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譚富英的唱段有何特點?京劇大師的生平故事

譚富英的唱段有何特點?京劇大師的生平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譚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譚派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門第四代嫡傳人,四大鬚生之一,"新譚派"創立者。

譚富英的唱段有何特點?京劇大師的生平故事

本來藝術是相通的,做些比較或許對譚富英先生藝術的理解更加深入些。以詩壇李杜作比:譚自然不是杜甫,他更像李白。杜詩是有嚴格規範的人工美;而李白是極富浪漫色彩的天才美。詩評家說:"李杜二家其才華無優勢,但工部體裁明密,有法可尋;青蓮興會標舉,非學可至"。這也許正是譚的後繼者少的原因。形似不易,神似更難。譚富英先生的藝術是很有個性的藝術,不僅需要天賦的歌喉和深厚的武功底子,更要有空靈灑脫,大智若愚的精神氣質。這就是所謂的"非學所至"吧。如果說早年還有人模仿譚鑫培灌唱片可以以假亂真。到了譚富英,要模仿他混淆視聽,幾乎不可能。精神氣質是難以模仿的,他太獨特了。竊以爲這一點頗具現代藝術特色:只能欣賞,不能模仿。見有些模仿秀,自恃嗓子痛快,爲求形似,將其漫畫化,卡通化,聽了很難受,真是"毀謗聖賢"。

以書法作比:譚富英先生不是法度森嚴的唐代楷書,更像是宋人尚意的行書--流暢、跳躍、瀟灑。是宋四大家中的米芾。他們有着許多共同之處--倜儻縱橫,跌宕多姿,擺脫拘束,所向披靡。以前曾寫過一篇《漫談譚腔和米書》的短文,這裏不再贅言。說到瀟灑,公認以馬(連良)爲最。而譚富英先生的瀟灑與馬不同:馬的甜美,譚的甘冽;馬的俏巧,譚的率直;馬的酷,譚的爽;馬似葡萄佳釀,譚則如飲冰啤。感覺不同,耐人尋味。

以繪畫作比:譚是寫意,不是工筆。工筆畫嚴正勻整,一絲不苟;寫意畫更重意象,意到筆隨,筆斷意連。絕不處處着力,面面俱到。您聽譚富英先生唱的《大登殿》那句"薛平貴也有今一天",把平貴此時此地躊躇滿志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主題、情緒、力度、效果俱已到位,一句足矣,旁的都不算重要。若把每一句唱得都很滿,而沒一句唱到家,或每一句都強行要彩,那絕非譚所爲,當然也不是有修養的演員所爲,優秀藝術家的處理手段講究惜墨如金。不幸總有人認爲"惜墨如金"是經濟原因,是因爲買不起墨,或以爲那已經過時,而如今是揮金如土大製作的時代了,奈何!如今或許是真的?!但有朝一日,社會上的浮躁奢華心態沉澱下去後,人們定會重新認識"惜墨如金"這一中國傳統美學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

同他的唱一樣,譚富英在念白時並不單純追求韻味,也很注意語氣的流暢自然,貼近生活,這是譚富英唸白的又一特點。如他在不少戲裏悶簾的一句叫板"馬來"時,並不過於側重和強調"馬"字,而是將"馬"與"來"兩字稍加拖長,這樣看似不太經意,但卻給人以吻合生活、近似常人說話的感覺,這也正是譚富英的美學追求和藝術特點所在。此外還可舉個例子。譚富英晚年在新編歷史劇《趙氏孤兒》裏飾演老臣趙盾,在深夜花園焚香禱告、祈求上天保佑晉國君正臣賢時有大段二黃成套唱腔,而在唱之前有兩句叫板:"家院,香案伺候!"譚富英在這裏把"家院"二字念得與"馬來"差不多,很生活化,而"香案伺候"四字,則又念得極有韻味,並在"伺"、"候"之間墊了一個"喏"字,這便使韻與情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如過於強調韻味,那就會使唸白失之緩慢和僵化,從而遊離於劇情之外。又如《桑園會》一劇,秋胡在戲妻後回家受到老母責罵,只得向羅敷賠罪下跪,夫妻才得以和好,最後秋胡有幾句向觀衆抓哏的唸白:"列位不要笑話,我們做外官的,回得家來,在娘子面前俱是這樣的規矩喲,哈哈!哈哈!"譚富英念得很灑脫,很風趣。特別是他把"娘子"改爲"太太"就更顯得俏皮有趣,一下子將劇中人與觀衆大大接近,他每演到此處,總能獲得極佳的劇場效果。

