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魏文侯是如何讓魏國成爲中原的霸主的呢?

魏文侯是如何讓魏國成爲中原的霸主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文侯是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魏文侯任用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爲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是如何讓魏國成爲中原的霸主的呢?

在戰國時期,魏國地處中原腹地,太史公曾經說過:“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三河指的是河東、河南跟河內。魏國曾經被稱之爲“天下之胸腹”,三河的範圍被魏國囊括其中。對於一個諸侯國來說,在地圖上佔據這樣的一個位置並不是一個好的消息。魏國的西邊是秦國,東邊是齊國,北部接壤趙國,南邊有楚國,是個典型的“四戰之地”。

戰國初期的魏國,從地圖上來看類似一個大褲衩,東邊是魏國的河內郡,西邊是魏國的河東郡,中間被韓國的上黨郡給隔開了。只有北邊一點地方把魏國的東西聯合起來。如果這條孔道被截斷,那麼魏國就會被一分爲二。後來魏國國都東遷到大梁,大梁的周圍是平原,地勢平坦,基本上沒什麼天險可守。可以說,魏國再地理環境上是極其容易受到進攻和控制的。

“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有名山大川之阻……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魏國就是處於這麼一個複雜的地理位置,隨時有被四分五裂的危險。然而魏國就是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一躍成爲當時的第一強國,這是跟魏文侯分不開的。

魏文侯是魏桓子之孫,在周定王二十四年即位。魏文侯一即位就開始勵精圖治,網羅賢才。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李悝被魏文侯拜爲相,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開始實行變法。而戰國後期著名將領樂毅的先祖樂羊被拜爲將。吳起爲河西郡守,西門豹爲鄴縣令。這些都是當時難得的人才,在他們的治理下,魏國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狀態。魏國的強盛離不開李悝的變法。

在政治上,李悝大膽的廢除了血緣宗法制度上的世襲制,開始按能力和功勞在任免官吏。“食有勞而祿有功”,“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李悝還參考春秋一來的各國法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名爲《法經》,並且成爲了以後歷代法典的藍本。

在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以提高糧食的產量。國家在豐收的時候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保證了生活和生產的穩定。李悝的變法思想,其中的“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後來的商鞅、韓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軍事上,吳起建立了“武卒制”。武卒制簡單來說就是精兵政策,農兵分離,把專業的士兵作爲魏國軍隊的基礎。所有的士兵都要經過嚴格的考覈才能成爲專業士兵。一旦通過了考覈,那麼就可以享受免除全家徭役的待遇。通過考覈的士兵,按照自己的特長編入不同的編隊裏,在按照戰術需求搭配使用。武卒制的制定使得魏國的軍隊成爲了“居有禮,動有威,進不可擋,退不可追”的無敵勁旅。後來吳起跑到楚國,楚國也沿用這一制度,使得楚國也開始由弱變強。

在外交上,魏文侯對趙、韓實行聯盟政策。根據《戰國策》的記載,韓國曾經向魏國借兵伐趙,魏文侯說:“寡人與趙兄弟,不敢從”,趙國也向魏國借兵攻韓,魏文侯同樣回答道:“寡人與韓兄弟,不敢從”。一開始趙國跟韓國都非常怨恨魏文侯不幫自己,後來發現這是爲了能夠讓兩國和睦相處,於是趙國跟韓國都去拜見了魏文侯。魏國有了韓、趙的輔助,實力更加強大,當時的諸侯國沒有一個可以和魏國抗衡的。

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魏文侯剛剛即位,就求賢若渴,設立了“招賢臺”,廣招天下賢士,而且禮賢下士,屈尊求賢。魏國西河人段幹木,品學兼優,遠近聞名。魏文侯知道後,親往求見。可段幹木卻不願爲官,聽說魏文侯來找他,便跳牆逃避。魏文侯在西河等了整整一個月,天天到段幹木家求見。段幹木見魏文侯如此誠摯,只好相見。魏文侯把他接到宮中,拜他爲師。於是,四方賢士聞訊來歸。

