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呂洞賓眼中的牧童過着怎樣的生活?淺析呂洞賓的《牧童》

呂洞賓眼中的牧童過着怎樣的生活?淺析呂洞賓的《牧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洞賓《牧童》,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八仙是道教中的八位神仙,代表八種不同的人羣,由於八仙均爲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爲接近,在民間流傳度很廣,深受百姓喜歡。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一直擁有不同的涵義,直到明朝吳元泰的東遊記,才確定八仙爲鐵柺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何仙姑、曹國舅、韓湘子及藍采和。

八仙之中,最受人喜歡的恐怕就是呂洞賓了。

呂洞賓眼中的牧童過着怎樣的生活?淺析呂洞賓的《牧童》

呂洞賓,原名呂岩,字洞賓,以字行,道號純陽子,綽號回道人,山西芮城人。

唐德宗貞元十二載,呂洞賓生於蒲州河中府永樂縣招賢裏,爲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

呂洞賓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尺二寸,喜頂華陽巾,衣黃欗杉,系一皁鞗,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

年輕時曾經兩次應考不第,後中進士,曾兩度擔任縣令,不久因厭官場生活,棄官入道,隱居山林。

宋徽宗宣和年間,呂洞賓被封妙道真君;元世祖封呂洞賓爲“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加“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呂洞賓眼中的牧童過着怎樣的生活?淺析呂洞賓的《牧童》 第2張

今天和大家欣賞的這首詩就是呂洞賓寫的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這不僅是一首詩,也是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既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裏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這兩句詩既有視覺上的感受,也有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接着傳來悠揚飄逸的吹笛聲音。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

這裏的“六七裏”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爲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呂洞賓眼中的牧童過着怎樣的生活?淺析呂洞賓的《牧童》 第3張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黃昏之後,吃飽飯的牧童以地爲牀,以天爲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