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澶淵之盟後,遼國從此對大宋心甘情願了?

澶淵之盟後,遼國從此對大宋心甘情願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頓顛簸中,宋真宗睜開眼睛,澶州已經到了。這次守衛戰是與遼軍的背水一戰,成了興國,敗了亡國。遼軍在遼聖宗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在逃亡與抗戰的抉擇中,宋真宗選擇了御駕親征。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當宋真宗親率的部隊與澶州兵匯合時,天子降臨,士氣大振,激戰中,宋軍不僅挫敗了遼國騎兵的進攻,還幸運地用牀弩一箭射殺了遼軍主將。

遼聖宗的軍隊長線作戰已經疲憊不堪,而宋軍士氣高昂。

遼聖宗於是發文:咱們議和吧。於是雙方終於坐上了談判桌,內容大概就是北宋你是大哥,大遼我是小弟,這點我認,但是大哥你每年要送給我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爲畢竟我現在兵臨城下,胳膊比較粗。於是雙方簽訂了條約,和諧收兵。

澶淵之盟後,遼國從此對大宋心甘情願了?

澶淵之盟,一直爲我中原士大夫所不齒,認爲其是城下之盟,但就是這個城下之盟,給宋帶來長達百年的和平。

在宋朝,說起和平,總繞不過中國史上一個戰略上至關重要的地方——幽雲十六州。它是中原王權抵禦北方胡族的最重要的戰略緩衝地帶。

得到它,利用其高山險峻的地帶,我重兵守住幾個重要的豁口,守住幾個點就完事了。因爲北方的胡人騎兵要翻山躍嶺不太現實。

但是一旦失去它,那我就得就廣袤的平原上佈置長長的邊境防禦線,來保護我的都城,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養兵都是極其費錢的,如此規模的邊境軍隊,試問哪朝哪代能負擔得起。

所以一說起幽雲十六州,北宋士大夫是捶足頓胸,大宋的戰略緩衝地被遼所佔,北方騎兵一旦南下,我大宋岌岌可危。

所以在澶淵之盟中他們極力主張收回幽雲十六州的領土權,遼當然無法應允,遼就是看到華北平原廣袤的可耕作的農田,那帶來的鉅額財富,到嘴的肉怎麼可能放棄。

雙方開戰多年,動輒數萬甚至十萬人的傷亡,然而雙方的領土依然沒實質性的改變,戰爭已經無法讓雙方再獲得實質性的利益了。這個時候他們的底線是一致的——不能再戰了。

所以宋最後得兩州就妥協了。當然了這兩州在戰略緩衝上無卵用。

因爲澶淵之盟,宋正式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地區,大宋從此百年不受北方胡人的騷擾,國民經濟蒸蒸日上。這好像跟上面說的不太一樣是吧,失去這麼重要的地方反而和平了,爲什麼?

在遼看來,自己手握幽雲十六州地區,坐擁中原農耕民族鉅額的財富,終於可以用來破除草原國運不過百的迷局。

因爲遊牧民族的財富遠不及農耕民族,一旦遇上冰期等草原資源不足的話,那就只能南下中原去搶,當然要求部族領導戰鬥力極強,才能生存下去,採用嫡長子繼承的話,小孩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只能由兄弟繼承汗位。

兄弟幾個位置輪番坐完了,誰來繼承汗位,其子弟都認爲自己當然都有資格繼承,所以部族開始血流成河,分崩離析,國運不過百。

如果一旦能擁有中原鉅額的財富,那遼就不用去搶了,嫡長子繼承製也能成立,憑藉中原的財富和草原的騎兵,就能在中國所向披靡,遼當然就有可能萬世千秋。

所以遼必須拽緊中原領土,尤其是幽雲十六州地區。

大遼超越隋唐的一點是,他將這種中原和草原的二元治理制度化了,也就是著名的南北兩院制度,南院以儒家思想治理中原,北院用草原的思路治理遊牧民族,終於成爲首個統治長達210年的遊牧帝國。

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北方的其他遊牧民族就別想南下來騷擾中原了,大遼憑藉其強大的騎兵,一言不合就北上將其他草原民族掃蕩掃蕩。

澶淵之盟後大遼心甘情願地充當了大宋的打手,大宋又放鬆了民間貿易的管控,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民間貿易極其繁榮。

而大遼的幽雲十六州地區又成了北宋重要的貿易伙伴,這個時候,由於經濟上的聯繫,事實上大遼和大宋已經是戰略經濟合作伙伴了,所以他們兩兄弟能和平這麼久就很好理解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