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御膳房的廚師都是什麼來頭?

古代御膳房的廚師都是什麼來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御膳房的廚師都是什麼來頭?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中國自古就有一句俗語“民以食爲天”。得益於我國地大物博,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造就了不同地區有截然不同的物產和飲食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時間裏,“吃”成了大家最看中的事情。

要說中國最頂級的食物,那一定出自皇宮的御膳房。王公貴族們都向往的御膳房,專門爲皇上、妃子和太后提供一日餐食。很多人看了古裝劇以後,會覺得御膳房是一個背鍋的地方,萬一出現身體不適、被人下毒等問題,第一個被推出來的就是御膳房。

實際上,御膳房並沒有古裝劇展現出來的這麼慘,因爲真正的皇宮護衛森嚴,每一道菜做出來,都有專人看管,然後送到皇上所在的宮殿。皇上身旁也有人專門試菜,一道菜一道菜試吃過去,才能讓皇上來吃。

雖然謹慎,但也有弊端。每次御膳房做的飯菜菜色非常多,從廚房端出去的時候是溫熱的,但是整個皇宮太大,皇上不一定停留在哪個宮殿,等到飯菜送過去,已經涼了。再等試菜人每道菜吃一口過去,菜已經涼透,皇上只能吃冰冷冷的菜。

古代御膳房的廚師都是什麼來頭?

不過話說回來,御膳房可不是隨便人就能進入的。根據史料記載,御廚在唐代就已經出現,到了宋代,隨着坊市制度的興起、西域流傳過來的調味料成爲流行,民間的飯店和廚師數量迅速增加,御廚制度也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對御廚有了明確的要求,必須身家清白、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有一手精湛的廚藝。也就是說,除了基本的手藝以外,你平時的作風也影響到是否能被選爲御廚,還有點現代選拔公務員的意味。

別以爲當上了御廚就可以高枕無憂,每天做做飯就好了。要當好御廚,首先要習慣統一的服飾和制度化的管理。畢竟是在皇宮裏工作,工作自然瑣碎嚴格。不僅平時不能擅離崗位,必須提前一天報備,做飯的時候還要被監官看着。

遇上皇家宴會的時候,那就更頭疼了。要想出全新的菜式,既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又能把口味做得適合大衆。而且皇家宴席上的容器餐具都是昂貴之物,相關餐具的使用都要做好登記,一旦有損壞、丟失,都要被問罪。

到了清朝,能在御膳房工作已經是一個響噹噹的職位。特別是乾隆年間,這位以“吃”聞名的皇帝,對食物的要求更上一層樓,猶愛江南美食,甚至六下江南,每次到蘇杭,都要帶着御廚,叫他們去找當地廚師拜師學藝。

拜師學藝還不夠,遇上合自己眼緣,又有一手做菜好手藝的廚師,乾隆皇帝就想帶回宮中。所以在乾隆年間,有不少江南廚師因爲一道菜驚豔了皇帝,於是跟隨乾隆的隊伍去了北京,成了御膳房裏的一位廚師。而宮裏的菜色,也逐漸引進蘇杭菜。

這些被選中送往御膳房的廚師們,往往是一道菜走天下。因爲這道菜合皇上的口味,於是飛黃騰達。御廚們也會把自己的手藝流傳下去,但一般是傳男不傳女。除了教授給自己的兒子以外,就是收徒弟,好讓這道菜能繼續在皇宮裏大放光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