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聊齋志異-伍秋月篇講了什麼故事?原文是怎樣的呢?

聊齋志異-伍秋月篇講了什麼故事?原文是怎樣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聊齋志異《伍秋月》原文

秦郵王鼎[1],字仙湖。爲人慷慨有力,廣交遊。年十八,未娶,妻殞。每遠遊,恆經歲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篤[2]。勸弟勿遊,將爲擇偶。生不聽,命舟抵鎮江訪友。友他出,因稅居於逆旅閣上。江水澄波,金山在目[3],心甚快之。次日,友人來,請生移居,辭不去。

居半月餘,夜夢女郎,年可十四五,容華端妙,上牀與合,既寤而遺。頗怪之,亦以爲偶。入夜,又夢之。如是三四夜。心大異,不敢息燭,身雖偃臥,惕然自警。才交睫,夢女復來。方狎,忽自驚寤。急開目,則少女如仙,儼然猶在抱也。見生醒,頗自愧怯。生雖知非人,意亦甚得,無暇問訊,直與馳驟[4]。女若不堪,曰:“狂暴如此,無怪人不敢明告也。”生始詰之,答雲:“妾,伍氏秋月。先父名儒,邃於易數[5]。常珍愛妾,但言不永壽,故不許字人。後十五歲果夭歿,即攢瘞閣東[6],令與地平,亦無冢志[7],惟立片石於棺側,曰:‘女秋月,葬無冢,三十年,嫁王鼎。’今已三十年,君適至。心喜,亟欲自薦;寸心羞怯,故假之夢寐耳。”王亦喜,復求訖事。曰:“妾少須陽氣,欲求復生,實不禁此風雨。後日好合無限,何必今宵。”遂起而去。次夕,復至,坐對笑謔,歡若生平。滅燭登牀,無異生人。但女既起,則遺泄流離,沾染茵褥。

一夕,月明瑩澈,小步庭中。問女:“冥中亦有城郭否?”答曰:“等耳。冥間城府,不在此處,去此可三四里。但以夜爲晝。”問:“生人能見之否?”答雲:“亦可。”生請往觀,女諾之。乘月去,女飄忽若風,王極力追隨。歘至一處,女言:“不遠矣。”生瞻望殊罔所見。女以唾塗其兩眥,啓之,明倍於常,視夜色不殊白晝。頓見雉堞在杳靄中[8],路上行人如趨墟市[9]。俄,二皁縶三四人過[10],末一人怪類其兄。趨近視之,果兄。駭問:

“兄那得來?”兄見生,潸然零涕,言:“自不知何事,強被拘囚。”王怒曰:“我兄秉禮君子[11],何至縲紲如此[12]!”便請二皁,幸且寬釋。皁不肯,殊大傲睨。生恚,欲與爭。兄止之曰:“此是官命,亦合奉法。但餘乏用度,索賄良苦。弟歸,宜措置。”生把兄臂,哭失聲。皁怒,猛掣項索,兄頓顛蹶。生見之,忿火填胸,不能制止,即解佩刀,立決皁首。一皁喊嘶,生又決之。女大驚曰:“殺官使,罪不宥!遲則禍及!請即覓舟北發,歸家,勿摘提旛[13],杜門絕出入,七日,保無慮也。”王乃挽兄,夜買小舟,火急北渡。歸見弔客在門,知兄果死。閉門下鑰,始入。視兄,已渺;入室,則亡者已蘇,便呼:“餓死矣!可急備湯餅。”時死已二日,家人盡駭。生乃備言其故。七日,啓關,去喪旛,人始知其復甦。親友集問,但僞對之。

