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解密必死則生背後的力量:明朝鳴樑海戰戰役經過

解密必死則生背後的力量:明朝鳴樑海戰戰役經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在壬辰倭亂時期屢立戰功的朝鮮名將李舜臣因讒言一度入獄。接管朝鮮海軍的元均在漆川樑海戰中指揮不利大敗於日軍。朝鮮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元均也陣亡。日軍佔領了包括釜山在內的朝鮮多個島嶼。危機時刻,李舜臣被複職。當時朝鮮海軍只剩下漆川樑海戰後殘餘的12艘板屋船。由於與日軍的兵力相差過於懸殊,李舜臣決定在鳴樑海峽與日軍決一死戰。

鳴樑海峽是珍島與大陸之間的狹窄海峽,水流湍急。每隔3個小時鳴樑海峽內的海流方向會發生逆轉。海峽僅寬約294米[3] ,狹窄到可以在兩岸拉鋼索,方便李發揮龜船、板屋船質量勝於日軍船的優勢而不讓日軍的數量優勢得以發揮,之後李又動員百艘民船拉上軍旗在後以壯聲威。

解密必死則生背後的力量:明朝鳴樑海戰戰役經過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準備就緒後,李舜臣派出一艘軍艦引誘敵軍進入事先設好的圈套。在日艦駛入鳴樑海峽時,李舜臣早已在對面準備好了。等日艦靠近時,隱蔽在山腳的李舜臣海軍對日艦發起猛烈的炮轟。由於日軍的艦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搖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軍有山體的遮掩,日軍的炮火無法打中目標。而朝鮮海軍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穩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峽內事先已經拉起了鋼索使入侵的日艦處境更加悲慘。入侵的日軍被打得措手不及,日軍將領來島通總也被擊斃。

解密必死則生背後的力量:明朝鳴樑海戰戰役經過 第2張

很快鳴樑海峽的海流開始逆轉,日艦開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亂。李舜臣趁亂率領朝鮮海軍對日軍展開猛烈攻勢。大量的日艦擁擠在狹窄的鳴樑海峽內,成了極其被動的攻擊目標。雖然李舜臣只有12只軍艦,憑藉着地利天時擊沉了倭寇31艘軍艦另有大約92日艦被損毀到喪失戰鬥力。洶涌的海水也使得跳下船的日軍因無法游到岸上而被淹死。此次海戰朝鮮宣稱日軍有8000多人陣亡,而朝鮮陣亡人數只有34人。[2] 但是參戰的藤堂高虎(2,800)、加藤嘉明(2,400)、脅阪安治(1,200)、來島通総(600)、菅平右衛門達長(200)加起來總數還沒有到八千。李舜臣在鳴樑海峽的勝利,有效地切斷了日軍從黃海對稷山之戰的供給,使日軍最終撤退。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