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待儲光羲不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待儲光羲不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待儲光羲不至》的作者是王維,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26卷第80首。

【原文】

待儲光羲不至

作者:唐·王維

重門朝已啓,起坐聽車聲。

要欲①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

了自②不相顧,臨堂空復情③。

【註釋】

①要欲:好像。

②了自:已經明瞭。

③空復情:自多情。

【譯文】

《待儲光羲不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清早就已打開層層的屋門,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豎耳傾聽有沒有車子到來的聲音;

以爲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原來自己弄錯了;

晚鐘響在皇家的園林裏,細雨從春城的上空輕輕拂過;

已經明白他顧不上過來,是自己太過急切想要見到他。

【賞析】

《待儲光羲不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詩人很渴望和友人見面。重重門戶從清早就打開,這樣還不夠,還要坐着,想聽聽載着友人到來的馬車發出的聲音,這一個細節,寫活了抽象的友情。當然,光聽見車聲還不行,還要等到友人身上的玉佩因步行而發出的清脆的撞擊聲時,纔是出戶迎接的絕好時機。首聯寫動作,頷聯寫心情,其實都是寫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這一切的核心,是愛。頸聯一轉,從寫心情轉移到寫景。這是一個很自然的跳躍。有等待經驗的都知道。在等人的時候,爲了避免焦慮,會自然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即便是最枯燥的風景,也看得津津有味。頸聯表達恰好表達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時間已經不早,晚鐘已經響起,詩人已經等待了一天,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線已逐漸暗下去,雨在若有若無地降落,在這種陰鬱,潮溼,幽暗而又寂靜的環境和氛圍中,愁緒在以噴泉的速度生長。尾聯十字,一聲長嘆。

王維此詩頸聯側重於聽覺,陳與義的《春雨》裏也有相似的句子:“孤鶯啼永晝,細雨溼高城”,其實細較之下,也可以覺出很大的不同。王維的兩句,晚鐘鳴響,用耳朵聽,自不必說,雨過春城,當然也是用聽,兩句都是表現一個感官所攫到的效果。反觀陳與義的詩,鶯啼是聽覺,而雨溼高城,卻與王維的雨過高城不同。過,只寫雨的一種狀態,運動的狀態,但是溼,卻寫出了雨過所產生的效果。這大概也是王安石把春風又到,又過,最終改爲又綠的原因吧。但是讀者不能把王維的這兩句從原詩中孤立出來。但因爲頸聯的“晚鐘”是和首聯的“朝已啓”相照應的,而“過”字,也許也可以這樣解釋:春雨都來了,你還不來!

同樣是待人不至,在南宋的趙師秀的筆下,又呈現出另一種況味。宋朝是一個文人化的社會,趙師秀的《約客》寫的就是一種文人化的等待。此詩清絕可人,體現出典型的永嘉四靈的詩歌風貌。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jié),人稱詩佛,名字合之爲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着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爲一個整體。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爲“王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