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魏收:南北朝時期史學家,北地三才之一

魏收:南北朝時期史學家,北地三才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晉州)人 。南北朝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魏收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累官至尚書右僕射,掌詔誥,總議監五禮事,位特進。曾參修律令。天保八年(557年)遷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去世。獲贈司空、尚書左僕射,諡號"文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魏史,他與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時期的歷史。書成之後,衆口喧嚷,指爲"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另存《魏特進集》輯本。

魏收:南北朝時期史學家,北地三才之一

魏收的先祖是漢朝初年的高良侯魏無知。祖父魏悅是魏無知的六世孫,他性情深沉厚重,胸懷寬闊,宣城公李孝伯對他深爲器重,把女兒嫁給了他。魏悅擔任濟陰太守,政績斐然。魏收的父親魏子建官至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死後獲贈儀同三司、定州刺史,諡號"文靜"。

魏收從小機警敏捷,不拘小節。他十五歲時,已經熟悉了文章的寫法,以文采揚名。 魏收最初出仕時,被任命爲太學博士。河陰之變時,爾朱榮大肆捕殺朝臣,他憑藉智慧逃脫,僥倖免於一死。吏部尚書李神雋很器重他的才學,奏請朝廷授他爲司徒記室參軍。節閔帝即位後,下詔測試羣臣,讓魏收起草封禪書,他提筆一揮而就,連草稿都沒要。文章近千言,改動的地方寥寥無幾。這時,黃門郎賈思同侍立在天子旁邊,他十分激賞魏收的才學,對節閔帝說:"即便有七步成詩的才華,也不能超過魏收。"又升任散騎侍郎,不久,受命掌管天子的起居注的記錄,並參與國史的編纂。很快後,又兼任中書侍郎。此時,魏收年二十六歲。

北魏孝武帝初年,朝廷又下詔命魏收擔任原來的官職。朝廷堆積了許多文書誥命,魏收一一處理,事事都能讓孝武帝滿意。

起初,高歡堅持辭讓天柱大將軍的職務,孝武帝命魏收起草詔書,以順從他的請求,想再加封他爲相國,問魏收相國的品秩有多高,魏收據實回答,孝武帝便作罷了。魏收沒有揣測出主子和丞相的心思,心裏很不安穩,請求解去自己的官職,朝廷下詔同意。過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兒子廣平王高讚的開府從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絕,便作《庭竹賦》以抒發自己的心情。不久,他被任命爲中書舍人,與濟陽的溫子升、河間的邢子才齊名馳譽,世人稱他們爲"三才子"。這時,孝武帝對魏收已有猜疑,他便以有病爲由堅決辭去官職。

後來,魏收被召至晉陽,任中外府主簿,不斷受到嫌棄和斥責,並遭到鞭打,很久都不能施展抱負。適逢司馬子如奉命來到高歡的朝堂,利用宴會的機會同高歡開玩笑說:"魏收,是天子的中書郎,國之俊傑,希望大王您給他點好的臉色。"他因此轉爲府屬的官員,然而,高歡對他並不優待。魏收因爲不得重用,又請求撰修國史。同僚崔暹在高澄面前推薦他說:"國家的歷史事關重大,你們父子二人建立的霸王的豐功偉業,都需要記載下來,這件事非魏收不能勝任。"高澄便啓奏朝廷,命魏收爲兼散騎常侍,修撰國史。武定二年(544年),他擔任正常侍,領兼中書侍郎,仍舊負責修撰國史。

魏收:南北朝時期史學家,北地三才之一 第2張

後來,高歡回到朝廷,東魏孝靜帝命他爲相國,高歡堅決推辭,讓魏收代他寫奏章。奏章寫好後送給他,這時高澄在旁邊,高歡指着魏收說:"這個人應當又是一個崔光。"武定四年(546年),高歡在西門豹祠宴集羣臣,對司馬子如說:"魏收任史官,寫我的善與惡。聽說北伐的時候,權貴們常常送給史官吃的東西,司馬僕射你是否也曾宴請過史官呢?"因而兩人一起大笑。高歡對魏收說:"你不要見元康這些人在我面前奔走,我就認爲他們很勤勞。我今後的名譽地位在你手裏,不要認爲我不知道。"不久,加封魏收爲兼著作郎。