轉思秋月,想念頗煩。遂復南下,至舊閣,秉燭久待,女竟不至。矇矓欲寢,見一婦人來,曰:“秋月小娘子致意郎君:前以公役被殺,兇犯逃亡,捉得娘子去,見在監押,押役遇之虐。日日盼郎君,當謀作經紀。”王悲憤,便從婦去。至一城都,入西郭,指一門曰:“小娘子暫寄此間。”王入,見房舍頗繁,寄頓囚犯甚多,並無秋月。又進一小扉,斗室中有燈火。王近窗以窺,則秋月坐榻上,掩袖嗚泣。二役在側,撮頤捉履,引以嘲戲。女啼益急。一役挽頸曰:“既爲罪犯,尚守貞耶?”王怒,不暇語,持刀直入,一役一刀,摧斬如麻,篡取女郎而出。幸無覺者。裁至旅舍,驀然即醒。方怪幻夢之兇,見秋月含睇而立[14]。生驚起曳坐,告之以夢。女曰:“真也,非夢也。”生驚曰,“且爲奈何!”女嘆曰:“此有定數。妾待月盡,始是生期;今已如此,急何能待。當速發瘞處,載妾同歸,日頻喚妾名,三日可活。但未滿時日,骨耎足弱,不能爲君任井臼耳[15]。”言已,草草欲出[16]。又返身曰:“妾幾忘之,冥追若何?生時,父傳我符書,言三十年後,可佩夫婦。”乃索筆疾書兩符,曰:“一君自佩,一粘妾背。”送之出,志其沒處[17],掘尺許,即見棺木,亦已敗腐。側有小碑,果如女言。發棺視之,女顏色如生。抱人房中,衣裳隨風盡化。粘符已,以被褥嚴裹,負至江濱;呼攏泊舟,僞言妹急病,將送歸其家。幸南風大競,甫曉,已達里門。抱女安置,始告兄嫂。一家驚顧,亦莫敢直言其惑。生啓衾,長呼秋月,夜輒擁屍而寢。日漸溫暖。三日竟蘇,七日能步。更衣拜嫂,盈盈然神仙不殊[18]。但十步之外,須人而行;不則隨風搖曳,屢欲傾側。見者以爲身有此病,轉更增媚。每勸生曰:“君罪孽太深,宜積德誦經以懺之[19]。不然,壽恐不永也。”生素不佞佛[20],至此皈依甚虔[21]。後亦無恙。

異史氏曰:“餘欲上言定律:‘凡殺公役者,罪減平人三等’,蓋此輩無有不可殺者也。故能誅鋤蠹役者[22],即爲循良[23]。即稍苛之,不可謂虐。況冥中原無定法,倘有惡人,刀鋸鼎鑊,不以爲酷。若人心之所快,即冥王之所善也。豈罪致冥追,遂可幸而逃哉?”

聊齋志異-伍秋月篇講了什麼故事?原文是怎樣的呢?

聊齋志異《伍秋月》翻譯

高郵人王鼎,字仙湖,爲人慷慨,勇猛有力,交遊很廣。年十八歲,還沒成親,未婚妻就死了。他每次出去遊歷,常常是一年多不回來。哥哥王鼐,是江北的名士,對弟弟很友愛,勸弟弟不要再外出,要爲他選個媳婦。王鼎不聽,乘船到鎮江拜訪朋友。正巧朋友外出,王鼎便租了一家旅店的閣樓住下。樓外江水如練,碧波盪漾,金山盡收眼底,令王鼎心礦神怡。第二天,朋友來請他搬到家裏去莊,王鼎推辭不去。

在樓上住了半月多。一夜,王鼎夢見一個女郎,大約十四五歲年紀,容貌秀麗端莊,上牀跟他交合,醒後已經夢遺了。王鼎感到很奇怪,還以爲是偶然的。到了夜晚,又做了個同樣的夢。這樣過了三四夜,王鼎非常驚異,睡覺時不敢熄燈,身子雖然躺在牀上,心裏卻很警惕。剛閉上眼睛,夢見女郎又來了。正在親熱,王鼎猛然驚醒,急忙睜眼一看,一個美如天仙的少女,還在自己的懷抱中。少女見王鼎醒了,露出羞愧怯弱的樣子。王鼎知道她不是人類,但很愛憐,來不及詢問,又和她親熱起來。女子像是受不了,說:“如此狂暴,難怪人家不敢告訴你!”王鼎纔開始詢問她。女子說:“我姓伍,名叫秋月。先父是名儒,精通易理,對我很愛憐。但說我不長壽,所以不令我嫁人。我到了十五歲時果然死了,父親便把我埋在閣東,墳墓和地一樣平,墳上也沒標誌;只在棺材一邊立了片石塊,寫着‘女秋月,葬無冢,三十年,嫁王鼎’。現在已過了三十年,正好你來了,我很高興,急着想主動見你,心裏害羞,所以借做夢和你相會。”王鼎也很高興,又要求接着親熱。女子說:“我現在只有一點點陽氣,要想復生,實在禁不起這番風雨。以後合好的日子還很長,何必非今晚不可?”於是起身走了。第二天,秋月又來了,跟王鼎對坐着,談笑風生,歡樂得像舊相識。滅燭上牀,就跟活人一樣。只是她一起身,王鼎就遺泄淋漓,沾染牀褥。

