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跟着小編一起探尋金庸的背景。

從明清至今,海寧查家歷經多次挫折,仍舊屹立不倒。這個江南書香世家,始終與時俱進,在文學藝術的薰陶下,保持着強大的文化底蘊,以及生機勃勃的文化創造力。無論是帝王,還是羣氓,都毀不掉他們的家族傳承。

1

翻開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讀者們在爲跌宕起伏的情節着迷時,往往也不禁感嘆作者博聞多識。

金庸去世後,北京大學的陳平原教授如此評價他:

“在小說家中,可以說,金庸是最有學問。他真的是一個‘讀書人’,在如此專業化的時代,擁有廣博的知識,貫通古今和中外…在對傳統中國文化的傳承,很少有小說家能達到金庸的水平。”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金庸和他的書房。

金庸書架上擺着的,有諸子百家典籍、歷史文獻資料、各朝詩詞歌賦、明清古典小說、西方文學名著、佛經等各類讀物,涵蓋了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經典作品。

在金庸小說的後記中,他常會對所參考的資料進行回顧。

如撰寫《射鵰英雄傳》,他便參考了《元史》、《蒙古祕史》、《皇元聖武親征錄校注》、《重陽仙蹟記》、《七真年譜》和《道藏源流考》等文獻,先對成吉思汗和全真教做了全面的瞭解。

在《雪山飛狐》後記中,談到李自成之死,他先後提了《明史》中的村民擊斃說,《明紀》中的受困自縊說,《明季北略》中的軍中病死說和《灃州志》中的出家爲僧說,甚至還有小說演義中的被部下毒殺、刺殺一說。

衆所周知,金庸本名查良鏞。他博聞強識的讀書生涯,與其出身海寧查家的家學淵源息息相關。今日,最愛君的家族系列,就與大家聊聊海寧查家那些事兒。

2

位於浙江海寧東南部的袁花鎮,其名最早見於晚唐的《張希超墓誌銘》,名曰“袁花裏”。此地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龍尾山林木蔥蘢,花溪水潺潺流過,白牆黛瓦,雲蒸霞蔚,極富詩情畫意。

湖光山色雖美,也不如居於此地的查氏家族聲名遠揚。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海寧查家始遷祖查瑜,爲避元末戰亂,離開世代居住的婺源,攜家帶口,輾轉漂泊。一次偶然的機會,經友人的介紹,查瑜到海寧袁花一戶人家任西席(家庭教師)。

到了袁花,查瑜發現這裏景色宜人,民風淳樸,和故鄉婺源十分相似,而且邑名海寧與祖籍休寧的舊名恰好相同。更讓他驚喜的是,海寧有座龍山,婺源則有鳳山崗,正應了“龍鳳呈祥”的吉兆。

查瑜便欣然決定,舉家在袁花定居。海寧查家在此“勤懇耕作,敦睦鄉里”,並“以儒爲業,詩禮傳家”,成爲當地有名的書香門第。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2張

▲海寧查家。

明弘治年間,查瑜的第五代後人查煥高中進士。海寧查家就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啓在科舉考試中的“開掛”之路。

明代,查家在科舉考試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查秉彝祖孫三代連中進士,一時傳爲佳話。查秉彝爲官正逢嘉靖年間,嚴嵩父子禍亂朝政,他剛正不阿,冒死直陳時事,查家的憤青屬性貌似在此時已初見端倪。

到了清康熙年間,海寧查家科甲鼎盛,人丁逾三百人,進士及第者就有十人。其中有五人入翰林院,留下“一門十進士”的美譽。據海寧查家人口研究表明,查家在明清兩代,共有800多人考中秀才,並有133人考中進士、舉人、貢生。