譚富英的唱段有何特點?京劇大師的生平故事 第2張

譚富英的戲路很寬,各類老生都演得出色當行。《空城計》諸葛亮的鎮靜自若、胸有成竹;《南天門》曹福的蹣跚步履、龍鍾老態;《坐樓殺惜》宋江的緊張憤怒、咬牙切齒;《桑園會》秋胡的嘻笑調侃、抓哏逗趣等等,全有真切生動、維妙維肖的做表。由於譚富英坐科時學過武生。武功基礎紮實,因而特別擅演武老生的靠把、箭衣以及象《打棍出箱》這類有繁重做工的戲,他演得總是那麼得心應手,舉重若輕,工架優美,氣勢不凡。象《定軍山》中黃忠三次開弓的神情架勢,交戰的刀花,行軍途中邊唱邊舞的揮馬鞭與彈髯口等身段動作都極邊式大方;《戰太平》中花雲表現痛哭之狀的疾如流星的連續甩髮與被擒時狀如蝴蝶的虎跳顯出特色獨具;《打棍出箱》中範仲禹出箱時的鐵板橋與表現精神失常的眼隨棍轉更是非同一般(他的眼神足,眼尾長,是爲鳳眼,據吳性栽《京劇見聞錄》中說,在並世藝人中只有楊小樓、王鳳卿、譚富英、白玉昆四人有此眼神)。

譚富英既有深厚的藝術功底,也富於藝術創新才能,這主要來自於對古典文學的熟悉、研究和對歷史人物性格的深入理解與準確把握。他幾十年一直潛心於京劇藝術,有很深的藝術修養,他家中的會客室掛滿了歷代帝王像和歷代名臣像,案頭常放着《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文學作品,除演出外,他平時深居簡出,不斷予以揣摩、研究,因而,他才能在新編歷史劇目裏結合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靈活地運用傳統程式和技能,在舞臺上塑造出衆多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

戲服被盜

2013年3月22日,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第四代譚派藝術傳人譚富英逝世36週年的紀念日。北京市檔案館的檔案裏記載了1945年12月至1946年1月,在北平譚富英的家中所發生的戲衣被盜案件。

1945年12月,北平京劇界都在忙着進行抗戰勝利後的演出,作爲同慶社的班主,譚富英此時正忙着在北平懷仁堂、華樂戲院、長安大戲院等各戲院的演出,演出日程安排得滿滿的,他並沒有過多的時間打理家中的事,家中的事情,都由他的父親譚小培幫着打理。

譚富英的家,位於北平正陽門外大外廊營門牌1號。該院是譚家的祖產,這套坐西朝東的四合院,爲東、中、西三進的院落,東西約40米,南北約20多米;共有40多間房,總佔地面積有1100平方米,譚家全家老小都在此居住。

譚富英的唱段有何特點?京劇大師的生平故事 第3張

四合院的西院有南北兩座相通的二層西式樓房,樓房內的裝修風格則是中西結合的風格。1924年,譚富英的婚禮就是在這幢樓的南樓二樓舉行的,但後來據說此樓風水不好,很少有人在南樓居住,一直被用於存放戲箱等雜物。

1946年1月16日晚,譚富英準備去位於大柵欄對面鮮魚口衚衕內華樂戲院(今爲大衆劇場)演出夜場戲,當他來到西院南樓底層行李房中準備行頭時,突然發現戲箱裏的戲衣不見了。仔細清點一下,他發現丟失的戲衣和道具有"藍彩繡白緞蟒一件、圈金加繡古銅蟒一件、白緞彩繡開敞一件、青緞彩繡馬褂一件、黃緞平金加繡黃靠一件,庫金邊白緞箭衣一件、白緞青邊白緞箭衣一件,寶藍緞褶子一件、白緞繡青花圍掉椅披六件,杏黃緞彩繡帳子十一塊"等。

在京劇行當裏,每名演員出場都要有一身行頭,包括頭面、戲衣、靴子和道具等。演員的穿衣戴帽都有講究,"寧可穿破,不可穿錯"。京劇戲衣的顏色分成"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紅、黃、黑、綠、白色,爲主要演員專用;"下五色"是分爲藍、粉、紫、秋香、皎月色,爲其他演員所用。這些顏色組成戲班中的"十蟒十靠",就是十種顏色的蟒衣和靠。京劇中同一個人物扎靠與穿蟒的顏色是一致的,譚富英是班社裏的主要演員,全套的戲衣必不可少,其中藍色彩繡緞蟒爲猛將專用,由於戲衣採用原料是真絲綢緞、手工刺繡,工藝非常考究。這些戲衣究竟到哪裏去了呢?

