏國的是吳起,強大了秦國的秦獻公,此事,我們還得慢慢說。吳起強大魏國,卻被魏武侯拋棄。

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爲西河守,以拒秦、韓。——《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與孫武並稱的吳起,可以說是戰國初期最爲耀眼的存在,在魯國他以弱兵打敗強齊,在魏國他改革兵制使秦人不得東出,在楚國改革變法使諸侯不敢加兵,說他是千古奇才也不爲過,但不少人認爲此人殺妻求將,人品有問題吧,飛魚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吳起爲魏國,可以說是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但當他垂垂老矣的時候,自己的夢想依然沒有實現,那就是要當丞相,隨着魏文侯的死,一大批能臣如李悝,翟璜等都相繼去世,吳起等着餡餅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結果卻砸在了田文的頭上。

吳起繼續熬,當田文死的時候,吳起又伸好了脖子,只是這次丞相的帽子在一次離吳起遠去,落在了公叔痤的頭上(各位看官請注意,後來的衛鞅就是在此人府中當見習主管,而被推薦給魏王,結果魏王不用,這件事我們下次再細說)。

丞相輪流做,吳起沒有緣,但吳起作爲魏文侯時期的猛將,太不討人喜歡了,尤其不討公叔痤的喜歡,因爲公叔痤最擔心的就是吳起會搶自己的位子,於是就利用自己的妻子(魏國公主),對吳起加以陷害。

吳起逃離魏國,後果很嚴重。

(吳起)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曹操

本來就對吳起有忌憚的魏武侯,宣佈要奪了吳起的兵權,並且把他調離西河之地,吳起意識到勢頭不對,果斷逃離魏國去了楚國,與其說這是吳起的不幸,不如說是整個魏國沒落的還是,

爲什麼說魏國的衰弱始自魏武侯呢? 第2張

你可能會說,魏國不就少了一個吳起嘛,有啥大不了的,其實吳起的離魏後果很嚴重,其一,吳起在西河,秦人不敢東謀,其二,吳起變法強楚,使魏國多了一個強敵,其三,沒有吳起的魏武卒,就如沒有靈魂的人一般,並且吳起還率領楚軍大敗魏武卒。

秦獻公流亡魏國,卻被放走回國。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司馬光《資治通鑑》

說完了吳起,我們把目光轉移到魏武侯送走的另外一個人的身上,相比較吳起的被”送(逼)“走,此人是真的被送走的,臨走時,魏武侯還想着給他安排點保鏢什麼的,只是被他給拒絕了,此人就是秦獻公。

秦獻公的一生,可以說是顛肺流離,從少年離秦,到老年歸秦,整整在魏國流亡29年,不過幸運的是,命運之神沒有拋棄他,而是在他半截身子入土的時候,拉了他一把,這一拉不當緊,秦國的崛起,也正是在秦獻公時被種下了。

秦獻公在魏國流亡的時期,可以說是看着魏國是如何一步步強大的,當他回國之後,立即着手開始在秦國變法,雖然秦獻公的變法只是皮毛,但卻爲後來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

秦獻公的回國,加速了魏國的衰亡。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樑(秦魏西河之爭),虜其將公孫痤。——《史記·秦本紀》

秦獻公回國之後,雖然年邁的他,但亦勵精圖治,被山東六國稱之爲蠻夷的秦國,逐漸向東部的文明靠攏,當然,伴隨着的是秦國的強大,作爲秦國東出的第一站,魏國自然就成爲了秦國首要的打擊目標。

就在魏武侯剛剛死去的時候,秦獻公就大舉進攻魏國的西河之地,從而奪取了這塊吳起苦苦經營多年、防止秦人東出的屏障這塊軍事要塞,自此,秦國的崛起,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