魏文侯用人不疑,力排衆議,即使冒風險,也要重用有用之才。魏文侯想兼併中山國,又怕一出兵,韓國或趙國趁機先把中山奪過去,於是很想找一位才能出衆的的大將去征服中山。在得知樂羊文武全才,品德端正之後,決定任命樂羊掛帥出征,可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樂羊的兒子樂舒正在中山做官,怎能讓樂羊領兵去攻打中山呢?這樣用人豈不是太冒險了嗎?魏文侯通過徵求各方面的意見,並深入考察樂羊的品行,覺得樂羊還是應該重用,最後還是任命他率領五萬大軍去攻打中山。

打了三年,樂羊終於把中山打了下來。當樂羊凱旋歸來時,魏文侯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並在宮中設宴款待他。得勝歸來的樂羊,因功而得意。宴會完了,魏文侯送給他一隻箱子,箱子上封得很嚴實,樂羊以爲是魏文侯送給他的金銀珠寶。樂羊趕緊回家,打開箱子一看,驚呆了。原來箱子裏裝的全是大臣們給魏文侯的奏章,這些奏章寫的都是誣陷樂羊,勸魏文侯收回任用樂羊成命之類的話。此時,樂羊倍感慚愧,覺得魏文侯用人的膽識和胸懷着實不凡,打心眼裏敬佩。

魏文侯不僅力排衆議用樂羊,還大膽重用有缺點又有爭議的軍事人才吳起。吳起一開始在魯國尋求發展,但由於有“殺妻求將”的前科,同僚排擠他,他不得不逃離魯國,投奔魏國。魏文侯問外臣李克:“吳起是個怎樣的人呢?”李克說:“吳起貪而好色,但用兵是司馬穰苴都不能比的”。從李克的話中可以看出,吳起是一個很複雜的人,一方面生活作風有問題,但另一方面又極具軍事才能。

在魏國開創霸業的關鍵時刻,魏文侯權衡得失後,還是接納了吳起,並委任他去做西河太守,經營魏國西部與秦國的邊境。吳起到了西河,立刻修築城牆,訓練軍隊,鼓勵生產,不僅擋住了秦國的侵犯,還轉守爲攻,打到秦國去,奪取了秦國的五座城市,使“秦兵不敢東向”。這樣一來,魏國的實力壯大起來,成爲諸侯國中之強國。

魏文侯是如何讓魏國成爲中原的霸主的呢? 第2張

魏文侯選才和用人,還注重從安撫民生,促進生產,發展經濟出發,讓賢能之士在治國安邦中發揮特長和重要作用。他重用有“濟世之才”的著名法家人物李悝,拜他爲相國。李悝確實表現不俗,倡導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平抑糧價,推行法治,使魏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魏文侯在選任地方官時,也是唯纔是舉,注重實效。他啓用膽識和才智都很優秀的“無神論”者西門豹,到由於前任官員不作爲而導致河道失修,田園荒蕪,人煙稀少,民不聊生的鄴縣去當縣令。西門豹上任後,大刀闊斧除治弊政,首先堅決剷除了當地惡霸和巫婆互相勾結,以榨財爲目的“河伯娶婦”的封建迷信陋習,並發動民衆開鑿水渠,引漳河水灌田,恢復生產,增加糧食種植,還積極進行民衆的軍事訓練。經過興利除弊,短短几年間鄴縣就成爲魏國的發達地區,併成爲魏國的東北屏障。魏文侯作爲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國君 ,把招賢納士,廣攬人才作爲強國安邦的重要支撐,並使各方面人才發揮了應用的重要作用,使治國理政有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儘管魏文侯在選才用人上具有濃厚的實用主義的功利色彩,但在戰國羣雄逐鹿的特殊條件下,能如此匯賢聚能,重用人才,對於魏國成就霸業,贏得強國地位,是非常有利的,所起的作用也是明顯的。魏文侯人才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是值得後人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