康熙帝曾爲查家題對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並賜匾額“嘉瑞堂”。

其中,查慎行、查嗣瑮、查嗣庭兄弟同爲翰林院編修,時稱“兄弟三翰林”。

查慎行是黃宗羲的弟子,以詩聞名於世。有一回,康熙給大臣賜魚,命衆臣賦詩,查慎行信手拈來:“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康熙樂了,忍不住地誇。以前太監奉命傳喚查慎行時,叫他“老查”,從那天起,都開始稱他作“煙波釣徒查翰林”,一時傳爲佳話。康熙還曾親自題寫“敬業堂”匾額賜予查慎行。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3張

▲查慎行。

同一時期,金庸的十三世祖,曾陪康熙帝伴讀併成爲近侍的查昇,入值南書房長達三十八年,書法超羣,品性高潔。其書法與查慎行的詩、朱自恆的畫被稱爲“海寧三絕”。康熙對這位近臣讚不絕口,爲其手書“澹遠堂”匾。

海寧查家享受如此尊榮,一時風光無限。可是,一場危機正在向這個家族悄然接近。

3

金庸用文字描繪了一個“成人童話”般的俠義江湖,但身爲媒體人的他,沒有忘記保持對現實的思考和批判,小說中的很多情節其實是現實的影子。

在其小說《鹿鼎記》中,開篇便描寫了清代一起著名的文字獄——“莊廷鑨明史案”。這也是海寧查家真實遭遇的第一次文字獄。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4張

▲金庸封筆之作《鹿鼎記》,以明史案爲引子。

莊廷鑨本是浙江湖州富戶,年少時才思敏捷,十五歲升爲貢生,可惜後來雙目失明,官場上註定無法有所作爲。

莊廷鑨不甘心,想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的典故,大受鼓舞,決定自己也寫一部史書。於是,他花重金購買明末朱國禎的明史遺稿,聘請文人墨客,進行修改潤色,更是大膽地補寫南明史,將弘光、隆武、永曆等小朝廷封爲正朔,大有貶低滿清之意。

書成之後,莊廷鑨這菜鳥作家,總要請名人“作序推薦”,於是在書中題了諸多當地名士的名字,儘管他們很多人並不知曉,其中,就包括海寧查家第十一世的才子查繼佐。

查繼佐,號伊璜,精通經史百家、詩詞藝術,明崇禎六年中舉人。明清易代之際,他果斷投靠南明朝廷,曾參與保衛錢塘江的抗清鬥爭,也曾是鐵骨錚錚一遺民。南明亡後,查繼佐向清廷妥協,歸隱講學,不問世事。沒想到,偏偏惹上了莊廷鑨這個“禍端”。

康熙元年(1662年),明史案事發,涉案者多達千餘人,被殺七十人,其中十八人凌遲。查繼佐因爲列名參校,被捲入其中,入獄五個月,本要判其死罪。

世傳,多虧廣東提督吳六奇出手相救,查繼佐才死裏逃生。吳六奇年輕時窮得揭不開鍋,有幸結識慷慨大方的查繼佐。查繼佐當年對他厚待有加,吳六奇也心念舊恩,對身陷囹圄的查繼佐大力營救,爲他開脫。

也有一說,查繼佐就是告發明史案的檢舉者之一,所以從輕發落。

查繼佐一人得救,自然也讓他的親友倖免於難,海寧查家逃過一劫。

4

明史案猶如一個驚雷,爲查家敲響了警鐘。

雍正四年(1726年)的江西科場試題案,才真正給海寧查家帶來毀滅性打擊。

這一年,查嗣庭被派往江西擔任主考。

後世傳聞,他當時出的試題是“維民所止”,出自《詩經·商頌·玄鳥》中的“邦畿千里,維民所止”。這句話的本意是國家廣袤的土地,百姓都可居住,大有愛護天下子民之意。

可有人不懷好意,彈劾查嗣庭,稱“維止”二字正好是把“雍正”的頭掐掉了,這是大逆不道。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5張

