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唐代張文收所作的《大酺樂》,站在女性的角度來抒發情感

唐代張文收所作的《大酺樂》,站在女性的角度來抒發情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代張文收所作的《大酺樂》,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世上有兩個人,一個叫男人,一個叫女人。如此,世間所有故事,都與這兩個人大有關係。悲傷與欣喜,痛苦或愉悅,失望和希望,人間萬象,最終還是會落到這兩個人頭上來。畢竟,人總歸是講感情的生物。沒有了情感,人類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詩人是世間異類,專注心靈探討。人情冷暖,百感交集;紅塵男女,苦不堪言。這些感情上的問題,都成爲詩人抒發的題材。想來做什麼都不是那麼輕鬆,總是難免會有溝壑出現。真正的詩人,向來總是孤獨的;來自於靈魂深處的。沉迷在詩歌海洋裏的詩人,雖然痛苦於情感的難以把握,但是卻也能體會到更多的動人美好。這大約便是詩之迷失的魅力。

唐代張文收所作的《大酺樂》,站在女性的角度來抒發情感

唐朝音樂人張文收,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縣)人,屬清河張氏族人。其父張虔威年少聰慧,鍾愛讀書,隋煬帝時授內史舍人。關於張虔威有個軼聞,他曾在路上撿拾到一個包裹,就讓侍從揹負守候,直到失主來認領,悉數交付。有如此家世,想來張文收從小就能接受很好的啓蒙教育。在音樂上,有很深厚的造詣,也有其獨特的見解。唐太宗時,爲協律郎,參與創制禮樂,採《朱雁天馬》之義,制《景雲河清》,名曰“燕樂”,時常成爲元會第一表演曲目。

張文收曾經遍覽蕭吉的《樂譜》,認爲他寫的不是很詳悉,所以就另外撰有《新樂書》十二卷。至於其詩作,似乎不是擅長,《全唐詩》錄詩一首,還和詩人韓渥相爭署名權。但考其經歷,察其才華,又覺其詩名,私心以爲張文收稍佔理幾分。

《大酺樂》

[唐] 張文收

淚滴珠難盡,

容殘玉易銷。

倘隨明月去,

莫道夢魂遙。

唐代張文收所作的《大酺樂》,站在女性的角度來抒發情感 第2張

大酺,大宴聚飲。帝王爲了表示與民同樂,特意允許民間舉行時長三天的歡慶宴飲。《史記·秦始皇本紀》:“五月,天下大酺。”張守節正義:“天下歡樂,大飲酒也。”後來,唐朝教坊製成曲子名爲《大酺樂》。如張祜作《大酺樂》詩:“車駕東來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陽城。”至宋朝,周邦彥借舊曲以制新調,爲雙調一百三十三字,仄韻。這裏按下不說。

詩人在開頭兩句,先爲我們描繪出一個傷心女子的形象。“淚滴珠難盡,容殘玉易銷”,流下的眼淚就像串在一起的珍珠,沒有止境地往下淌着;原本豔麗的容貌彷彿美玉蒙塵,被歲月銷蝕殘損不復當年。這裏很有意思,詩人在詩句裏,把“淚珠”和“玉容”分開揉碎,然後再組合起來,從而帶有鮮明的音律美,不僅極爲富於韻律性,更是造成一種和諧的整飭。

閱讀的時候,在我們腦海裏應該浮現這樣一幅畫面:夜深人靜,闃寂無聲,閣樓上,閨房裏,一個女子相思滿懷,或者一個怨戀少婦,對鏡暗自垂淚,憂愁着玉顏易老,良人難託。這種傷感之情,是連續性的,持續地發生着。即使過去千年,情感依然迴響,在文學的長廊上從來不缺少這些作品,也從不缺乏這樣的藝術形象。

唐代張文收所作的《大酺樂》,站在女性的角度來抒發情感 第3張

詩人在末尾兩句,敘寫閨房女子傷感之後,接着繼續刻畫其內心活動。“倘隨明月去,莫道夢魂遙”,倘若追隨天上的明月而去,或許能夠到達想念的人的身邊吧!那樣以來,橫臥在彼此之間的距離,就不會再有認爲的那樣遙遠,能夠剩下來的只是相互的思念,仍然縈繞在雙方充滿相思的夢境裏面。

雖然後面兩句是心中的懷想之想象,但卻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的。沉寂無人的院落,伊人閨房獨坐,對鏡自傷,恰好月滿西樓,難免顧影自憐,此時此刻一段幽情入夢來,萬般相思在心頭。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夜冷情熱,被詩人表達得分外精緻而巧妙。

詩人站在女性的角度上來抒發情感,描寫十分細膩,用詞亦格外精緻,甚至可以說有一種小心翼翼地感覺,深怕破壞好不容易樹立出來的這種陰柔之美。這是詩人的小心眼,也可以說是其故意而爲的藝術技巧。因爲詩人是音樂人,當然懂得詩歌與音樂之間的關聯,所以他自然而然地要在其詩歌裏帶上音樂性。這種行爲可以說是有意的,但也可以說是長期形成的下意識。專攻一體,旁涉其它,藝術是相互的。或許唯有如此,才能齊頭並進,共同發展。這是所有藝術前行的必然方向。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