一晚,明月皎潔,王鼎和秋月在院子裏散步,問她道:“陰間裏也有城市嗎?”秋月回答說:“和人世一樣。陰間的城府不在這裏,距這裏有三四里路,但那裏以夜間爲白天。”王鼎問:“活人能看見嗎?”回答說:“也可以。”王鼎請求去看看,秋月答應了。二人乘着月光走去,秋月飄飄忽忽地走着,像風一樣快。王鼎極力追趕,片刻便來到一個地方。秋月說:“不遠了。”王鼎四處眺望,什麼也看不見。秋月便用唾沫塗在他的兩眼上,王鼎睜開眼,覺得目力倍增,看夜間不亞於白天。立時便見一座城池矗立在煙霧迷茫之中。路上行人來來往往,像趕集一樣。一會兒,見兩個皁隸捆着三四個人經過,最後一人非常像王鼎的哥哥。玉鼎走近一看,果然是哥哥王鼐。驚駭地問:“哥哥怎麼來了?”哥哥看見他,眼淚流了下來,說:“我也不知是爲什麼事,被強行拘拿了來。”王鼎憤怒說:“我哥哥是知禮君子,怎麼像犯人一樣捆着他?”請求兩個皁隸釋放了哥哥。皁隸不肯,傲慢地愛答不理。王鼎忿怒地要和他們爭執,哥哥勸阻他說:“這是官命,應當守法。只是我缺少錢用,他們苦苦索賄,你回去後,要給我籌辦些錢來。”王鼎拉着哥哥的胳膊,失聲痛哭。皁隸大怒,猛地一拽王鼐脖子上的繩索,王鼐頓時被摔倒在地。王鼎見此情景,怒火中燒,再也忍耐不住,抽出佩刀,一刀把那皁隸的腦袋砍了下來;另一個剛要喊叫,王鼎又一刀殺了他。秋月大驚說:“殺了官使,罪不可赦!遲了就大禍臨頭了!請你們趕快找船北去,回家後不要摘喪幡,關門杜絕出入,七天後可保無事。”王鼎便攙着哥哥,連夜租船,火速北渡。回家後,見有很多弔唁的客人,才知道哥哥果然死了。關上門,下好鎖,才進家,再看看哥哥,已經不見了。走進屋子,死去的哥哥已經甦醒過來,正喊:“餓死我了,快點備湯餅!”當時王鼐已死了兩天了,一家人都非常驚駭,王鼎便講了緣故。七天後打開門,去掉喪幡,人們才知道王鼐又復活了。親戚朋友都來詢問,王鼎就託詞回答。

王鼎想念秋月,心煩意亂,便又南下,來到原來的那間閣樓上,點上蠟燭等了很久,秋月也沒來。朦朦朧朧地正要睡覺,見一個婦人走進來。說:“秋月小娘子託我轉告您:上次殺了公差後,因兇犯逃脫,把小娘子捉了去,現押在獄中,受獄卒虐待。小娘子天天盼着您,請您想個辦法。”王鼎悲憤不已,跟着婦人去了。到一個城市,進了西關,婦人指着一個大門說:“小娘子暫押在這裏。”王鼎進去,見房屋雜亂,囚禁着很多犯人,裏面並沒有秋月。又進了一個小門,見一間小屋子裏有燈光。王鼎走近窗戶往裏一看,秋月正坐在牀上,用袖子掩着臉哭泣。兩個獄卒在一邊摸摸她的臉,又摸摸她的小腳,嬉笑着調戲她。秋月哭得更急。一個獄卒摟着她的脖子說:“已經成了犯人,還要守貞潔嗎?”王鼎大怒,顧不得說話,持刀衝進去,一人一刀,如斬亂麻,立時將兩個獄卒殺了,將秋月救了出來,幸虧沒人發覺。纔回到旅舍,王鼎驀然醒了過來。正在奇怪剛纔做的夢太兇,忽見秋月含着淚站在一邊。王鼎驚訝地起來拉她坐下,告訴她剛纔的夢。秋月說:“是真的,不是夢!”王鼎吃驚地說:“這可怎麼辦!”秋月嘆息說:“這也是定數,我本來要等到月底,才能復生。現在已經如此緊急,怎能再等?你趕快挖開墳墓,載着我一同回家,每天連聲呼喚我的名字,三天後我就可以活過來。只是時日不滿,我會骨軟腳弱,不能爲您操勞家務罷了。”說完,急匆匆地要走,又返說:“我幾乎忘了,陰間裏追究起來可怎麼辦呢!我活着時,父親傳我兩道符,說三十年後,夫婦兩人可以佩帶上。”於是要來筆,飛快地寫了兩道符,說:“一道你自己佩,另一道貼在我的背上。”王鼎送她出去,記住她消失的地方,往地下挖了一尺多,便看見了棺材,已經朽爛了。一邊有塊小石碑,碑文果然和秋月說的一樣。打開棺材一看,秋月面色如生。王鼎把她抱進屋中,衣裳隨風化成了灰煙。貼好符,又用被褥緊緊地包起她來,背到江邊,叫過一隻船,假說是妹妹得了急病,要送回婆家。正巧颳起南風,天剛明,已到了家門。