侯景背叛了北魏,攻擊南部邊境。高澄當時在晉陽,命魏收寫下五十餘頁紙的一篇檄文,他不到一天就寫完。朝廷又要送給南樑檄書,讓南樑朝廷送給侯景。魏收剛入夜執筆起草,三更就已寫完,文章寫滿了七張紙。高澄很讚賞他。魏孝靜帝曾在秋季舉行射箭,讓羣臣賦詩。魏收詩的末一句是:"尺書徵建業,折簡召長安。"高澄非常欣賞詩的雄壯豪邁,對周圍的人說:"我朝現在有魏收,便是國家的光彩。雅俗共賞的文章,析理通達,氣勢縱橫。我也讓邢子才、溫子升不斷寫作,才情詞氣都趕不上他。我有時心有所思,忘了而沒有說出,說出來了詞語又不詳備,不能完全把意思表達出來。魏收呈上他起草的文章,都把我的想法說得完完全全。這種人才真難得。"又命魏收兼任主客令,接待樑朝的使者謝珽、徐陵。侯景投降南樑,樑朝的鄱陽王蕭範當時任合州刺史。高澄命魏收寫信勸諭蕭範。蕭範得到書信後,便率領所部西上,州刺史崔聖念佔據了這座城池。高澄對魏收說:"今天平定一州,你出了很大力,但遺憾的是'尺書徵建業'還沒有實現啊!"

魏收性格急躁,不能公平待人。過去同他有冤仇的,大多隱去人家的善政美德,不載入史冊。他寫史時常洋洋自得地說:"你是個什麼樣的小東西,敢同我魏收作對!我的史筆要擡舉你能讓你上天,要貶低你能讓你入地。"

因爲貴族子弟議論認爲魏收撰述史書不公平,文宣帝便命他在尚書省與貴家的子弟兒孫們一起共同討論。前後投訴史書問題的有一百多人,有人說遺漏了他們家的世系職位;有的說他的家人沒有被記載入史;有的說書中有隨便詆譭的地方。魏收都根據情況一一解答。范陽盧斐的父親盧同的傳略附在他的族祖盧玄的傳後;頓丘的李庶家的事傳,稱他本來是樑國蒙地人。盧斐、李庶對他頗有譏諷,說他寫的史書不真實。魏收性情急躁,非常氣憤,啓奏朝廷說他們誣告,想對自己加以迫害。文宣帝早先就看中了魏收的才學,不想加罪於他。這時,太原的王鬆年也批評魏收,和盧斐、李庶一起獲罪,各被鞭打,流配在街巷市坊,盧思道也被罪罰。然而,終因衆口鑠金,議論紛紛,朝廷下令命《魏書》停止傳播發行,讓羣臣們共同商議。允許史書中牽涉到家事的人進入史局,不真實的地方可以陳述籲請。於是,貴族子弟衆口傳揚,稱《魏書》爲"穢史",投遞訴狀的人一個接一個,魏收應接不暇,無法抗拒。這時,左僕射楊愔、右僕射高德正二人權傾朝野,與魏收關係密切。魏收也爲他們家裏的人作過傳,這兩個人不願說《魏書》不真實,便堵塞言路,終文宣帝一世,不再議論這件事。

孝昭帝認爲《魏書》沒有刊行,命魏收進一步研討審改,他奉詔後對《魏書》作了很多修改。朝廷下詔允許《魏書》傳行,魏收認爲書稿藏之祕閣,外人無法看見。於是,朝廷命送一本交付並省,一本放在鄴城,任憑人們翻閱改易。

太寧元年(561年),朝廷加魏收爲開府。河清二年(563年),他兼任右僕射。這時,武成帝終日沉湎酒鄉,朝中大事委付侍中高元海。高元海凡俗平庸,不堪大任。因魏收的才名震動世俗,都官尚書畢義雲善於處理繁瑣的事務,元海便虛心依賴他們。魏收畏禍保身,不能匡救時弊,被人們所譏諷。

武成帝在華林另外建造玄洲苑,極盡山水臺閣的壯麗,下詔命在臺閣中畫上魏收的像。

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去世,朝廷追贈他爲司空、尚書左僕射,諡號文貞。魏收因爲寫史書得罪了一些人,在北齊滅亡之後,魏收的墳墓被仇家挖掘,遺骨被丟出墳墓外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