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禪讓制和世襲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一點

禪讓制和世襲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一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禪讓制和世襲制哪個更先進嗎?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給你分開介紹。

要想“家天下”,你得先有“家天下”的能力。要把整個天下變成自己的私產,光靠個人能力是不夠的。

禪讓制和世襲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一點

獨裁者要管理一村一縣的地方,這很簡單,所有事情都由他一個人處理就是了。但要是管理好幾個省那麼大的地方,該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是把地方事務委託給屬下來管理。

這個模式我們非常熟悉:皇帝坐鎮首都,地方上有各種地方大臣,什麼知府啊,縣官啊……這些地方大臣去管理收稅、治水、訴訟、剿匪等等地方瑣事。皇帝只負責在大事上下命令就可以了,這皇帝當得多輕鬆呀!

但輕鬆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是,人都有貪財圖利的私心(想想那個拼命延續自己的基因),地方官員也不例外。只要有條件,誰都願意多佔有一些財物。

遙遠的地區和皇帝通個信都要一個多月的時間,皇帝對地方事務所知甚少,他怎麼能隨時監督那些和自己遠隔千里的地方官,防止他們欺上瞞下、貪污財物,甚至起兵造反呢?

要預防“地方官貪污和獨立”的問題,這需要制定極爲複雜的制度,安排多方勢力互相監督和制約,還要有公正全面的考覈系統、通達保密的檢舉系統、高效安全的通訊系統——簡而言之,需要一個成熟、龐大的官僚體系。

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又必須依賴繁重的文案工作。大量文案工作要求每個官僚都要接受足夠的文化教育。大量識字的官僚又要求國傢俱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發達的教育機構。

夏朝的生產力很落後,在這個時代,想建立一個能統一中國的官僚系統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比夏朝更早的堯、舜、禹時代了。

禪讓制和世襲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一點 第2張

因此史學界一般認爲,堯、舜、禹——假如他們存在的話——不可能是整個華夏地區的統治者,他們只是某個部落的首領。當時各個部落之間有摩擦,有合作,需要有人協調,於是各個部落開會商量,大家一起推舉一個人作爲部落聯盟的首領。堯、舜、禹就是被推舉出來的。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前,蒙古各部落就採取類似的推舉制度。這些部落開會選出的領袖稱爲“汗”。

“汗”的推舉過程當然不是大公無私的,而是充滿了勾心鬥角——當上領袖能爲自己和部落謀取更大的利益,人們都會爭着搶着去當。

因爲“汗”是推舉產生的,所以“汗”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帝王。“汗”的權力有限,並非獨裁者,更像是盟主或是調停人。他負責維護各部落之間的秩序,如果他侵犯了其他部落的權益,其他部落也有可能會推翻他。

因爲權力有限,所以“汗”也沒有能力指定自己的子女爲繼承人。他只能在退位的時候向其他部落舉薦繼承人,至於該人能不能繼承,那就要看部落大會同不同意了。

這個“推薦繼承人”,恐怕就是堯、舜“禪讓”的真相。

認爲上古禪讓是一種禮賢下士的美德,這種說法最早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以孔子爲首的那些學者。

禪讓制和世襲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一點 第3張

春秋戰國是一個社會制度大變革的時代,舊的社會制度逐步瓦解,舊的道德規範被人踐踏。用大白話說,就是“世道一天比一天亂”,用孔子的話說,叫作“禮崩樂壞”。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們,免不了總唸叨着新不如舊,過去比現在好。

既然過去總比現在好,按照這個邏輯再進一步推想,在更古老的堯舜禹時代,社會就應該是最美好的了。

禪讓制比世襲制更“先進”。原始部落還是禪讓制,到了後來改成了世襲制,這社會怎麼越發展越退步了呢?

我們要明白禪讓制和現代的選舉制有本質的不同。選舉制是在現代人有能力當獨裁者的情況下,選擇不去世襲和獨裁。而禪讓制是獨裁者有心世襲卻苦於沒有能力的妥協之舉,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