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說是曹氏自己葬送了魏國呢?

爲什麼說是曹氏自己葬送了魏國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代是耳熟能詳的話題之一,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各路梟雄紛紛登場,你方唱罷我登臺,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鮮活歷史劇,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這裏面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立魏國,而30年後的249年,魏國權臣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又基本上控制了曹魏,以後的曹魏皇帝也像亡國之君漢獻帝那樣成了擺設,直到265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晉。至此在短短45年間,司馬氏家族通過祖孫三代逐步經營,實現了漢魏晉三代政權更替歷程。

那麼問題來了——當年在漢末掃清六合席捲八荒的曹魏政權,怎麼就讓司馬懿祖孫鑽空把持了大魏的命脈呢?如果回顧那個時期三國魏晉歷史細節,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曹魏政權是自己把自己送給司馬家族的。

爲什麼說是曹氏自己葬送了魏國呢?

一、短命的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無形中成全了司馬懿的三朝元老身份

曹丕是曹操功業的實際繼承者,曹操死後他就迫不及待地逼漢獻帝禪讓退位,於公元220年正式建立曹魏政權,這年曹丕年33歲,可惜天不假年,226年就過世了,年僅40歲。

曹睿是曹丕和甄氏的兒子,曹丕死後,時年22歲的曹睿繼位,不料13年後又去世了,年僅36歲。

如果我們拉長一點時間線就會發現,在220年—239年這20年裏,曹魏政權竟然連喪兩位君主,而且都是盛年中道而亡。與曹魏基業開創者曹操享年65歲的高齡相比,曹丕曹睿這兩個不肖子孫在壽命上完全不夠及格。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一個政權中的最高統治者如果連續出現盛年早逝,無疑是一件十分反常的現象。國家連續大喪,無形中造就了極大的高層權力真空,極易引發政局動盪,出現主少國疑、權臣把持朝政的現象。

這裏再看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的他雖然被曹操提拔賞識,但卻因善曉兵機而受知於曹丕。曹丕臨終前,47歲的司馬懿被委任爲四大託孤大臣之一。進而到十餘年後再次接受曹睿的託孤,成爲名副其實的“大魏純臣“。曹丕曹睿父子天資聰慧,卻不是昏庸無能之輩,雖然非常信任司馬懿,並委以掌兵之權,大膽使用,對司馬懿的信任是建立在有足夠駕馭本領基礎上的。

如果站在上帝視角,曹丕曹睿父子但凡各自再多活十年,司馬懿還有機會逐漸把持曹魏政權嗎?

這還得從曹丕建立大魏說起。魏王曹操還在世時,曹丕爲當上魏王世子可沒少下功夫,在競爭中擊敗了文采橫溢的兄弟曹植、勇猛過人的兄弟曹彰,經過一番操作才坐穩了魏王世子之位。

由於老爸一共生了25個兒子,在建立大魏之後,曹丕就開始限制這些親生或庶出兄弟的權力,雖然是封王封侯一個不少,但對他們的限制頗多,比如無詔書不準到洛陽、時不時尋個事情治治他們、頻繁的調整封地處所等。曹丕對宗親諸王的限制政策被曹睿繼續延續下來,儘管有楊阜等大臣反對,但曹睿仍我行我素。

這樣一番操作,雖然消除了皇族小宗中繼續大位的潛在威脅,但也無形中削弱了皇權最內部圈層的總體勢力。本以爲限制宗室可以削弱小宗鞏固大宗,誰承想大宗自己先拉胯,20年間兩位皇帝先後盛年死去,導致正當盛年、在位十幾年卻沒有兒子的曹睿在臨終前都沒有親生的繼承人了。無奈之下,只有選擇8歲的堂侄曹芳繼承大統。

可以想象下,249年高平陵政變之時,皇帝年少不懂政治,皇族沒權幫不上忙,危急時刻,曹魏上層怎麼玩得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呢?

曹魏限制皇族宗親權力而亡國的教訓,被司馬家族牢牢記住,並在幾十年後司馬懿孫子司馬炎手裏發揚光大,不光讓司馬家族的宗親兄弟封王侯鎮守各地,還有領兵權力。結果又物極必反,走向另一個反面,這是後話了。

三、曹魏第三代當權派代表曹爽有點飄

我們知道,曹魏政權在漢末羣雄紛爭中起家的根基是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聯合。由於曹操父子和夏侯氏家族的特殊親緣關係,所以夏侯氏子弟和曹氏子弟在曹操掃蕩羣雄過程中頗受重用,涌現出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與曹操平輩的宗親武將。他們自身勇武過人,而且得到曹操極大信任。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代表漢末軍事實權的東南西這三戰略方向最高軍權的徵東、徵南、徵西將軍都一直捏在曹氏-夏侯氏宗親手裏。

到了曹魏建立,曹魏第一代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宗親武將紛紛過世,他們的下一代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霸繼續佔據軍隊要職,成爲曹魏與吳蜀對抗的鋼鐵長城。從220年起到231年曹真過世,這一時期大致持續了十年,隨着人才凋零過世,到了曹睿在位末年,曹氏夏侯氏宗族中資望深厚的武將已出現青黃不接。這時候的司馬懿因爲長期領兵,並在與蜀國吳國的戰爭中有所表現,已經開始威脅到曹魏宗親武將對軍隊的領導權了。

爲什麼說是曹氏自己葬送了魏國呢? 第2張

影視劇中的曹爽形象

但隨着234年諸葛亮的病逝,魏蜀吳三國之間出現了一段較爲平靜的時光,儘管曹睿也在239年過世、曹魏第三代當權派代表曹爽以大將軍錄尚書事輔政,並通過架空本應共同輔政的司馬懿開始收回在外姓手裏的軍權要職,但並不影響以軍功起家的曹氏夏侯氏由原先富有濃厚尚武風氣的退化,曹氏夏侯氏二代將領的過早凋亡,使得曹爽夏侯玄等這些曹魏第三代的快速上位掌權者頗有點德不配位。這些生來錦衣玉食的膏粱子弟,初嘗手握大權的滋味簡直不要太爽,也很難再去體會先輩們的創業艱難,曹爽一場說走就走的駱谷伐蜀,動員數萬人無功而返,無異於自滅威風。

當然曹爽也不是傻子,架空司馬懿之後,他在淮南、兗州、荊州、關中都安排了自己人擔任軍政要職,但和司馬懿相比,他還是太嫩了。

面對司馬懿聯合親信冒死發動政變,曹爽膏粱子弟的本色頓時暴露,他還在幻想人家能放過自己一馬,交出軍權當個富家翁也是極好的。當時他身邊后皇帝、部下冒死從城內帶出的大司馬印信,隨時有前往許昌的腹案,淮南有毋丘儉文欽、荊州有李勝、兗州有夏侯威、關中有徵西將軍夏侯玄夏侯霸,他在猶豫什麼?

不管怎麼說,曹爽喪失了先輩們拼死一搏的勇氣,那一夜在洛水南岸糾結了一晚上,還是抱着僥倖心理,認慫。

從此,曹魏的天變了,大魏以後的歷史也沒有老曹家啥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