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孔伋的再傳弟子,他早年喪父,與母親仉氏相依爲命。因爲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後人把孟子和孔子並稱爲“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學派,所以把他和孔伋並稱爲“思孟學派”。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孟子在政治上主張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在學說上,他反對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但最終他的政治思想並沒有被當時列國的君王採納,他們認爲他的思想“迂遠而闊於事情”。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負後,孟子回到家鄉,著書立說,爲《詩》、《書》編序,並著《孟子》七篇。

據考證,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在周赧王二十六年去世,根據《列女傳》等書記載,孟子授業於孔子之孫孔伋。但實際上,孟子出生時,孔伋已經去世三十多年,所以他不可能是直接受業於孔伋,極有可能是孔伋的門人所授。但無論怎樣,孟子一生受孔伋學派的思想影響很深。

孟子的著作《孟子》是四書五經之一,也是這些儒家學派的經典書籍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約有三萬五千餘字。《孟子》一書現存共七篇十四卷,對後世影響極深,甚至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

 孟子什麼學派

孟子,名坷,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認爲是孔子最直接的繼承人,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子思的學生,被稱爲“亞聖”,是儒家學派中僅次於孔子的第二號人物,也是僅次於孔子的最有智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千百年來,孟子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第2張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仁者愛人”和“仁政”的學說,並且在此基礎上有更深入的發展。孔子的理論很多時候只是空乏的和模糊的概括,並沒有具體闡述他的思想精髓,孟子通過自己的研究,將儒家思想的境界和深度都提高了一個層次,並且孟子非常善於用講故事和犀利的筆風來進行說明。《論語》中只是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很多時候只是寥寥數筆,很難看懂其中的精髓,但是在《孟子》裏面,孟子運用大量的故事和寓言,以及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來進行深刻的闡述論證,這對於傳播儒家思想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所以後人把《孟子》作爲後世讀書人必讀的儒家經典之一,是很有道理的。

孟子寶貝認爲是最正宗的儒家學者,因爲他不僅宣傳儒家思想,還十分推崇孔子,他甚至還效仿孔子也周遊歷國,不斷爲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疲於奔命,也最後的結局也和孔子相似,都是鬱郁不得志。正因爲這個原因,認爲常常把他與孔子一道並稱“孔孟”,也把儒家學說稱爲“孔孟之道”。

 孟子的成就

孟子被尊稱爲儒家的“亞聖”,是儒家學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爲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第3張

孟子首先將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升格爲政治領域內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張,不再單純的只是思想領域內的學術團體,而是將儒家學派及其弟子作爲一個政治集團而存在,後來的讀書人爲了科舉高中,讀書做官都要學習儒家經典,都是儒家的傳人,可以說儒家學派已經成爲中國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孟子的第二個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當人類社會還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階段,孟子就已經有了樸素的民本主義思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爲當時的社會就是弱肉強食,大國兼併小國,是強者稱霸的時期,人人都想着如何戰勝別人,奴役別人,並把這些當做是成就的標誌,根本就不會想着如何爲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當時不被採納,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證明了孟子的正確,所以後來統治者爲了安撫人心,鞏固統治,紛紛推出各種舉措來減輕人們的負擔,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君爲水,民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

此外孟子還豐富了我們的語言範圍,他創造出很多成語和名言,至今還在被我們所用,成爲我們日常使用的俗語。

孟子的哲學思想

孟子在古代一直並不視爲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家,這是儒家學派共同的弱點,就是注重思想學說,但是不善於探討人自身的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一點的成就比不上道家學派,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都是著名的哲學家,與西方同時期的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第4張

孟子只是在他的言論中,偶然談到他的哲學觀點。

孟子認爲人性本善,認爲人都有惻隱之心、不忍之心、是非之心和辭讓之心,這是他的四端學說的理論基礎,但是孟子的這一觀點不是要討論人爲什麼天生就是善良的,而是爲他的政治觀點——仁政,做理論準備,是爲政治服務的。所以孟子的思想的哲學性就弱了很多。

