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軍令如山"的軍令一般都是什麼官員發出的?

"軍令如山"的軍令一般都是什麼官員發出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軍令如山",上邊一道命令下來,底下的士兵便悉數需要嚴守其令。但命令這個東西,最高級別的統帥可以頒佈,等級很低的執戟長也可以下達。其間的差距,只不過是命令的影響力不同。

不過像是執戟長這樣的低級職務,我們很多人可能連名字都沒聽過,所以對於他們下達的命令,大抵也不會感興趣。可若是像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這樣頻頻出現在史料之中的高級將領,我們就不禁好奇,這些人到底誰的命令更有影響力。

總督,明清時的地方軍政要員。在明代,總督是因事而設的臨時職務。我們較爲熟悉的明代名臣于謙和武將王驥,都曾在出任六部尚書時短暫兼任總督一職。

"軍令如山"的軍令一般都是什麼官員發出的?

而這個職務的常態化,是在明代成化五年(1469)。這年朝廷再在兩廣設立總督,由此將這個職務固定下來。但此時的總督依舊是朝廷特派,不是正式的地方官員。到了清代,"總督"這一官職才正式成爲地方一把手,是從一品"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的命官。

巡撫,歷史比總督更加悠久的要職。南北朝時期,"巡撫"一名已經出現,不過不是指官職,而是指管理地方軍政的權力。至唐代,這一權力發展爲職務,即"巡撫使"。大名鼎鼎的狄仁傑,就曾任過此職。

進入明代後,"巡撫使"發展成了"巡撫",但其臨時派遣的特質還是沒有改變。且這時的巡撫,主要負責的是諸如督理稅糧,總理河道,撫治流民等政務。後來這個職務才慢慢側重軍事,成爲事實上的地方軍政要員。清代的巡撫,便是從二品高位。

將軍,這是一個比巡撫更古老的稱謂,也是一個外延寬廣的泛稱。單就"將軍"二字而言,它是對高級軍事將領的統稱。而再細化到各個朝代,以唐代爲例,從位列從一品的驃騎大將軍,到位列從五品下的遊擊將軍,這些官職都帶着"將軍"二字。可見,"將軍"並不是一個唯一且確定的職務,其職權不能一概而論。

但爲了與總督、巡撫等職務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我們仍舊以清代爲例,把"將軍"定義爲"廣州將軍"。康熙十九年(1680),清廷在廣州一帶增設廣州將軍一職。這個職務位列從一品,對轄區內的常備官軍,也就是綠營,皆有統領權。

而因爲此職是清廷控制嶺南一帶的重要武官職位,關乎國家的穩定,因而歷代"廣州將軍"都是出身八旗的高官,甚至是清廷宗室。光緒皇帝的寵妃珍妃,其伯父就曾是廣州將軍。故而珍妃在幼年時纔會生長在廣州,接受到了更加開放的思想。

都統,也是一個頗有歷史的武官職位。東晉時期,朝廷始設此職。前秦時,苻堅還任命了少年都統,專門統帥青年軍隊。同時,少數民族統治者也有都統之名,譬如河西鮮卑大都統。

而在清代,都統(即固山額真)是八旗的最高軍政長官,位列從一品。比其略低一等的副手"副都統"則位列正二品。在有駐軍的轄區,都統軍政皆管。而在沒有駐防的地方,都統基本只有純粹的行政實權。

"軍令如山"的軍令一般都是什麼官員發出的? 第2張

提督,全稱"提督軍務總兵官"。這個官職在宋代已有,但在明清的"存在感"更高。在明代,提督時常是巡撫們的一個頭銜,並非實際職務。直到清代,提督才成爲各個省份綠營的最高武職主管,位列從一品。

且清代還有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之分。在一般情況下,全國共有16位陸路提督,其中有11人是專職。而水師提督則有3位,分別是廣東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和長江水師提督。後來因爲建立新式海軍,朝廷還增設了南洋水師提督。

總兵,明清時的重要武官官職。在明代剛出現"總兵"時,這只是個常由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的無品級之職。有關這個職務的職權也時有變動,並不固定。

進入清代後,總兵也基本承襲明制。直到乾隆十八年(1735),總兵才成爲正式的,位列正二品的武官職位。一般情況下,全國共有總兵83人,且也有陸路與水路之分。

所以從職務來看,總督是一省或多省的軍政總管,而巡撫在總督之下,是各省的軍政總管。至於都統,則是相對獨立的八旗軍政總管。

將軍,以廣州將軍爲例,是兩廣的綠營總管。而提督是各省綠營的武職總管。總兵則是比提督低一等的武職主管。從品級來看,除了總兵是正二品,其餘官職都是從一品。

所以總體而言,總督是這六大官職之中權力最大的,總兵則是權力最小的。不過於廣州將軍而言,他的實際地位卻是要在兩廣總督之上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