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據外媒最新報道,中國第二艘航母“遼寧艦”已近完工,第三艘航母目前也已在上海開始建造。如此,中國一旦擁有了三艘航母,便可實現“一艘遠洋航行、一艘沿岸訓練、一艘維護保養”的戰略目標。

中國爲什麼要不遺餘力的發展航母?因爲中國近代史上有着極其慘痛的教訓。這一教訓不僅來自於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更是來自於創深痛巨、給中國帶來近五十年災難的的中日甲午戰爭(海戰)。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曾有人說,浩瀚的大洋是賭場。事實上,這一問題的複雜性主要在於:不管你好不好賭,只要上了這國際大輪盤,就無法置身事外。

晚清的中國,面臨的就是這一嚴峻形勢。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可以任意敲開天朝的大門,之前一直被視之爲安全線的大洋已是門戶洞開。

正因爲如此,閩浙總督左宗棠於1866年上疏清廷,其中稱:海上用兵以來,泰西各國火輪兵艦直達天津,藩籬竟成虛設;“彼此同以大海爲利,彼有所挾,我獨無之。譬猶渡河,人操舟而我結筏;譬猶使馬,人跨駿而我騎驢,可乎?”

左宗棠上疏之時,正值糜爛大半個中國的太平軍起事初被敉平,清廷上下尚未來得及慶賀,左之目光即投向浩瀚的大洋,其見識獨到深遠,足見“中興大臣”之譽絕非浪得虛名。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2張


有鑑於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清廷迅速批准了左宗棠提請設立福州船政局及其學堂的建議,中國近代海軍,即由此發軔。

10年後,隨着琉球問題的擴大化,朝野中要求購買鐵甲艦、大力發展海軍的呼聲日益高漲。

如近代海防的規劃者、原江蘇巡撫丁日昌即大聲疾呼,“日本傾國之力購造數號鐵甲船,技癢欲試。即使日本能受羈縻,而二三年內不南犯臺灣,必將北圖高麗。我若不亟謀自強,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此刺激下,清廷開始重點打造北洋水師,以固海疆。經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北洋水師最終於1888年底正式成軍。此時,艦隊計有:

“定遠”和“鎮遠”兩艘主力鐵甲艦(排水量達7200噸)和“濟遠”、“致遠”、“靖遠”、“經遠”和“來遠”五艘快速巡洋艦(排水量在2000噸到3000千噸之間);加上早前購買的“超勇”和“揚威”兩艘千噸級的撞擊型巡洋艦和國產近海防禦性戰艦“平遠”艦等,全艦隊排水量4萬餘噸,官兵近4千人。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3張


據國外軍事年鑑統計,成軍後的北洋水師位列世界海軍前八,而當時日本海軍全部噸位及海戰潛力僅排名十六。遙想當年,每次北洋水師出海操練時,那也是“檣櫓如雲、旌旗蔽空”,各國海軍都爲之側目。

但令人扼腕的是,由於當權者的戰略誤判,權貴們把持下的海軍衙門在1889年後竟未給北洋水師添購過一艦一炮。更有甚者,在1892年中日局勢已相當緊張之時,主管撥款的戶部宣佈爲慈僖太后萬壽籌款而停購艦艇兩年。

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1886年“長崎水兵鬥毆事件”後,日本不惜重金甚至發動全民獻金,連天皇的老媽阿巴桑都捐出了她僅有的首飾,以達到每年至少增加一艘新軍艦,目的就是以最快速度趕超北洋水師。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4張


在這之後的關鍵幾年中,由於日本採購(及自身建造)的軍艦都是最新、最快的,火力也今非昔比。如此,日本艦隊在甲午戰前已超越北洋水師,而同時期清廷停止購艦之舉,無異於挖坑自埋,悔所不及。

清廷海軍建設爲何會出現“小富即安、目光短淺”的問題?其深層原因在於:決策層(尤以慈禧太后及李鴻章爲主)對北洋水師定位失誤,這是最爲致命而無可挽回的。

按李鴻章的意見,中國海疆可分爲三部分:“直隸之大沽、北壙、山海關一帶,系京畿門戶,是爲最要;”“江蘇、吳淞至江陰一帶,系長江門戶,是爲次要;”“其餘各省海口邊境略爲佈置,即有損失,於大局尚無甚礙。”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5張