▲查嗣庭撰《萬年寶曆詩》。

這與當時另一個浙江文人汪景祺,在《歷代年號論》中的“一止之象”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汪景祺指出,歷朝歷代帶有“正”字的年號都是不祥之兆,如金海陵王年號“正隆”,元惠宗年號“至正”,明武宗年號“正德”。這讓內心敏感的雍正帝火冒三丈。

事實上,查嗣庭在江西出的試題並非如此。他的首題是選自《論語》中的“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一句。告發者認爲《書經》中有“敷奏而言”一說,堯舜之時尚且以言陳奏,哪能說“不以言舉人”,而且現在還行保舉,你查嗣庭就是與朝廷的取士之法大相悖逆。

第二題出自《孟子》中的“君猶腹心,臣猶股肱”一句。告發者稱,用腹心來比喻九五之尊,分明是不把皇上放在眼裏。

第三題還是出自《孟子》,“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這句話總沒有什麼問題吧。可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針對此題,廷旨曰:“不知所指,居心殊不可問。”

此外,還有《易經》題目“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詩經》題目“百室盈止,婦子寧止”。先有“正”字,後有“止”字,有人針對查嗣庭這樣的安排多作文章。

查嗣庭一向恃才傲物,雖然在仕途一帆風順,但並不爲雍正所喜。雍正初年,查嗣庭爲了刷存在感,在建言獻策方面顯出高度的積極性。然而,他所上的八篇奏摺,只有一篇得到雍正的硃批,且態度十分冷淡。

相比之下,李衛等人就算上的是請安摺子,雍正都要批示,哪怕是一句萌萌噠的“朕知道了”。

況且,查嗣庭又是隆科多一手舉薦,雍正帝正要剷除隆科多黨羽。如今抓住把柄,查嗣庭在劫難逃。雍正在上諭中稱:查嗣庭“語言虛詐,兼有狼顧之相,料其心術必不端正”,並以“諷刺時事,心懷怨恨”等罪名,將他逮捕。

其實,查嗣庭案,不過是雍正剷除異己,樹立威望的舉措罷了。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6張

▲查嗣庭。

四月,查嗣庭全家被押送刑部,大受拷問。查嗣庭次子查克上,原來已官至內閣中書,次年三月病死獄中,這給早已絕望的查嗣庭莫大刺激,很快他便自盡於獄中。

儘管如此,查嗣庭仍被戮屍,他的兒子十六歲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流放,又因查嗣庭、汪景祺都是浙江人,雍正帝一怒之下下詔,停止浙江鄉試、會試三年。

在此案中,查嗣庭的哥哥查慎行和查嗣瑮受到牽連。查嗣瑮全家被流放至陝西藍田,最終客死他鄉。查慎行本已告老還鄉,還被迫帶着查家老少赴京投獄。

一生端謹的查慎行晚年飛來橫禍,身陷牢獄之災。作爲一代文壇領袖,他以赴京途中及獄中經歷,創作上百首詩,並集爲《詣獄集》、《生還集》。

“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兩同年”,在投獄途中,他寫詩贈予同時受難的同科好友。“兩月冰霜忽入春,全家赴獄豈惟生”,一語道出舉家入獄的悽切悲苦。

雍正帝本要治其家長失教罪,轉念一想,查慎行畢竟德高望重,還是不要太絕情,便特赦查慎行歸還鄉里。僥倖回到故鄉一年後,查慎行便去世了。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7張

▲查慎行手稿《壬申紀遊》。

查慎行一生作詩萬首,堪稱清代一流詩人。金庸的《鹿鼎記》全書五十回的回目,用的全是查慎行《敬業堂詩集》中的詩句,其中不乏佳句。

時人認爲,查慎行的詩可以與陸游相提並論,可金庸卻表示:“他不能和真正的大詩人相比。”有清一代,思想高度禁錮,查慎行在對精神自由的追求上,自然難及宋代文人。

使海寧查家元氣大傷的江西科場試題案,正是清代文字獄的一個縮影。順治至雍正年間,四大文字獄,有兩起與海寧查家有關,也說明這一誕生無數文壇巨擘的書香門第,並不擅長應付政治。

