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雜說一·龍說》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雜說一·龍說》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雜說一·龍說

韓愈 〔唐代〕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爲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爲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爲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着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

多麼奇妙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說:“雲跟隨着龍。那麼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着它啊!”

註釋

《雜說一·龍說》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龍說:選自《雜說》,爲其首篇,題目爲編者加。

噓:噴吐。龍吹氣成雲是古代的一種傳說。

固:本來、當然。

景:通“影”。

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被五色而遊,故神。欲小則化爲蠶(蟲蜀)[說明,此爲一個字zh ],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

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汩:淹沒

雲從龍:語出《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從:隨,跟隨。

伏:遮蔽。

無以:沒有可以用來。

信:確實、的確。

賞析

《雜說一·龍說》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第2張

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爲《馬說》的姊妹篇。韓愈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這篇根據典籍和傳說寫的雜感,用意很明顯:作者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說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龍與雲的關係着筆,從一個“靈”字着眼,所無一句點明本旨,可處處扣題。含蓄而又生動形象的寫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讀來意味深遠。“龍”與“雲”相互依存,形象說明了聖君與賢臣相互依存。賢臣固然不可無聖君,而聖君更加不可無賢臣,說明要使國家長治久安,聖君與賢臣缺一不可。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大致寫於《送窮文》和《進學解》前後,大約在貞元十九年(803)年至元和八年(813年)之間。這十年期間,韓愈一是在仕途上屢屢受挫,極不得志。先是拜監察御史不到三個月時間,因上書直言關中天旱人飢狀,而被倖臣李實所讒,貶徙到嶺南陽山爲令三載。接着調任京師,不久又遭到與他爭奪翰林之位的人的攻擊和謗毀,被迫分司東都任職。在東都四年,韓愈雖殫精竭慮,奮發蹈勵,但又因其反對宦官弄權,抵制佛老氾濫,而爲朝中權貴和閹黨所忌,最後被平調入京,做了個小小的職方員外郎。然而到京不久,又因韓愈主持正義,爲華陰縣令柳澗辯曲直,再次遭到牽連而降爲國子博士。二是在社交上,韓愈因剛正不阿,喜方惡圓,對朋友剖肝輸膽,直言不諱,卻常常遭到朋友的誤解和指責而不予幫助,故此韓愈在思想上受到極大創傷。此文就是韓愈在這種心情下所作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