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澶淵之盟宋朝爲何還要向遼國納貢?真相是什麼

澶淵之盟宋朝爲何還要向遼國納貢?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澶淵之盟宋朝勝利了,爲何還需要向遼國納貢?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弄清一個事實,“澶淵之盟”簽訂之前北宋並未勝利,遼軍也沒有失敗,雙方只是拉開了戰勢,小規模打了幾場熱身仗,北宋軍王先和、王繼忠等將被俘虜,遼主將蕭撻凜戰死,雙方勢均力敵,此段在《宋史》記載稍有些誇大嫌疑,總的來說北宋軍打得不錯,佔了上風,遼軍由於主將未捷先死很被動,遂提出停戰議和,此舉正中宋真宗下懷,拍手叫好,於是就有了“澶淵之盟”宋遼百年和平。

澶淵之盟宋朝爲何還要向遼國納貢?真相是什麼

在歷史上交戰一方無底氣參戰、或實力不足不敢戰的,以一場小範圍的勝利獲取談判資本,獲取最大話與權後與敵方停戰議和的,還議成了不平等和約的,有幾次案例,比如1140年南宋取得幾場大捷,趙構在宋軍可戰而不戰的情況下與金人議和,稱臣賠款、岳飛成了刀下鬼,這就是《紹興和議》;1885年中法戰爭,清軍在陸路取得鎮南關大捷,法軍統帥被重傷情況下,李鴻章自認爲獲得最大限度砝碼後與法國人議和,法國當時政權更替無暇顧及情況下,還是簽訂了《中法新約》,丟了越南、喪失了一些主權。

1104年的宋遼一戰也是上述情況,遼國在蕭太后治理下有了再次發動侵略戰爭的本錢,於是蕭太后和遼聖宗親征、由蕭撻凜任主將,率20萬一路勢如破竹,打到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陽,距離北宋的都城汴京僅一河之隔,只用時2個月,北宋情況十分危機,宋真宗準備南逃,讓大臣求和,宰相寇準抱着皇帝的腿,哀求宋真宗也親征,咱堵一把,如果贏了就一雪前恥,輸了再逃也行,於是宋真宗親赴戰場,由於宋軍畏縮在城內不出戰,遼軍天天在城外喊話宋軍也不出來,一天遼將蕭撻凜去澶州城下遛彎,準備親自喊話,誰知被埋伏在附近的宋軍弩兵發現,找了個機會給射死了,這下遼軍大驚,宋軍大振。

澶淵之盟宋朝爲何還要向遼國納貢?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圖爲寇準,時任宰相,澶淵之盟後宋真宗認爲是城下之盟的恥辱,將寇準一貶再貶。

本來宋遼軍開戰時,私下雙方使者整天黏在一起,宋使求和遼使一直沒答應,誰知主將出去一趟有去無回,戰還沒開打主將死了,這時的遼軍也因戰線太長隱患很大,軍中開始蠢蠢欲動,省時度勢的蕭太后答應了求和,而宋軍這邊由於宋真宗親臨,勤王兵馬已集結了幾十萬,這時完全可以趁勢出擊遼軍,但骨子裏就有怯意的宋真宗巴不得議和,於是本有機會掌握主動權的北宋喪失了機去,談判桌上主要問題就是遼軍退兵問題,退兵就要有條件,於是宋真宗是哥,遼聖宗是弟,哥哥每年給弟弟30萬,平時兩家還要互相走動,這就是“澶淵之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