5

查嗣庭案後,海寧查家盛極而衰,終雍正一朝,大受排擠,再無人出仕,直到乾隆十九年纔有人再中進士,但整個家族不再強出風頭,逐漸變得堅韌內斂。

早在明代,海寧查家七世的查繪爲這一支,定下了十六字輩,依次是:秉志允大繼嗣克昌,奕世有人濟美忠良。幾百年來,查家人才輩出,涌現重臣、文人、畫家、名醫、史學家、篆刻家和水利家等等,不勝枚舉。

到了近現代,海寧查家第二十二世良字輩,繼承祖上的光輝,帶領這一家族重出江湖。

查良釗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早年先後就讀於南開、清華等名校。1918年,21歲的查良釗赴美求學,拜入著名學者杜威門下,與胡適、蔣夢麟師出同門。

學成歸國,查良釗先後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兼教務長、河南大學校長、河南教育廳長等職。

1930年,陝西大旱,查良釗不僅深入災區訪問,還發起“三元救一命”活動,募款救災。後來長江發水災,他又以災區工作組總幹事的身份,投入到賑災中,救人無數,人稱“查活佛”。

查家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他們宋代的祖先查道,在外奔波,飢渴難耐,路遇一棵無人看管的棗樹。查道從樹上摘了幾個棗子吃,隨後在樹枝上掛上一串錢,以償還棗樹的主人,表明自己並未偷吃。

查良釗繼承了家族清廉的作風。在陝西省教育廳長任上,他曾遭土匪綁架,竟然無錢贖身,被困八十多天,才逃出險境。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8張

▲查良釗(時任西南聯大訓導長)、胡適、梅貽琦、黃鈺生。

查良釗的弟弟查良鑑,則是法學界的風雲人物,1949年去往臺灣。1951年,在“司法行政部”工作期間,查良鑑曾前往美國,調查空軍將領毛邦初貪污案。毛邦初借在美軍購之便,私吞軍款。經過查良鑑的努力,成功將毛邦初繩之以法,並追回贓款數百萬美元。

查良鑑曾作《渺小的自我》,其中有幾句頗有借鑑意義:“把自己想成是這世界上最渺小的生物,那麼生活中既少苦悶,又乏憂傷,因爲與世無爭,與人無怨,自然煙消雲散。”

6

然而,海寧查家經歷的數次磨難已足以說明,最難以實現的,便是與世無爭,一位查家英傑的不幸命運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就在查良鑑赴美查案的那一年,他的族弟查良錚,即被稱爲“20世紀桂冠詩人”的穆旦,剛剛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兩年後,穆旦毅然偕同夫人回國,來到南開大學外文系任教,一心想爲建設新中國略盡綿薄之力。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9張

▲詩人穆旦。

這個在戰亂中寫下,“我到處看見的人民呵,在恥辱裏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的愛國詩人,曾在1942年響應國民政府“青年知識分子入伍”的號召,投筆從戎,報名參加中國遠征軍。

穆旦從軍後,親歷滇緬大撤退、野人山戰役等事件,與萬千中國軍人共患難,同生死,爲保家衛國,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

他愛着他的祖國和人民,可他們卻辜負了他的熱愛。從美國回來不久,穆旦就被打成“歷史反.革.命”,撤銷教職,在南開大學從事體力勞動,備受迫害,直到1977年,在病痛和悲傷中離世。

7

查良錚將這個讓他自豪的姓氏上下拆分,取筆名“穆旦”。他有個跑到香港的族弟查良鏞,則別出心裁,將名字左右拆分,取筆名“金庸”。

2000年,《收穫》刊發了金庸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月雲》,在文章結尾,這樣寫道:

