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黃景仁《感舊四首·其二》:刻畫出一個執着而癡情的詩人形象

黃景仁《感舊四首·其二》:刻畫出一個執着而癡情的詩人形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黃景仁的《感舊四首·其二》,一起來看看吧!

黃景仁《感舊四首·其二》:刻畫出一個執着而癡情的詩人形象

感舊四首·其二

黃景仁〔清代〕

喚起窗前尚宿酲,啼鵑催去又聲聲。

丹青舊誓相如札,禪榻經時杜牧情。

別後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雲階月地依然在,細逐空香百遍行。

《感舊》一類的題目通常是寫重經某地、因追憶平生一段經歷而引發的感觸,離黃景仁(字仲則)時代最近的名作是吳梅村的《琴河感舊》四首,系梅村偶過常熟,好事的東道主知道他和名妓卞玉京有一段情緣,遂使人邀卞玉京前來相見,梅村即席爲賦四律。其事哀感頑豔,其詩悽婉動人,故其事與詩喧傳一時。“卻悔石城吹笛夜,青驄容易別盧家”,“緣知薄倖逢應恨,恰便多情喚卻羞”,“青山憔悴卿憐我,紅粉飄零我憶卿”等句,後來都成爲膾炙人口的名句。

仲則這組七律顯然也是重經舊地,爲感念一段舊情而作,但寫作時間、地點均不詳。其實詩中追懷的女子絕不可能是宜興的那個女子,那據說是他姑母的侍婢。而這個女子,從首章“大道青樓望不遮,年時繫馬醉流霞”一聯來看,顯然不是良家女子,詩中再三用杜牧在揚州的典故,正取唐於鄴《揚州夢記》所載情節。據李鬥《揚州畫舫錄》卷九《小秦淮錄》載:“珍珠娘,姓朱氏,年十二,工歌。繼爲樂工吳泗英女。染肺疾,每一禪杓,落髮如風前秋柳。攬鏡意慵,輒低亞自憐。陽湖黃仲則見餘每述此境,聲淚齊下。美人色衰,名士窮途,煮字繡文,同聲一哭。”仲則於朱氏用情如此之深,《感舊》四首是否即追懷其人呢?考慮到這組詩編次於康熙三十三年(1768)秋的《觀潮行》(客有不樂遊廣陵)之前,可以推斷是同時的作品。重經故地,斯人已嫁,一段情緣失之交臂,仲則不由得因自己當時“無堅約”而深憾不已:“珊瑚百尺珠千斛,難換羅敷未嫁身!”

四章的內容都很清楚,但並不依時間順序排列。首章憶初相見,春風得意;次章追尋舊跡,無限悵惘;三章感念其人,暗寓自責;末章遙想此後情懷,憾恨不已。相比之下,首章僅“風前帶是同心結,杯底人如解語花”一聯,風情旖旎,全篇平平;三、四兩章取意造語都較成熟,沒什麼出色之處。只有次章纏綿悱惻,最爲動人。

首聯承前篇“杯底人如解語花”之句,寫又是同樣的早晨,帶着未解的宿酲匆匆離去。“喚起”昔日是心愛的女子,此刻卻是誰呢?兩句明顯脫胎於韓愈《贈同遊》“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一聯。宋代黃庭堅說“喚起”和“催歸”都是鳥名(見《冷齋夜話》),未免有點牽強,但這裏“啼鵑催去”仍寓催歸之意。歷來不是傳說杜鵑的啼聲像“不如歸去”嗎?仲則正取此意。“又聲聲”暗示了一個今昔相似的情境,物是人非之感盡在言外。

黃景仁《感舊四首·其二》:刻畫出一個執着而癡情的詩人形象 第2張

“丹青舊誓”本自阮籍《詠懷》“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比較清楚,但“相如札”意思較曲。司馬相如事蹟中與“札”有關的,只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所載:“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後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爲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其遺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看來相如札只能作遺札理解,那就是說書寫誓約的情書並未寄出,將來只能留做遺札交給她。這正印證了次章的“無堅約”。“禪榻”句又取杜牧《題禪院》“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之意,寫自己帶醉歸去,途經禪寺時的失意情懷。《感舊》四章中用了三次杜牧的典故,表達三層意思:首章“匆匆覺得揚州夢”是前緣如夢的失落感,“多緣刺史無堅約”是失之交臂的內疚,而“禪榻經時杜牧情”則是少年早衰的心境。這裏爲什麼特地要提到“禪榻經時”?當時實有依寺休憩的經歷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杜牧詩中空虛無聊的意緒,十分切合仲則當時的心境,讓他產生強烈的共鳴。仲則顯然熟讀過《樊川集》,杜牧那股俊爽英發之氣,那種懷才不遇的落寞心境,也是時常瀰漫在他詩中的固有情調。但他天性中終究少一分杜牧的灑脫,所以總不免因執着而遭受情感的煎熬。

與那女子別後,所隔不過一水,卻再無相見之緣。故而重遊故地,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頸聯兩句用字都很平常,卻極具抒情的力量。上句言“空”、言“一水”,都有往小裏說的意思,但由於“一水”積澱着《古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意味,與“空”相連反更強化了隔絕之感、茫然之感。而下句通過“回首”這瞬間的動作,將爲時不久的重來與佛家前世、今生、來世的漫遠相提並論,又構成巨大的語言張力,造成震撼人心的強烈效果,也將作者悵惘失意的心情抒發盡至。

結聯情緒由悵惘向眷戀轉化,以一個癡情的動作結束全詩。“雲階月地”取自杜牧《七夕》:“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也可能與牛僧孺《周秦行紀》所載“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句有關,用以描寫眼前的庭院和階除,平添一層幽美脫俗的詩意,同時也暗示了當時兩人看雲步月的美好時光。如今人去樓空,只有庭院如故,詩人一遍遍踱步往來,細細地尋索斯人留散的餘香。這裏不說“餘香”,而言“空香”,既言散佈在空氣中,又有若有若無之意,再添加一個“細逐”的身姿,一個“百遍”的不甘,就生生刻畫出一個執着而癡情的詩人形象。

仲則詩最動人之處就在這裏,他讓我們知道一種情感、一種心境、一種態度,會化作何等令人刻骨銘心的樣態。他最爲人傳誦的名句不正是這類的嗎?“似此星辰非昨夜,爲誰風露立中宵”,“悄立州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自古以來,善於寫情的詩人很多,但像黃仲則這樣善於刻畫情“態”的詩人,卻不多見吧?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