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起義軍領袖黃巢寫的一首詩,流傳了一千年

起義軍領袖黃巢寫的一首詩,流傳了一千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黃巢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從表面上看,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哀帝,建立樑朝後,唐朝就終結了。實際上,毀掉唐朝的,應該算是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就是他引領了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烽煙四起,沉重打擊了唐帝國,這才讓中央朝廷再也無法控制諸侯,這才讓唐朝走到了它的終點。

其實,唐帝國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延緩這一劫難的。黃巢本是曹州冤句人,世代都是私鹽販子,積累了不少財富,也不願意讓後代從事這項刀口舔血的營生。於是,黃巢作爲全家人的希望,努力讀書,希望能夠通過科舉,走向仕途,改變門第。

起義軍領袖黃巢寫的一首詩,流傳了一千年

黃巢也確實這麼做了,可惜科舉一直不順利,屢屢落榜。再火熱的熱情,總會被冰冷的現實所澆滅。在最後一次落榜離京後,黃巢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花是文人雅士喜愛觀賞的花卉,黃巢也不例外。黃巢存世的三首詩中,有兩首就是以菊花爲題材的,這一首知名度最高。每每讀此詩,讓人想笑,又讓人想哭。

詩中前兩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如同畫面一般塑造了菊花的高傲形象。沒有任何正面描述,更沒有細節描寫,詩人僅僅抓住了菊花耐寒這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讓菊花卓爾不羣的風姿躍然紙上。

前兩句中,詩人云淡風輕,卻又意味深長地說: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時,菊花怒放,正是百花凋零之時。“九月八”實際上說的是九九重陽節,這時候纔有登高賞菊的風俗。爲什麼要將重陽節提前一天?最廣泛的說法是爲了押韻的需要,也有人認爲,這體現出詩人的迫不及待,體現出亟待暴風雨來臨的迫切心情。

起義軍領袖黃巢寫的一首詩,流傳了一千年 第2張

從表面上來看,第三、四句很容易理解。“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無非就是從香味、從顏色等方面來說明重陽菊花盛開的壯觀景象。到了那一日,菊花的香氣瀰漫了整個長安,滿城之內,都是如同披着黃金甲菊花的奇景。

然而,哪怕不瞭解時代背景的讀者,也會在這一份寧靜中嗅出肅殺的氣味。這就是一首好詩帶來的言外之意,它並非孤零零地停留在字面,而是將特有的詩意,傳達到每個讀者的心中。

詩人期待那一天,菊花的香氣並不是萎靡而祥和的,而是“沖天香陣”。正是這種雄渾氣勢,纔可以浸透長安。長安在此處,既是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同時也代表了腐朽落後的封建王朝。詩人希望菊花可以滌盪舊日長安的落魄之氣,能讓新生事物獨佔鰲頭。

至於說滿城的“黃金甲”,則是詩人對暴風雨過後的憧憬。他希望菊花能夠佔據長安,也希望能夠遍地怒放。整個長安都是菊花,當然意味着農民起義可以摧毀舊勢力,主宰一切。

這首詩之所以讓人笑,那是因爲它透露出的豪氣,驚豔了一千年。歷代的文人,即使是封建社會的衛道士,即使斥責黃巢爲亂臣賊子,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英雄壯志。在被命運所拋棄之時,勇於抗爭,勇於打破不平等,不公平的現狀,無疑是真的猛士。

這首詩之所以讓人哭,也是因爲它的豪情並沒有成真。因爲農民起義軍領袖的侷限性,也就是黃巢個人的侷限性,並不能在摧毀舊制度的前提下,構建新的制度。他所改變的,無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這種侷限性,並非黃巢的過錯,而是命運的使然。所以,諸如黃巢、李自成這樣的農民軍領袖,即便攻破了京師,也很難保全勝利成果,往往功敗垂成,讓人唏噓不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