聊齋志異-伍秋月篇講了什麼故事?原文是怎樣的呢? 第2張

王鼎把秋月抱進屋安置好,才告訴兄嫂。一家人都吃驚地來看,也不敢當面說王鼎中了邪。王鼎打開被子,長聲呼叫秋月,夜裏就擁抱着屍體睡覺。屍體漸漸溫暖起來,三天後竟甦醒過來;七天後能走路,換了衣服拜見見嫂,輕盈盈的樣子,不亞於神仙。只是十步之外,就要人扶着才能走,不然就隨風搖曳,像要傾倒。看見的人以爲她身體有這種病,反倒更添幾分嬌媚。秋月常勸王鼎說:“你罪孽太深,應該積德唸經來懺悔。否財,恐怕壽命不長。”王鼎本不信佛,從此虔誠地拜在佛門,後來也沒什麼事。

異史氏說:“我想上書朝廷定下一條法律:‘凡是殺死官家差役的,判罪與殺死平民的相比要降低三等。’這是由於這些人沒有不可殺的。所以能剷除害人差役的,就是奉公守法的好官;即使對那些人稍微有些苛刻,也不能稱作暴虐。何況陰間本來沒有固定的法律,如果有惡人,把他們砍了,鋸了,炸了,煮了,都不認爲是嚴酷。如果是大快人心的事,那便是閻王所贊成的。哪裏有犯罪到了陰府要追拿的程度,還可僥倖逃脫的呢?”

聊齋志異《伍秋月》賞析

《伍秋月》的人鬼戀,建立在宿命基礎上。伍秋月和王鼎在小說開頭就上了合歡牀,然後,一人一鬼共同與荊天棘地的黑社會拼搏。王鼎通過伍秋月進入冥世,兩次殺掉冥役。第一次,是他在隨秋月漫遊冥世時偶然遇到剛死的乃兄王鼐,冥世衙役拘着王鼐"索賄良苦"。第二次,是冥世府衙將伍秋月抓去,隸卒調戲秋月,王鼎"一役一刀,摧斬如麻"。在《伍秋月》裏,冥世確實成了現實另一種表現形式。冥役索賄枉法,猥褻女囚,乃現實社會黑暗吏治的倒影。王鼎殺冥役,是百姓對黑暗吏治深惡痛絕的浪漫性懲戒。王鼎殺掉冥世惡役,帶其兄逃回人世,按伍秋月提示,七日"勿摘提幡(弔孝標識)",給冥世追捕者錯覺,讓他們以爲王鼐還在冥世,王鼐竟然就這樣復活了。一個柔弱女鬼的雕蟲小技,竟然騙過冥王、判官、黑白無常,真是不可思議。

伍秋月復活,則是對六朝小說沉魂復生模式詩意化的再創造。《搜神後記·李仲文女》寫葬於武都郡北的李女本應復活,因發棺太早,結果"女體已生肉,姿顏如故",腿腳沒長好,只好含恨永沉陰世。按六朝小說原則,沉魂復生,有嚴格"定數",不可違拗,否則萬劫不復。伍秋月命定的復活正如她所說的"此有定數。妾待月盡,始是生期"。妾待月盡,始是生期"。可是王鼎殺了冥役,要逃脫冥中懲罰,必須違反"定數",提前復生。按六朝小說模式,提前復生的結果會永陷地下,成爲枯骨,然而伍秋月卻成功復活,這是王鼎忘我的愛的勝利:王鼎按照伍秋月約定的地點挖開墳墓,將夢中得到的符粘在女屍背上,"夜輒擁屍而寢,日漸溫暖,三日竟蘇"。秋月復活後,骨軟足弱,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因體弱,家務活兒不能幹,走十步外,就得有人扶着。這反而帶來了封建士子夢寐以求的弱不禁風之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