“以後重讀自己作品的時候,常常爲書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淚。他寫楊過等不到小龍女而太陽下山時,哭出聲來;他寫張無忌與小昭被迫分手時哭了;寫蕭峯因誤會而打死心愛的阿珠時哭得更加傷心…他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但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傷的真事,旁人有很多,自己也有不少。”

有一件廣爲人知的事,1951年,金庸的父親查樞卿在大陸被冤殺,死前還被羅織“抗糧、窩藏土匪、圖謀殺害幹部”等莫須有的罪名。這是金庸一生的痛。

兩百多年過去,海寧查家的子孫還是擺脫不了政治的傷害。

在穆旦被打爲“反.革.命”的1955年,遠在香港的金庸開始在《新晚報》上連載自己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他絕對想不到,這一提筆,以後將影響數以億計的華人。

四年後,他又創辦了《明報》,彼時,他才35歲。陳平原說,《明報》頭版的社論可能纔是金庸“更重要的文化事業”。身爲《明報》的老闆,他的政論可是影響了香港一個時期的政治和文化風氣。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10張

▲《明報》創刊號。

金庸有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文化立場。1966年後,有一段時間,香港和大陸一樣,開始盛行極左風潮,金庸在《明報》中公開反對這一趨勢,因此一度成爲左派分子的刺殺目標。

在國民黨統治臺灣期間,金庸還曾在報紙上捧過國民黨,這讓李敖一度很看不起他。李敖批評金庸說,他的信念“其實是一種‘選擇法’,凡是對他有利的,他就信;對他不利的,他就不信。”今年,二人都駕鶴西去,一番論戰也告一段落了。

8

至此,海寧查家的家族文化緊跟時代潮流,得到進一步昇華,餘世存稱之爲“以文爲體,商宦爲用”。

金庸的市場意識讓他擺脫了文人身份的桎梏,他一手執筆,一手經商,活得瀟灑。

當金庸正在構建他的武俠世界時,同樣出自海寧查家的查濟民,以紡織業起步,逐漸嶄露頭角,成爲港商的代表人物。

查濟民年輕時就讀於浙江大學。他吃苦耐勞,先後在上海、常州等紡織公司工作,從學徒幹起,一步步成長爲紡織業界的行業精英。

解放戰爭期間,查濟民舉家赴港,在香港開始新事業,仍不忘家國情懷。

上世紀 70年代,查濟民爲避免香港最大一塊私人開發土地落入外商手中,斥資數千萬港元,購買了大嶼山愉景灣的一片荒地,並將其打造爲區內最大型的度假式住宅社區之一。

1988年,查濟民與金庸強強聯合,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推出了有名的“雙查方案”。這一法案經過修訂,被納入《基本法》內,足見海寧查家在港的影響力。

中國文壇第一家,查家600年毀不掉的文化! 第11張

▲著名港商查濟民。

查濟民雖身在香港,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漂泊中,始終不忘家鄉的發展。

改革開放後,年過古稀的查濟民不辭辛苦,多次返回大陸投資辦廠,在其故鄉海寧,查濟民辦有多個紡織企業。曾有記者報道稱,至今在海寧袁花,問一下當地父老鄉親,他們都可以說出查濟民名下的四家企業。

或許,選擇在混亂的年代離開,又在合適的時候回來,是查濟民一生最明智的決定。

查濟民爲國家做出的貢獻,讓他得到交口稱讚。2003年10月15日,已到耄耋之年的查濟民受邀至現場觀看“神舟五號”發射升空,他是當時唯一收到邀請的香港人士。

從明清至今,海寧查家歷經多次挫折,仍舊屹立不倒。這個江南書香世家,始終與時俱進,在文學藝術的薰陶下,保持着強大的文化底蘊,以及生機勃勃的文化創造力。無論是帝王,還是羣氓,都毀不掉他們的家族傳承。

幾百年滄桑鉅變,到如今,海寧查家還是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面對世道險惡,查家的發展歷程,正如《倚天屠龍記》中那一句: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