1946年1月28日深夜,譚富英在長安戲院演出結束後回到家中,在收藏戲衣時,他又發現行李房中的戲箱中少了若干件衣服。其中有"紅龍箭衣三件、古銅色緞抱衣一件,青緞彩繡披一件、天藍緞彩繡披一件、紅緞龍蟒一件、藍緞官衣紫緞官衣彩繡綠緞蟒一件、白緞子開敞一件、紅緞官衣一件、花龍襯紗箭衣一件、杏黃彩繡邊門一件、平金繡白長壽字藍緞披一件"等。1月29日,譚家又發現家中丟失了小孩衣物,計有"白布單一塊,士林單褲兩條,府綢短袖大褂兩件,灰條布襖褲一條"等。

1946年1月29日早8點,北平市警察局偵緝隊抓住了這個屢次盜竊譚富英家中戲衣的賊,他叫王錫泉。北平市警察局偵緝隊在王錫泉的房中發現了15件各色的戲衣,反覆詢問後,他又答不出戲衣的來源;後經訊問,這個名叫王錫泉的竊賊交代了他的盜竊事實

譚富英的唱段有何特點?京劇大師的生平故事 第4張

1946年2月4日,在北平市警察局偵緝隊的審訊筆錄中,王錫泉交代了盜竊譚富英家中戲衣的經過。王錫泉時年21歲,曾在前門外西鴻記茶莊學徒,後來因在店中打架被辭退。一次,王錫泉以交友爲名,經人介紹認識了譚富英的長子並經常去譚家串門聊天。由於常去譚家,善良的譚家人將他當成朋友,毫無戒備之心。由於經常出入譚家,王錫泉將目光鎖定了譚家的行李房。由於譚家的行李房常年無人居住和看管,但見擱有戲衣的櫃子門上都上了鎖。爲了能夠找到開鎖的鑰匙,他開始留意起各種鎖的樣式,並觀察到譚家戲衣箱上的鎖是圓形洋鎖。一次,他在串門時,在譚家的桌子上尋到一把洋鎖鑰匙並帶在身上,伺機作案。

1945年12月26日晚,王錫泉在譚家串門時,乘譚家人不備,潛入譚家行李房中,用他事先準備好的洋鎖鑰匙打開了戲衣箱,竊得戲衣三件,然後藏在腰間攜帶出門。過了幾天,他將竊得的戲衣送到蔣家衚衕一舊貨鋪內,當得銀圓5.5萬元。第一次盜竊得手後,王錫泉的膽子更大了。第二次,他又去譚家行李房中,竊得七件戲衣,怕被發現,他攜戲衣逃到天津的一個朋友處,分別在天津華安大街順昌估衣鋪賣得2.5萬元,在天津榮華大街楊家柴廠東的一家商行賣得9萬元,後又回到北平。回北平後,他接連幾次到譚富英家的南屋,竊得小孩衣物,並在蔡家衚衕變賣後得贓款7000元。

1946年1月28日晚6時,乘譚富英外出演出夜場戲未歸時,王錫泉第三次冒險來到譚家,前後分四次從戲衣箱內竊得戲衣15件。他將這些戲衣存在他的暫住地大安棧,準備伺機再一次變賣,沒想到很快就被拿獲,譚家三次失竊的戲衣均被追回。在北平市警察局偵緝隊的審訊筆錄中,王錫泉交代了屢次盜竊譚富英戲衣共24件、小孩衣物若干件變賣的事實。北平市警察局起獲衣物後,經譚富英父親譚小培辨認後,發現正是譚富英丟失的戲衣。王錫泉轉售天津的戲衣,經北平市警察局追回後由譚家人認領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