換言之,北洋水師的主要用途是扼守渤海通路,拱衛京畿重地,其目標是“守海口、保津沽、衛京師”,朝廷安危,纔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

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魏源曾提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內河”。大體而言,李鴻章的海防格局觀還是“固守海口”的保守戰略,並沒有比魏源進步多少。正如其三個時期的代表言論:

海防初起時,“我之造船,本無馳騁域外之意,不過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北洋水師成軍後,“無事時揚威海上,有警仍可收進海口,以守爲戰;”甲午戰爭爆發前,其仍認爲,“綜覈海軍戰備,尚能日異月新,目前限於餉力,未能擴充,但就勃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6張


反觀日本這邊,其維新之初即以“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爲立國目標,海軍發展成爲其對外擴張的首要任務。從這一層面上說,日本從一開始就以謀取海外利益爲目標,並以中國爲“第一假想敵國”。

這種外向型、進攻型的海防戰略不僅決定了甲午戰爭的結局,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日兩國的近代國運。由此,日本在海外屢屢製造事端,從琉球到臺灣,從朝鮮到甲午戰爭,無一不來自這一思路。

十九世紀的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其主流是以武力開拓市場甚至強佔殖民地,清廷昧於世界大勢,坐視鄰國以侵略性的姿態突然崛起,這無疑是爲後來的半個世紀埋下了禍根。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7張


正因爲慈禧太后(或說整個清廷)對北洋水師的戰略定位是“看家護院”而從來沒有想到要用這支艦隊去遠洋作戰,這種淺嘗輒止的婦人心態決定了北洋水師乃至近代中國的屈辱命運。

也正因爲戰略上不重視,纔會有停止購艦、甚至挪用海軍軍費去修頤和園的愚蠢短視之舉,由此釀成了割讓大片國土、賠償上億兩白銀的惡果。論理,當時中國的國力,無論財富還是人口較日本十倍不止,但這些資源未能轉化爲軍事能力,結果是喪權辱國、創深痛巨!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8張


當然,甲午之役對中國也並非全爲負面效應。許悼雲先生曾在《萬古江河》中說,“辛亥革命是人心思變的爆發點”,不過這句話用到甲午年似乎更爲合適。從某種意義上說,近代中國的覺醒與奮起,其爆發點並非辛亥而是甲午的戰敗,之前中國仍是按部就班、固步自封,直到這場慘敗,中國人才真正痛醒。

也正因爲如此,康有爲、梁啓超等維新黨人在3年後掀起了一場變法的熱潮,儘管這一歷史進程被無情打斷並引發了庚子年的巨禍,但中國走向並融入世界的腳步並未因此而止步。庚子年後,清廷大力推行新政,繼而宣佈預備立憲,這一切努力雖然夾雜私心,但畢竟讓中國放眼海外,並踏上了近代化的歷程。

也就在清末新政時期,清廷宣佈重建海軍並先後購入4艘最新的巡洋艦。按海軍大臣、貝勒載洵的計劃,清末海軍將在7年內添置頭等戰艦8艘、各型巡洋艦20餘艘,勢頭直追日本艦隊。可惜的是,這一規模宏大的計劃最終被辛亥年的隆隆炮聲所打斷。

甲午敗在軍備競賽:被打敗的爲什麼都是富國? 第9張


帝國崩潰之前,“海圻”號的出訪大概是中國海軍最後的亮點。也就在辛亥那年,這艘國內最好的軍艦奉命前往英國參加新國王喬治五世的加冕儀式。途中,墨西哥爆發排華暴亂,300餘名華人被害,並波及古巴等國家。

外交受挫之餘,“海圻”號迅速趕往南美護僑。在其森嚴炮口下,墨西哥政府不得不賠禮道歉,並答應懲辦兇手、賠償損失。這無疑是晚清外交中一場難得的勝利,值得後人敬仰與深思。(節選自金滿樓《重讀甲午:中日國運大對決》,人民日報出版社2014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