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朱棣靖難之時,30萬沐家軍爲什麼不救他?

朱棣靖難之時,30萬沐家軍爲什麼不救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沐英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結束了在陝西的視察工作,不久後在南京城因病去世。朱標是朱元璋嫡長子,也是大明帝國最優秀的接班人,在衆兄弟之中的威望無人能比。擺在64歲的老皇帝朱元璋面前的,是要重新選擇接班人。最終,他跳過自己剩下的二十幾個兒子,選擇了朱標的嫡長子、年僅15歲的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後,燕王朱棣打着“靖難”的旗號造反。

朱棣靖難之時,30萬沐家軍爲什麼不救他?

朱元璋在位期間通過幾次大案,將開國功臣殺得所剩無幾。燕王朱棣與蒙古接壤,自己是個身經百戰的優秀將領。反觀建文帝這邊,朱允炆自己是個乳臭未乾的年輕人,還沒有大將可用。當後人將目光聚焦在朱棣與朱允炆叔侄之間的對決中時,許多人都忘記了朱允炆其實有一張王牌——駐守雲南的30萬沐家軍。沐家軍第一代領袖沐英征戰雲南,受太祖之命時代鎮守西南。

沐英8歲時成了孤兒,淪落爲乞丐,朱元璋見他可憐,收他爲義子。沐英比朱標年長11歲,二人之間的兄弟情誼是其他皇子不能比擬的。再加上朱標是最具資格的接班人,他本人又具備着所有明君的優良品質,因此沐英打心底裏視他爲少主。朱標英年早逝時,得知消息的沐英也悲痛欲絕,隨後也一病不起,最後竟因此去世。自己最喜愛和信任的兒子和義子接連去世,朱元璋也悲傷不已。

沐英死後,他的長子沐春接班。沐春36歲英年早逝,二弟沐晟接了班。按說父輩關係這麼好,沐晟和朱允炆的關係也差不到哪去。爲何靖難之役時,30萬沐家軍按兵不動呢?以劉關張爲例,三人桃園結義。劉備稱帝后,結義的只有關張二人的兒子,劉禪沒有參與。這是因爲君臣有別,沐晟和朱允炆的關係就相當於張苞關興與劉禪的關係,即便父輩的關係再好,他們也只是君臣。

沐晟接班和朱允炆登基是同一年,朱允炆在大明帝國的威望沒有確立,沐晟在沐家軍的威望也同樣沒有確立。因此,讓沐晟率大軍勤王,的確有點困難。如果背後有小人捅刀,沐家或許還會失了雲南。打了四年的靖難之役前期一直是朱允炆佔優勢,所以從戰局上來說,暫時不需要沐家軍的支援。等到最後建文帝兵敗如山倒的時候,沐家軍已經沒有來不及支援了。

朱棣靖難之時,30萬沐家軍爲什麼不救他? 第2張

對沐家第三代的沐晟來說,南京城裏誰當皇帝,跟自己沒太大關係。只要皇帝讓沐家守雲南,皇位上只要是老朱家的人,至於具體是誰並不重要。畢竟此時的沐家已經不是沐英了,沐英和朱標的手足之情,到了這一代已經只剩下了君臣之義。最重要的是,建文帝認爲自己能搞定四叔,壓根就沒下詔讓沐家軍勤王。朱棣敢起兵是因爲他是老朱家的人,還有個“靖難”的幌子可以打。沐家不姓朱,未奉聖旨起兵,到底是去勤王還是助賊呢?

朱棣靖難之時,30萬沐家軍爲什麼不救他? 第3張

所以說,朱標的兒子告急時,沐英的兒子見死不救是因爲:不能救、不敢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沐家也是在站隊。如果支援建文帝,最後還讓燕王贏了,那沐家勢必要被清洗。如果支援朱棣,本就失了理,最後要是還輸了,沐家也要頂着亂臣賊子的罵名。沐家如果要支援,就必須要確保能打贏,如若輸了就是死路一條。沐英與朱棣都是當時的名將,沐英的兒子能打得贏身經百戰的朱棣?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觀望纔是沐家最應該採取的態度,更何況建文帝給了他們這個機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