孟子也是中國最早的民本思想家,他說“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這是很偉大的思想,但是卻不是很嚴謹的邏輯觀點,孟子往往直接提出他的觀點是什麼,但是卻不說明爲什麼是這樣的,爲什麼不是那樣的,而哲學是最講究邏輯的。

孟子善於辯論,往往很輕易地就駁倒了對方的觀點,他很快就能找到對方的思維漏洞,從而進行辯論。但是仔細讀《孟子》,裏面經常是通過寓言故事,或是很強烈的修辭手段來達到目標的,很少有很嚴謹的論證,即便是像名家惠施那樣的詭辯也是很少見的。這好像是被孟子刻意忽略的,或者說是他的弱點,所以故意避開的一點。所以說道家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哲學基礎,但是儒家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就更勝一籌。

  孟子人性論

衆所周知,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主張性善論的,他相信人性本善,對人性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第5張

孟子把性善論當做他的最重要的學術思想四端的出發點,孟子認爲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他認爲人皆有不忍之心,如果看到別人有爲難、有人受苦就會想要幫助他,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品德,是人區別於動物禽獸的一個重要的標誌。

孟子認爲人性本善是自發形成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美德。比如,一個人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不是因爲他們是長輩,比自己的年紀大,而是自己心中對他們有崇敬之心,自然而然地就想去那麼做。人天生就具有向善的本能的。

不過孟子也承認人性的弱點就是食色性也,他並不主張人要時時刻刻壓抑自己的本性,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孟子特別強調要克服人性的弱點,特別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要戰勝自己的弱點,比如爲了等到仁義,就可以放棄自己最寶貴的生命。生命是很寶貴的,人人都要愛惜它,但是如果捨棄了仁義道德而苟且偷生也是沒有用的,這不是一個君子的所作所爲。所以孟子才說君子是少見的,就是因爲他們能戰勝人性的弱點,用人性本來帶有的善良的本性來克服心中的恐懼。

孟子雖然認爲人性本善,但是他也認爲人性也是會變的,比如受到後天的環境驅使,人也會做出不善的事情來,所以孟子特別強調環境對一個人的塑造作用,跟賢德的人在一起即便是庸俗的人也會變成君子,相反與小人在一起,那人也很有可能會變成小人。

 孟子的老師

孟子的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嚴格來說,孔伋並非是孟子的直接授業恩師,而是孔伋的門人再傳孟子。孔子生兒子孔鯉,然而孔鯉死得早,而且還死在孔子之前,所以孔子的衣鉢傳人成了孔伋。  

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老師是誰?孟子是什麼學派 第6張

孔伋和孔子一樣,也是魯國人,字子思,生於公元前483年,卒於公元前402年,去世時八十二歲。他和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共稱爲“五聖”,由於他和孟子、顏子、曾子又一起配祀於孔廟,所以又被成爲“四配”。現在對於孔伋的記載很少,他的生平事蹟已經很難考證。據說他曾師事曾子,孟子是他的再傳弟子。根據《孟子》中記載,孔伋曾魯繆公、費惠公等人尊爲賢者,將他視爲老師,但終其一生,也未被取用。

在韓非子的《顯學》中認爲,自從孔子死後,儒家學派分成了八個派別,而孔伋正是這個八個派別的其中一個。

在《史記》中說,四書五經的《中庸》正是孔伋所作。《漢書·藝文志》中說,孔伋作二十三篇,只是這些文章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失傳了。而司馬遷認爲孔伋作《中庸》,恐怕也不是他一個人寫的。因爲其中的文法和口氣,都很類似於秦漢而非戰國。

孔伋在宋代被宋徽宗封爲“沂水侯”。明代,被明嘉靖皇帝封爲“述聖公”。因此,後人皆稱其爲“述聖”。與“復聖”顏回、“宗聖”曾參、“亞聖”孟軻等人並稱“四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