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黎族婚禮上的趣味習俗 黎族婚俗簡介

黎族婚禮上的趣味習俗 黎族婚俗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結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一要向女家送聘禮,第二籌備婚禮物品,第三動員衆親爲新郎蓋新房。女家也要辦兩件事:第一備好酒菜招待接親隊伍;第二組織村裏婦女參加送新娘的隊伍。一年之中的秋收後至春節前夕,是黎族人結婚的旺期。

結婚場面隆重,婚禮程序有趣,但各地有異。結婚普遍以接親、迎親、飲福酒、逗娘、對歌、挑水、送親、收席、通報、請妻、媳規等程序。

接親:舉行婚禮的當天上午,男家派出三至五名男女,前往女家承擔接護新娘。男者俗稱“公雞”,是負責聯絡人;女者負責陪送新娘。接親時,女家辦酒席,請來民間八音樂隊吹吹打打。新娘姐妹召集親戚朋友和村裏婦女參加送新娘隊伍,人數越多新娘身份越高,少則二三十人、多則百人。婚俗:新娘出嫁前三天要潔身,請人妝飾打扮,拔臉汗毛,修眉等。新娘身穿豔麗衣裙,頭披花巾,戴耳環,頸脖戴銀項圈、玉珠圈,胸前掛銀牌、銀鈴、珠鏈,腰繫銀鏈,銀鈴,手戴鐲子、戒指,腳戴銀圈。合畝制地區的新娘,還要掛精緻的小腰籮和戴閃光的雲母片草笠。新娘離開父母家時,由陪娘護送,男家接親人員帶路,行走在隊伍的前頭,還有樂隊吹吹打打,場面十分熱鬧。盛行新娘不見新郎不露面的婚俗,保亭、陵水地區的新娘,用雨傘遮臉;合畝制地區的新娘,用草笠遮臉,並佯裝哭罵孃家把她送去遠方。

黎族婚禮上的趣味習俗 黎族婚俗簡介

如果不哭不罵,衆人會說她“想老公”,不孝順父母親。白沙縣南開地區的新娘,由四個陪娘各拉着紅氈四角,新娘躲在裏面。瓊中縣和沿海地區的黎族新娘,披紗不露面,並且選擇陪郎和陪娘,要與新郎、新娘同年出生,其身材和相貌與新郎、新娘大致相似的青年男女。賽方言區黎族,由新郎帶領接親隊伍到女家把新娘接回來。

迎親:送新娘隊伍於傍晚到男家的村口,舉行迎親儀式。奧雅(主持儀式的男性老人)身穿祭服,手持一把尖刀,在進村路口中央鋪一片芭蕉葉,放上一個雞蛋,面向送新娘隊伍,念祈平安詞(黎語意譯):“天鬼地鬼兇魂鬼,不得阻路卡寨門;尖刀砍蛋見大紅,刈葉脫銷開寨門。鳴槍點火趕邪惡,火把照路引親行;婚禮喜事人人樂,新郎新娘永幸福”。奧雅祈禱之後,用尖刀剖開雞蛋,點燃火堆,站在路口兩旁的男子朝天齊放粉槍,宣告送新娘隊伍平安進村。此刻,新娘和送親隊伍人人跨越路口上的火堆,方能進入村寨。屆時,新郎父母親在家門口迎接新娘和送親人員。

新郎的姐妹,把新娘的行李搬進家裏,並安置送親人員就座。瓊中灣嶺、紅島、和平等地區黎族婚俗,新娘進入男家時,新郎父母親站在家門口,男左女右地舉着手,讓新娘低頭走進家門,意爲婆家保護媳婦。男家還組織民間樂隊奏《迎親》樂曲。

飲福酒:婚禮酒席分賓主座位,酒席主座放置着一個60釐米高的酒罐,插着兩支飲酒的竹管,俗稱“福酒”。飲福酒要舉行儀式,合畝制地區杞方言、白沙潤方言等地,由部族奧雅(男性老人),祭拜先祖,向先祖報上新郎和新娘的名字,祈求先祖賜新人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過後,新郎、新娘在母親的陪同下共飲福酒,席間衆男女掀起請酒對歌的熱潮。其他地區黎族婚禮,盛行新人拜祖先和用碗共飲福酒的習俗。加茂方言區的黎族婚禮,男家請送親人員吃飯時,要在每個飯碗下面放上錢,數量二元至十元不等。

黎族婚禮上的趣味習俗 黎族婚俗簡介 第2張

逗娘:是婚禮獨特有趣的程序。逗娘形式各黎區習俗不同。五指山地區婚禮,送新娘隊伍的姑娘,用草笠或雨傘遮着臉蛋,小夥子總是看不到姑娘的臉龐。小夥子只好用煙霧薰她們的臉,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加茂方言區黎族婚禮,新娘吃飯時,席間由新郎家成員把米飯一點一點盛入碗裏,要求新娘和陪娘每口只吃一粒飯,衆人圍觀,使得新娘和陪娘不敢大口吞吃,餓着肚子度過婚禮之夜。樂東哈方言婚禮,給新郎和新娘共飲一碗福酒時,要一飲而盡,而且不許吐出。


