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陳與義《渡江》:這首詩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

陳與義《渡江》:這首詩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與義(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陝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從眉州遷居洛陽,故爲洛(今河南洛陽)人。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詩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後期雄渾沉鬱;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豪放處尤近於蘇軾,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陳與義的《渡江》,一起來看看吧!

陳與義《渡江》:這首詩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

渡江

陳與義〔宋代〕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搖楫天平渡,迎人樹欲來。

雨餘吳岫立,日照海門開。

雖異中原險,方隅亦壯哉!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詩人奉詔隨車駕由廣南返回臨安時的路上的感想,運用寫景寄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在國家經歷風雨之後,要迎接光明到來時的樂觀主義精神,以及臥薪嚐膽以圖中原的決心。全詩運思巧妙,蘊涵豐富,旨深意遠,耐人尋味。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由賦情寫起,表明江南地帶,並非不好。然而自金兵人據中原之後,轉眼五年,黃淮地區,大部分已非吾土。所以思念故國,仍不免使楚客生哀。

陳與義《渡江》:這首詩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 第2張

第三四兩句:“搖楫天平渡,迎人樹欲來。”寫渡江時情景。搖槳渡江,遠望水天連成一片,彷彿天水相平。由於船在前進,所以江岸遠處的樹,頗似迎人而來。這兩句寫景入神,且景中寓情。“天平渡”,示天水無際,前進的水路,呈現開闊蒼茫的氣象;“樹迎人”,示行進之時,江樹漸次和人接近。隱喻國家正招攬人才,所以自己也被迎而至。

第五六兩句:“雨餘吳岫立,日照海門開。”融情人景。吳山明朗,雲霧盡散,“雨餘山更青”,故用“立”字示意。天晴了,紅日高照,海門開敞,金碧騰輝,故用“開”字示意。兩句寫雨後景象,象徵國運亦如久雨初晴,光明在望。

結筆:“雖異中原險,方隅亦壯哉!”仍以賦情爲主,讚美江南地帶,儘管險固有異中原,但也擅有形勝,倘能臥薪嚐膽,上下同心,憑藉此處以爲“生聚教訓”的基地,則復興的希望,必能給人以鼓舞。這兩句回映起筆,“雖異”句和“生哀”句相應,“方隅”句和“江南”句相應。在章法上,首尾應接,抑揚相間,筆有餘輝。

全詩借開朗景象,以示此行的欣喜,卻能不露痕跡,使外景和內心一致,這是詩人用筆高妙的地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