如果把碗舉起,有一滴酒落下,就得重飲一碗酒。因此,新人爲了把碗中的酒喝得一乾二淨,飲酒動作更復雜了,鬧得衆男女鬨堂大笑。瓊中杞方言婚禮,在洞房裏點一盞油燈,對着燈光放置兩張椅子,意思是坐在前位者的身影遮着後位者,日後就會受欺負。因此,進洞房時,新娘害怕婚後受丈夫欺負,往往拼命搶坐前面的椅子。

東方市美孚方言的婚禮,女家由一婦女爲新娘挑着象徵行李的“閣堆”(裝有兩條筒裙的網袋),挑到男家門口時,被男家的漢子搶走,並將一盆豬肉從老婦的頭上倒下來,說是應得的報酬。此刻,動作敏捷者就把衣角提起盛着豬肉。動作遲鈍的就被肉湯淋遍全身,一無所得,逗得衆人鬨笑。合畝制地區婚禮,由男家蒸糯米乾飯,女家姑娘負責用木臼舂制糯米飯糰。小夥子們總是千萬百計地去搶糯米飯糰,如果不留神,往往被姑娘用木杵撞擊頭和手,有的被逮住,將遭受姑娘用糯米飯糰粘滿頭髮,三天都洗涮不淨。白沙潤方言的婚禮,不是“逗娘”而是“逗男”,反映女權的遺風。送新娘隊伍到達男家時,先由新娘和能說會辯的陪娘檢查席上的飯菜。如果飯有夾生米和菜裏沒有豬肉,則認爲男家降低了新娘的身份,陪娘就會出言責難,甚至把席上飯菜倒在地上。對此,男家只好忍氣吞聲地重新做飯菜。

對歌:黎族婚俗對歌貫穿婚事的始終,婚禮是黎族民間口頭文學交流的盛會。在婚禮酒席上,老人對歌把話拉,中年對歌賽歌籮,青年對歌來投情,新郎新娘對歌表鍾情。

黎族婚禮上的趣味習俗 黎族婚俗簡介 第3張

煮飯、挑水:舉行婚禮至次日早晨,新郎的母親帶新媳婦看家裏原米缸,並指點放米下鍋。米飯煮熟後,新娘用碗盛飯送給男家父母吃。新郎的妹妹帶新來的嫂子到河裏挑水回家。燒水給男家父母洗臉。

送親:主要有兩種形式,哈、杞、潤、賽方言,婚禮在晚上舉行,次日送娘隊伍回去。晚上舉行婚禮,意思是晚上太陽下山了,鳥歸巢人歸家,姑娘出嫁回夫家。美孚方言婚禮在白天舉行,當天傍晚送新娘隊伍回去。白天舉行婚禮,認爲在白天舉行婚禮新娘不會認丈夫和家門。送新娘隊伍離開男家時,帶回的禮物是一對盛滿酒的罐,一排豬肉或牛肉,一擔糯米糰,以及檳榔和菸草等物品。送親時,賓主互相敬酒和唱歌告別。

收席:婚禮結束後,男家又設收席宴,俗稱“婚禮尾酒”,以答謝在舉行婚禮期間曾捐錢送物和幫忙的親友。在收席宴上,新婚夫婦要聆聽親友們的教誨。如要求新婚夫婦勤儉持家,恩愛偕老。男家親友多者,婚禮後數天仍有人登門拜賀。因此,收席宴有的長達三天三夜。

回門:結婚後,新娘在婆家居住一段時間,便回孃家去,向父母通報在男家的生活情況,以及丈夫對妻子的好壞。新媳婦回孃家,所帶禮物是一小罐米酒、一小籮糯米糰和擯榔、菸草等物。在孃家居住數日,等候丈夫接回去。如果新婚夫婦感情不好,新娘可以抗婚。

黎族婚禮上的趣味習俗 黎族婚俗簡介 第4張

請妻:新媳婦第一次回孃家,由丈夫到女家把妻子請回家。在請妻時,女婿到岳父母家要講究人情禮貌,行爲要符合禮儀,要懂得女家大小各人的尊稱,還要能飲酒唱歌。

在女家的宴席上,往往被女方村裏的姑娘們纏住斗酒鬥歌。女婿在請妻時,表現好者,女家很高興,說是女兒找到了“新帕曼”(好丈夫);有的妻子當天就離開父母家隨同丈夫回去,怕羞者次日纔回。此後,妻子回夫家就不必再請了。如果請妻後,妻子不願回夫家,說是“味荷艾帕曼”,意即鬧離婚。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